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說說普通人的房產投資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5-12 18: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penelope 於 2006-05-11

(一)

我們不說國內的爆發戶,他們從幾方套點資金可以在手中倒騰十幾甚至幾十套房子,從而從中牟利,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有些頭腦靈活的人多少做點這種缺德事,所謂從親友身上刮點原始資金,也能空手套白狼。但對於普通人來講,看清形式,調整策略,還是可以作些成功的投資的。

先說失敗的吧。那時候上海的房地產熱火朝天,買樓的地方已經變成了小菜場了。就跟99年時的股市一樣,是個人都發現可以賺,而且平均每年12%的回報率,讓人不能不昏頭昏腦。幾乎每個人都想去炒房子,即使是自己有了房子住的,哪怕是沒有多少積蓄的老年人,也躍躍欲試。

這讓我想起了<烏鴉與麻雀>裡面的軋金子,幾乎所有的窮人都想趁次機會鹹魚翻身。這種時候,也正是市場過熱要緊縮的前兆了。只有這次的美國房市有點例外,似乎是軟著陸了。也許是因為人都變精明了,但也許是不到時候,那些INTEREST ONLY的人還不知道能否及時套現。

結果當然不言而喻了,不僅僅是初期投入資金套牢,而且還要每個月付利息。如果地段不好的,又是毛坯房沒裝修的,就更租不出去。這就叫給銀行打工了,冤到家了。所以投資第二套房子的,一定要爭取租金回報至少能夠抵了月付,以房養房,才能作長期打算。那些想作房產短線的,比炒股票還慘。        
           

(四)                    
       

        零零到零二年美國房地產在股市崩潰后迅速增長,當時很多人還反應不過來。尤其是在股市虧了的,更加覺得傷了元氣而不敢動作。其實那個時候,正是大量房源上市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造的新房子如雨後春筍,一搽一搽地瘋長。

有些人是從95年的低谷中走來的,到了98年就大喊房價太高了。但也有些人及時買進了,就每天看著行情上漲而高枕無憂了。在這個不斷上漲的過程中,總有人覺得房價要落而一直等待的,一直等到現在,房價越來越燙手,而永遠沒法下手的。

最早的是一些TOWN HOME,2000尺左右,售價只有30幾萬,而且貸款利率優惠。雖然當時的利息還沒有跌下來。有朋友那個時期買的,後來就做了REFINANCING 了,還有的賺。但是可能會因為地點,學區或者房屋的年齡等因素放棄的,就失去了一個進入房市的機會了。

後來熱完了一陣后,隨著利率的降低,房價又掀起一波高潮,使得原來已經偏高的房市有翻了一翻。這下可以穩定了吧,還不行。老美用盡了所有的招數,把月配降到最低,只福利息不付本金,於是房價繼續上揚。即使到了這麼高危的階段,由於經濟缺乏其他動力,房價仍舊高居不下。也因此,美國的REAL ESTATE工業為很多人創造了就業機會。

30

主題

1080

帖子

34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3
沙發
larrylarry 發表於 2006-5-14 14:37 | 只看該作者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1: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