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首相產生的秘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10-3 1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僑報
史哲


如果說今天的日本只是一個徒有其表的民主國家,人們也許會覺得這是出於「狹隘民族主義」的謾罵。如果說今天的日本甚至還不是一個現代國家,相信更多人會對此嗤之以鼻。不過,如果檢視一下戰後日本政治權力的運行規則,也許就會發現,這樣的說法也許不無道理。

有哪個實行內閣制的西方民主國家,首相選舉居然與選民沒有多大關係?答案似乎只有日本。日本首相多數情況下是由黨內大佬通過黑箱運作決定的,即便個性強悍如小泉,在成為首相的一星期前也絕難想到,他居然當上了日本首相。

不僅如此,日本從前各屆內閣的組成人選,也不是首相一個人就能夠決定的。為了照顧各派系的利益,每一個新首相都會為了組成新政府煞費苦心,語氣謙恭地給各位大佬打電話徵詢意見。

說日本不「現代」,同樣是事出有因。許多日本人都知道,掌控政府運作的經常不是內閣,而是一輩子在各部門從事專業工作的技術官僚——公務員。這種情形在現代西方國家其實並不鮮見,不同的只是,這些技術官僚多以政黨派係為依託,且往往為了個人退路與財閥相勾結。有觀點甚至認為,日本政府實質上是政治派系及有利益關係的財閥的政府。

也正因為如此,小泉任內所推行的「打破自民黨派系,還權力於內閣」的改革,才如此深地觸動了日本的上上下下,使許多日本人第一次對政治有了熱情。更讓他們欣慰的是,小泉的改革雖然強硬,但卻嚴格遵照日本憲法。

不過,小泉改革所暴露的日本傳統的政治權力運行規則,並不是日本政治傳統唯一的遺產。

從安倍晉三《獻給美麗祖國》一書中,《紐約時報》周刊日本版副總編輯瓦格納甚至產生了日本試圖回到明治時代的聯想。而那個時代,正是日本因為脫亞入歐實現振興而憂慮喪失自我的時代,當日本求助武士道來保持日本特性時,結果瘋狂吸收西方文明卻最終撕裂了日本,催生了一個野蠻的法西斯國家。

現在,日本的政權終於要交給戰後出生的新生代政治家手中,而他們又一次試圖從自己的政治遺產中尋找平衡過去60年「寄人籬下」的屈辱。

米蘭?昆德拉曾經說過:離開上帝的人註定是在迷霧中孤獨行進的個體,當他急切地前行時他無法穿越眼前的迷霧,但他試圖回頭尋覓曾經走過的道路時,過去的道路一樣地被濃霧遮掩了,最後他只能跌跌撞撞什麼也看不見地前進。現在的日本似乎正處於這種迷霧中。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