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企業的危機之痛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8-14 1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同在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一樣,在現代商場中也沒有永遠一帆風順的企業,任何一家企業,無論成功與否,在發展的道路上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機的可能性。企業在經營與發展過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機是正常和難免的。

    但就是這樣的不能迴避和正常難免,中國不論是知名的大企業,還是強勢的中小企業,有的會因某件事,不是瞬間轟然倒塌,就是元氣大傷回天無力,比如「秦池」、「三株」、「巨人」、「歐典」等等,使人扼腕、令人嘆息。

    因此,有人說中國的企業太「脆弱」,經不起風浪,還有人說中國的企業就像綜合征患者,遇「危」就「亡」。發生危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危機來臨時沒有好的處置辦法。一些企業在處置危機中不當行為大多在三個方面:

    一是不以為然、僥倖過關。總認為企業發生點問題沒什麼大不了的,過不了幾天就風平浪靜了。

    二是不分青紅皂白,據「理」硬抗。既不顧長遠利益,也不顧及消費者的耐力和承受力,一味地強詞奪理,死「拼」硬「抗」,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即損失了市場又影響了品牌信譽。

    三是有病亂投醫,詭秘運作。遇到危機,不敢公開面對,企圖通過詭秘手段,採取不正當手段,走捷徑,找門路,拉關係,依靠某些個人,內部擺平,結果不僅沒有「擺」平,反而越「擺」越不平,貽誤了危機處置的最佳時機。

    「危機」就字面上講,既包含「危」——危險和危難,也包含「機」——時機和機遇,危險和機遇是同在的。我認為,正確處置危機有六法:

    快速。不論危機來自何方,影響大小,都要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處理,把危機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準確。就是要準確無誤地診斷出危機的「病因」和判斷出危機可能產生的後果,並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

    真誠。要誠實、誠信,這是正確處置危機的最重要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既不要自以為聰明,採取欺騙、愚弄的手法,也不要隱瞞危機真相,特別是已經暴露了的真相,只有用誠信的態度,真誠地面對危機,才能得到人們的理解和認可,才不至於危其一點,殃及整體,滿盤皆輸。

    一致。主要是在危機處置中對外發布的各種信息,口徑要一致。避免多種說法,自相矛盾。同時,還要注意不能像擠牙膏那樣暴露一點發布一點,要有預見性的狙擊以後可能出現的危機。

    長遠。要有戰略遠見,要站在危機制高點,從企業發展的戰略著眼,不僅始終抓牢企業發展的韁繩,而且還有較好的處置方法,有效地變危機為企業的發展機遇,這是中國企業和每一個企業家都要努力的最高境界。

    專家。就是請專門機構,專家、外腦介入處置危機。

    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危機,化險為夷,關係到企業發展的生與死,好與壞,這是每個企業必須長期面對並解決的重大課題。一個優秀而偉大的企業,不是在危機中衰落和消亡,而是在危機中強大和成長,正如INTEL公司前CEO安迪·格魯夫說:「沒有準備的企業在危機中消亡,優秀的企業能成功地安度危機,只有偉大的企業在危機中發現機遇。」(作者:徐殿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3: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