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建民:台灣當前弊案風暴下的時局觀察

[複製鏈接]

208

主題

1591

帖子

48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n_z 發表於 2006-6-27 2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建民:台灣當前弊案風暴下的時局觀察         
        香港《經濟導報》第25期(6月26日出版)/島內連番爆出的弊案以及泛藍提出的「罷免」行動,使民進黨由開始的「與扁切割」演變為「保扁行動」,民進黨因此也失去了長期維持它成長發展的「清廉」與「民主」這兩個重要支柱。善於操縱民粹的民進黨,將反腐敗的「罷免」案操作成「藍綠政爭」的「本土政權保衛戰」,再掀惡戰。但不論時局如何演變,陳水扁政治人格破產,操縱統獨議題的能力受到遏制是可以確定的,因此兩岸關係發生重大危機的可能性下降,兩岸關係或許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目前島內弊案風暴仍在持續發展,泛藍陣營反貪行動進入「罷免」的法律程序階段,但島內時局也由此出現新的變化,「罷免」與「反罷免」成為政壇新的鬥爭焦點。在激烈的政治鬥爭面前,泛綠陣營又重新團結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淹沒了弊案本身及其對真相的追求。

與扁切割變「保扁」行動

前段時間,在弊案風暴持續向「第一家庭」燃燒之時,確實一度曾讓陳水扁陷於被動,也引起民進黨內部激烈的權力鬥爭以及對陳水扁的不滿情緒,出現部份政治人物與扁的切割行動。然而,島內政局瞬息萬變,在陳水扁的幕後操作下,在美國的幕後背書下,在民進黨上層政治人物對權力布局的重新審視下,很快得到新的整合,特別是在面對國親兩黨在「罷免」案問題上達成共識情況下,民進黨與泛綠陣營重新團結在一起。同時,善於操作政治鬥爭的民進黨對策略進行了調整,將「罷免」案定位為一場藍綠政治鬥爭,於是島內政局從原先的以反腐為核心的社會焦點逐步轉向藍綠對抗與政治鬥爭,進一弱化了反腐的聲勢,從而減輕了陳水扁的壓力,讓陳水扁與民進黨加大了反撲的力度,島內政局開始進入新一輪的政治鬥爭與揭弊並存的時期。

不論這場反腐風暴與「罷免」案的結局如何,整個反腐過程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政治影響深遠,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這次弊案風暴突顯的最大價值就是重創了民進黨的「清廉」與「民主」價值。民進黨一路走來,高舉「民主」大旗,標榜「清廉」形象,將國民黨作為專制與黑金的代表,從而掌握了時代發展的脈搏,掌握了話語權,處於政治鬥爭的主動地位,也贏得人民的掌聲,終於奪取政權。然而,執政僅六年,民進黨迅速變為一個執政無能、貪污腐敗的綠色統治集團。尤其是第一家庭以及扁身邊政治人物的官商勾結與貪污弊案接連爆發,其影響所至,不是讓陳水扁陷於弊案漩渦,不是讓民進黨人灰頭土臉,不是給了泛藍陣營推動罷免陳水扁的機會,而是重創了民進黨與陳水扁長期標榜的、打敗國民黨的「清廉」形象與「民主」價值,民進黨與陳水扁再也無法高舉「清廉」大旗炮打國民黨,民進黨的民主假像被揭穿,民進黨因此失去了維持它成長發展的兩個重要支柱「清廉」與「民主」。民進黨要重新打回這兩個價值可能要作出艱苦的長期努力。

「民粹」手段依然有效?

從弊案爆發以來民進黨的所作所為觀察,民進黨是一個已經失去社會正義與靈魂的政黨,是一個缺乏反省的政黨,依然是一個操縱民粹的政黨。

一個執政黨,一個「總統府」,一個扁親家,如此貪贓枉法,犯下數十年官商勾結、貪污、行賄受賄的大案要案,儘管受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但民進黨卻沒有任何的反省能力,沒有真正的自我檢討行動。黨內頭腦清醒,有一點正義感的政治人物少之又少;敢講真話,敢面對真理者,寥寥無幾,整體上是一個充滿狡辯、強詞奪理、顛倒黑白、善於煽動民粹的政治集團。

如果說前段時間,民進黨內還有一些不同的聲音,還能對扁的作為提出一些批評,但短短數日之內,民進黨內這些人迅速變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保皇派」,變為一個對腐敗政權的維護者,變為涉案累累的第一家庭的保護者,成為是一個無視社會正義的反動政治集團。且看,民進黨將泛藍陣營的反腐敗與罷免行動定位為「政治鬥爭」;不問是非,不問第一家庭為何有如此多的弊案,而是在問誰是「深喉」、而是在惡毒攻擊「揭弊英雄」邱毅;甚至不惜氣急敗壞,大罵媒體主持人,要關掉 「批扁揭弊」的電視台。這就是充滿民粹與缺乏反省的民進黨。

社會政治結構未顯變

觀察這次弊案風暴以及後續發展影響的一個重要角度是,這場弊案風暴是否會喚醒台灣民眾的自覺意識,能否打破目前台灣社會牢固的藍綠社會與政治結構?

從目前形勢觀察,弊案風暴雖然越刮越大,涉及面越來越廣,支持罷免陳水扁的民調持續走高,主流媒體對「第一家庭」弊案的批評持續升溫,但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似乎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弊案並沒有喚醒台灣人民對台灣民主的真正反省,中間選民並沒有站出來走到反對弊案的第一線。至今除了國親陣營組織的、有限的反貪污與要求罷免陳水扁的抗議活動外,整個社會顯得相當平靜,沒有大規模的、持續性的群眾遊行抗議活動,更沒有代表時代潮流的青年學生的抗議聲音。正是缺乏這樣的壓力,缺乏中間力量與青年學生的抗議活動,才讓民進黨將罷免案定為「政治鬥爭」,才讓陳水扁開始大肆反撲。從某種意義上講,台灣民眾的過於冷靜與冷漠,是在縱容綠色腐敗政權。

現在,還難以斷定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發生變化,但可以肯定地講,在民進黨民粹策略下,台灣社會藍綠對抗結構與社會基本矛盾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藍綠對抗與分裂仍是台灣社會的主要特徵,也預示著台灣社會藍綠對抗與政治鬥爭將會長期持續下去。

泛藍陣營揭弊是反對黨的天職,有社會的正義性與法律的正當性,獲得了廣大民眾的認可,讓人民對綠色政權有了新的認識。不過,泛藍陣營不能只揭弊,一直停留在「破」的階段,還必須有「立」的準備,提出新的改革口號,在制度上提出一套新的改革設計與建議,否則很容易被民進黨污衊為「政治鬥爭」,很難再激起民眾的反腐熱情,也難以贏得廣大人民對泛藍陣營的社會期待,這場反腐鬥爭就會難以取得預期的社會與政治效果。泛藍陣營在反腐行動中,需要新的思考與作為。

兩岸關係發展的轉機?

島內政局的變化必然會折射到兩岸關係上。弊案衝擊的影響,不在於陳水扁是否下台,而是讓一個看似不可侵犯、狂妄無比的陳水扁威風掃地,政治人格破產,權力受到制約,操縱統獨議題的能力受到遏制。未來兩年時間,陳水扁只能為平安度過「殘年」尋找機會,已沒有能力再搞他一心想推動的「法理台獨」,即使想走極端行動,已無法有效推動。這是這場弊案風暴的意外收穫。也就是說未來陳水扁以「公投制憲」方式搞「法理台獨」的危險性降低,兩岸關係發生重大危機的可能性下降,兩岸關係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不過,民進黨不會放棄對「台獨」的追求,仍會在將大陸與台灣「一邊一國」定位下,追求台灣的實質獨立,不時會製造兩岸的緊張氣氛,「台獨」與「反台獨」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要矛盾,建構和諧與健康的兩岸關係仍然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父 張志和(煙波釣叟) http://www.geocities.com/zhizhang99/my_links_gb.htm

39

主題

891

帖子

2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0
沙發
茶苦煙香 發表於 2006-6-27 22:05 | 只看該作者
看來下次總統選舉綠營再次當選也沒有什麼出奇,族群鬥爭一抓就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137

帖子

23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9
3
zqsunzqsun 發表於 2006-6-27 22:06 |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所謂的台灣"民主"了.
全世界都看到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