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澳大利亞:心靈裝滿色彩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6-9-19 1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澳大利亞回來快一個月了,天天陷於機械性的庸常生活,開始重新習慣這裡的一切,但是,心裡始終有一個隱蔽地方清晰保存著那塊土地所帶來的震撼以及由此而對它產生的敬意。這個花園似的國家讓我與大自然有了一次融入其中的接觸,心靈里裝滿了各種鮮艷爽快的靈動色彩,其樂無窮。

  澳大利亞民居讓人過目難忘,充分顯示了當地對環境的保護和人性的基本尊重。從墨爾本、悉尼、堪培拉、凱恩斯一路走來,除了悉尼市中心有一塊面積不大的CBD區有為數不多的高樓,其他地方就再沒看到高樓林立了。所以,一馬平川的地方,你盡可以將視線拉得遠些,更遠些,不會有被包圍、局促的感覺,古人說的遊目騁懷也就是這種情形。至於光污染等現代建築問題就更是不存在了。在北京只有有錢人花上幾百萬才能住上的townhouse就是那裡的普通民居。

  每家的住宅大都是帶院子的兩層或者三層的小樓,連地帶樓都是房主的。小樓各自獨立。每層最少也有5、6間房。我們在墨爾本造訪的一家女主人是中國人,她家一層就有十幾間房。各家住宅的外形、顏色和建築材料也各自不同,我沒有發現完全一模一樣的小樓。各家主人將自己的喜好、個性和設計靈感都通過這個居住載體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最喜歡各家的院子。用植物裝扮院子成了當地住戶默認的風俗,無一例外。院子大小不一,所種植物也不盡相同,但都是鬱鬱蔥蔥、林林總總,那樣充滿生機、活力和精神。那些沒有灰塵的枝葉總是會在籬笆上探出頭來,在風中搖曳。各色的我叫不上名字的花兒,奼紫嫣紅,競相開放。漫步在街道上,就猶如徜徉在一個大公園裡。人們的活動區域和植物區域並沒有明顯的隔離分界。可以感覺到植物不是那裡城市的配角,絕對是和人類同樣重要的主人之一,人們離它們可以很近很近,親密得就象好朋友。有的人家還在門前走廊的樑上也吊著各類植物,很是俏皮可愛。據說墨爾本市的一位前任市長是植物學家,更是修建了種有世界上很多種類瀕臨滅絕的奇花異草的皇家植物園。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多種類的植物。植物園裡有澳洲珍稀的黑天鵝,它們在湖邊或信步遊玩、或埋頭睡覺、或水中嬉戲,遊客可以近距離欣賞沒有牢籠關著的它們。成群的海鳥更是自由地飛起飛落,有時還會調皮地在你面前的路上蹦蹦跳跳,為你帶路。這行路人哪裡還會覺得累?

  澳大利亞人對自然的熱愛、對城市民居規劃的態度更是透著他們對生活的一股熱愛。他們用這種愛布置著家園,打點著城市,裝扮著國家。天總是那麼藍,雲總是那麼多,空氣總是那麼清新,遠山、近水總是那麼透明,行走在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妙的圖畫中只能讓人滿心雀躍、毫無倦怠。

  澳大利亞是個移民國家,所以,在悉尼街頭你可以看到各色各樣的人。歐洲移民占人口總數最多。歐洲人去之前,土著人是這片土地的居民。隨著這片神秘大陸的被發現,英國很多罪犯不再是被流放到美國,而是被發送到這裡。所以,澳大利亞的文化還是一脈相承英國文化。遠離家鄉千山萬水的人們就在這裡生根發芽,開創了一片新家園。當然,這是在犧牲了土著人的生存利益和權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土著人賴以生存的土地就這樣被所謂的文明人搶劫而去。現在白人也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正在通過各種方式對土著人進行補償,當然,土地是不可能歸還了。

  澳大利亞人少地廣,整個國家的人口還沒有北京市人口多,所以各類資源相比較而言沒有那麼稀缺,人們的危機感相對要小,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顯得不緊張、平和。澳洲人很有親和力,表現得很友善。漫不經心地走在街上,總會時時看到有人沖你和藹的微笑,或者是揮手致意。在離家千萬里之遙的地方看到這種方式的問候,心裡總是會暖暖的。尤其是作為女性,可以在當地很多場合享受到女士優先以及男士們紳士的禮讓和照顧時,真是心生感動。在那裡,不會看到滿是痰跡的地面,不會有人在擁擠的場合碰撞你的身體,不會有冷漠的冒犯。澳大利亞人有關交通的素質較高。這裡車輛靠左行駛,遵循英聯邦國家的慣例。雖然澳洲地廣人稀,但是人高馬大的澳洲人比較多的使用小型車,據說人們這樣做是為了節省能源,這種難能可貴的意識和行為讓人很是敬佩。當地城市道路並不是很寬,一般都是單向兩或三個車道,就是聞名遐邇的悉尼歌劇院附近的道路都是如此,但並沒有交通癱瘓的狀況發生。除了悉尼在上下班高峰車輛較多、過主要路段要排隊等候紅綠燈外,其它地方交通狀況很好。行人過馬路都看行人過街指示燈。中國的行人大都沒有行人指示燈的意識,想走就拔腿。當然,澳洲車輛絕對非常尊重行人。只要發現前方有行人,司機都會減慢速度或者停下來小心避讓行人,車輛行駛也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超車后,車輛會立即離開超車道進入行車道,即使前方不遠處還要超車,也嚴格遵守這條規則,沒有誰長期佔用超車道。車輛之間的行駛速度比較保持一致。

  幾個城市裡最喜歡的是海濱小城凱恩斯,小歸小,卻是休閑、度假的天堂。旅遊業是這個城市的支柱產業。每天,在那個袖珍機場都會有各國人士出入。在街上碰到的極有可能是和自己一樣到此一游的遊客,而非當地居民。

  當地是熱帶氣候。夏天正是當地的雨季,空氣濕熱。到了旱季,也就是當地的秋冬,歐美遊客及當地遊客就會蜂擁而至。早上8點左右,各種裝束的遊客就背著便攜包朝停靠在岸邊的各大旅遊船隻趕去。

  一到開船時間,它們便各自載著各國的遊客奔赴不同的目的地,這一幕在朝陽下的大海上頗為壯觀。中西方遊客的旅遊線路不同。我這次去的是綠島。毋庸置疑,盡情享受了那裡的陽光、海水、沙灘。來去的路上,我都沒有老老實實地坐在船艙里,而是站在船頭甲板上拋開所有雜念、隨著船隻一起一伏的顛簸,享受著徐徐而來的海風、熱情的陽光、開闊的海面視野。一望無際的海水在變化著,深深淺淺、綠綠藍藍,和藍色的天空在遠處重合。心裡充滿了對這片大海的敬意與奇妙之感。

  大海總是讓文學家、藝術家特別衷情,他們作品中的海也總是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或者反映她們的女性純美、哀怨,或者描述她們的自我覺醒和新生等等,總是會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和意境。他們作品中的各種各樣的海剎那間在腦海中一一閃現。

  所以,在美麗的大堡礁,我潛到了海底。當我看到乖巧的小魚的時候,興奮地展開了身體,朝它們游去,用手召喚它們。它們倒不是特別害怕,但總是與我的指尖保持一小段距離。我近,它們則退;我退,它們則近,跟我玩著海底遊戲。觸摸著大堡礁形形色色的珊瑚,凝視著身邊穿梭的魚群,心裡滿是對大自然的感激和喜悅。這個海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奧秘了?

  澳大利亞是個美麗的田園式國家,讓人難以忘記。那裡的人們用他們的行為方式講述著他們的生活。一切看上去很自然、很和諧!這就是澳大利亞的動人之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