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護≠保命?寶馬慘禍引發高檔車逃生追問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4-11 1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6-4-10 9:44] 來源:青年時報


  編者:前不久浙江發生的一起「寶馬慘禍」引起了眾多關注,一輛寶馬與小客車相撞後起火,車上三名女子全部葬身火海,無一倖免。

(詳見《兩車相撞起火 寶馬車內3名女子葬身火海》)

目前,死者身份已經確認,然而這起事件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對「高檔車逃生問題」的思考和追問。

  寶馬車、依維柯車事故案,寶馬車內遇難三女子身份警方已確認。

  昨天,女死者、車主李某的靈堂外擺滿花圈,家屬說,已有五六百人來過了。但她兒子還不知道這件事,怕15歲的小夥子承受不了。其中,前國腳范志毅也託人送來花圈和花籃。

  車禍的原因挖掘中,一個事實引起大家關註:被撞后可能試圖求生,但可能車門無法打開,車窗無法搖下。

  而且,該寶馬車還安裝了車膜,窗玻璃無法打碎。而事故的另一方,依維柯內五人則是由一孕婦打碎車窗后,得以逃生。

  寶馬車的「雙重保護」,卻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死者生還機會減少。

  今天,杭州交警支隊事故對策處將對車輛進行檢測,對事故原因進一步進行確認。



 [CENTER] ◆右側兩車門,無法打開[/CENTER]

  餘杭交巡(特)警大隊瓶窯中隊表示,根據寶馬車經過04省道安吉收費站的監控錄像,寶馬車內兩名乘客身份,已得到確認。坐在副駕駛座的陳某,安吉縣遞鋪鎮上一家男裝店老闆,坐駕駛座後座的是當地某機關單位的諸某。

  昨天,記者了解了車禍發生時的更多細節。

  這輛寶馬320I,是車主李某去年11月份買的。車主駕齡是四年。

  從寶馬車的車禍后形態看,被撞部位是車右側部位,離油箱很近。右後車門變形得最厲害。

  寶馬車與依維柯相撞起火后,消防隊員及時趕到,對寶馬車進行滅火冷卻。

  接著,他們試圖拉動寶馬車的右側後車門,可怎麼都拉不開。接著,又拉動右側前門,同樣打不開。

  最後,消防隊員通過工具撬開車門。

  ◆死者姿態中看死亡原因

  由於交警無法確認出收費站後車內人員是否換位過,因此根據車內情況對車內屍體進行編號:

  1號屍體駕駛員,下半身只佔了駕駛座位小部分,上半身側向於右側副駕駛座;

  2號屍體位於副駕駛座,與1號屍體幾乎貼在一起,緊緊靠在右側前車門上。

  3號屍體位於駕駛座後排座位,是國際公認的最安全座位。但交警說,她的姿態也是很慘的,下半身坐在座位上,可頭部卻已接近於車座底。根據一般情況下的慣性,她的頭應該是往前沖。

  三位死者的姿勢,是撞擊瞬間的姿態,還是有過逃生行動后的姿態?交警部門正在調查確認。

  ◆寶馬生產商很難回答車門問題

  對於車門無法打開的問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公關部人員的回答是,寶馬車的質量與安全性能都是經過專業認證的。

  公關部何先生說,撞擊過後車輛停了下來,只要車門沒有變形,拉開車門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從寶馬車銷售商處獲悉,車禍中,一旦寶馬車安全氣囊彈出,電池板會自動彈開中央門鎖,這樣就可打開車門。不過,若是車門撞擊后發生變形,打不開車門是有可能的。

  但目前交警部門尚未確認寶馬車是否彈出了安全氣囊。

  寶馬公司也很難回答車門無法打開的原因。目前,他們等待交警部門的事故結論。

  ◆事故瞬間斷電,自動車窗無法搖下

  如果車門打不開,那還有什麼其他逃生方式?

  交警提醒,通過車窗逃生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現在大部分車輛,尤其是進口高檔車,自動化程序很高,車門都是電動門窗,一般在車輛啟動后兩分鐘,車門會自動加鎖。

  但是,車禍撞擊或翻車后,車輛內部電路會出現自動短路。特別是一些高檔車。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電線產生火花從而引燃油箱等,發生爆炸。可這樣一來,車窗就無法順利搖下。

  交警說,國外許多車輛都採取前排為自動門窗,後排為手搖車窗。這是一個更安全的考慮。

  ◆貼車膜結果鎖住了自救可能

  車窗無法搖下,一般可通過外力擊碎玻璃逃生。可是,事故寶馬車卻貼了車膜。

  為防止被砸窗偷搶,高檔車幾乎都貼高檔車膜,據李某公司員工介紹,出事的寶馬車車窗曾做過貼膜。「什麼膜不清楚,但按她的習慣與經濟能力來說,這個膜肯定不會差。」

  專家介紹,貼車膜后強度一般是原玻璃的4倍以上,特別是貼了安全膜后,強度更高,很難打碎,使最後的逃生機會失去了。

  ◆可能沒有系安全帶

  從收費站監控錄像看,處於駕駛室、副駕駛室位置的李某和陳某,並沒有系安全帶。

  交警部門卻表示,系安全帶對於側面撞力無法有效起到保護作用,但可減少迎面衝擊力。

  從車禍現場看,寶馬車內的三人東倒西歪,被嚴重撞擊。如果繫上安全帶,逃生幾率也許可以增加幾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