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明報》的底氣來自何方

[複製鏈接]

344

主題

1896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68east97 發表於 2006-8-10 1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財經日報

  「我們無意針對任何人,但亦無懼得罪任何人:我們最怕的,是報道的內容與事實不符。」這是香港《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在近期編輯手記中的一段話。

  張總編輯之所以如此有感而發,是因為在7月29日的《明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特首坐駕停車不熄匙》的文章。文章披露,香港特區政府啟動「藍天計劃」,香港特首曾蔭權鼓勵市民節約能源和停車熄匙。但記者跟蹤發現,特首在一次教堂早禱完畢之後,司機在等待他上車的幾分鐘時間中沒有熄匙。

  本來,輿論對社會和政府進行監督,屬於一種正常的職能。但是,這一報道出來后,有讀者致信《明報》編輯部,勸其「與人為善,免自討苦吃」。於是才有張健波的那個回復。

  在這一事件中,有兩點令我非常感慨:一是感慨於《明報》的較真精神。本來,停車幾分鐘等人而不熄匙,也不是什麼大事情。但在《明報》的記者看來,既然政府提出了「藍天計劃」,而且制定了相關規定,那麼,政府官員就得帶頭落實和率先示範。一項規則出台了,連制定者都無法遵守,規則的權威性就要大打折扣。特首停車不熄匙是小事情,但對自己制定規則的不遵守卻將影響香港市民的信心。

  二是感慨於《明報》記者的細緻與周到。總編輯張健波曾對外堅定表示:「做記者總會披露一些問題,總會得罪人,但我們不會屈服。」他的底氣來自於什麼地方呢?來自於新聞報道內容與事實相符至上。

  就在這件「特首停車不熄匙」的事件中,《明報》記者不僅記錄下停車時間,觀察到車尾的喉管不斷噴出白煙,還拍下了照片為證。在這些可靠的事實面前,張健波才對他的記者顯得信心十足。

  以「探尋事實真相」為己任的新聞報道,必定會觸及社會各方面的問題,有些問題又會歸屬於某些利益群體,當這個群體顯得異常強勢、堅固而龐大時,我們的記者如何面對這個挑戰呢?我想,秉持專業的職業精神,逼近事實真相,並留下可靠的證據,是必須的。

3

主題

1205

帖子

2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4
沙發
YuLG 發表於 2006-8-10 23:32 | 只看該作者
值得大陸同行借鑒推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