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秘籍:如何倒車泊車(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6.3.16

曾經看到的一篇文章,稱汽車事故中大部分都是在停車的時候發生的刮蹭事件。日前與幾個剛拿證的幾個同事閑聊的時候,他們也齊聲說在新手上路的階段內最大的問題就是怎麼樣停好車了。

在新手上路階段,以比較低的速度在路上跑不成問題,只要不亂變道,大不了讓其他的車一路超就行了,但到了停車場,駕校裡面學的那些招數又起不了多大的用處,(在駕校中移庫時經常回頭看車后的幾個標記是否對準車庫的標誌桿,一對準了就開始打方向)純粹的應試技術,這個和實戰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捏。

經常是前後左右險象環生,手忙腳亂半天車還是停得七歪八斜,要麼就是1台車佔2個車位。為了讓新手們儘快從「學院派」變為「實戰高手」,避免你的愛車在停車的時候和別人「親吻」,(有點私心在裡面哦,大家水平都提高之後,偶車車的被動安全就有保證了,沒人來蹭偶的車捏,咔咔)

這裡套用一句廣告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下面就結合圖片說說整理出來的一些的停車的知識和動作要領常說行車分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其實停車也可以這麼分類。主動安全就是在停車的時候你不撞別人的車,被動安全則是別人不刮蹭你的車。

主動安全

第一步:玩轉後視鏡

實戰「停車入庫」要補的第一課就是「玩轉後視鏡」!

有經驗的駕駛員幾乎只在長距離直線倒車時才採用透過車窗直接觀察的方法,其餘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利用後視鏡倒車的!

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倒車時最需要注意的是處於車身側面的低矮的障礙物、地面的凹陷等,這些是從車窗里看不到的!要應付這樣「險惡」的環境,必須依靠後視鏡!另外通過後視鏡進行觀察、倒車時,不需要回過頭去,比較容易兼顧車頭的動態,不容易發生車頭刮擦障礙物的情況。玩轉後視鏡,了解它們各自的特點會讓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副駕駛側後視鏡是一面具有微小曲率的凸面鏡,反映的範圍比較廣闊,但沒有真實的距離感,鏡中的景物看上去要比實際情況遠(許多進口車副駕駛側後視鏡印有諸如「OBJECTSINMIRRORISCLOSERTHANIT APPEARS」之類的警示語,就是這個意思)。另外,因為鏡中景物是變形的,要藉助這種鏡子判斷車身是否與路邊停得平行也比較困難。

這面鏡子在倒車時的主要用處是觀察車身右側有沒有障礙物、輪胎離路沿的距離等。為了清楚地了解右側的路面情況,有時還可在倒車時將這面鏡子的角度適當調低(部分比較高級的轎車此側後視鏡是與變速箱聯動的,只要一掛入倒擋,就會自動調低10―15度)。

司機側後視鏡是一面平面鏡,其反映的範圍不如副駕駛側的廣闊,但是具有真實的距離感,藉助它能比較方便地判斷車身與後方障礙物的距離,在某些划有分隔線的車位也能藉助它來判斷車身是否停「正」了。

一個熟練的司機基本不藉助車廂內部的後視鏡也能完成倒車動作,但有了它能方便司機觀察車輛正後方的情況,對於提高倒車的安全性是有好處的。

如圖:通過後視鏡能發現車身側面低矮的物體



第二步:忘掉「小路考」

「小路考」時,考試科目要求把車從與車位成直角的路上一次性倒進車位里去。但如果你在日常駕駛中也一成不變地把這套程式用於「實戰」話,那無異於自討苦吃。須知,這樣的「直角倒車入庫」難度是最高的!寸土寸金之地,許多停車場的道路和車位的寬度都遠遠小於「小路考」的標準,生搬硬套「小路考」的那一套,在許多狹窄的停車場甚至不可能順利停車。

不要發獃,按下面辦法去做,就能化難度於無形!

1、在最常見的「非」字形停車位前,當車輛接近要停的車位時,減速,先把方向向著自己要停的車位稍稍打一把,讓車頭微微探入要停的車位。

2、此時可以迅速地把這個車位掃視一下,看看這個車位里有無蹊蹺之處(各種「蹊蹺」詳見STEP3),同時迅速地向反方向打方向,讓車頭向著背離車位的方向運動。

3、充分利用道路的寬度,盡量使車與道路呈比較大的夾角,一直到車頭接近可用路面的邊緣時,再次迅速地回方向。

4、前三步順利完成的話,你的車輛與道路之間的夾角至少已經有了45度。此時,瞄一眼後視鏡,怎麼樣?至少從一面後視鏡里已經能看見大半個車位了吧?

5、然後,依靠STEP1里練就的「後視鏡神功」,慢慢地把車倒入車位。此時還有一個秘訣:如果從彎道內側的後視鏡能看見車位,就應該特別留心彎道外側的車尾,因為此時這個角是車體最突出的部位。反之,如果能看到車位的是彎道外側的那面後視鏡,要特別操心的就是彎道內側、車身腰部的地方了。要是兩個後視鏡里都能看見車位,就能輕鬆搞定了!

如圖:有經驗的司機一般採用這樣的線路停車



第三步:七條秘訣成就高手

經過上兩步的操練,停停一般的車位應該已經不在話下。但想晉身高手行列,還有七條秘訣不能不看:

1.任何時候都不要完全依賴後視鏡、倒車雷達之類的東西!

2.有些高層建築地下車庫的后牆是斜的或是弧形,也應特別注意,一定要搞清哪裡離車體最近。

3.要留心車位後部的障礙物。特別是一些矮小而堅硬的物體,比如消防栓、水泥墩、有些停車場過於「高大」的限位樁!

4.點亮大燈或是剎車燈對判斷與障礙物的距離有幫助,通常在被照物上留下的光斑越小說明車輛距離障礙物越近。

5.停放時與旁邊的車輛保持一致的方向能降低車輛被碰壞的幾率。

6.倒車要慢!即使失手,足夠慢的車速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7.最後一條頂頂重要:不冒不必要的風險,不行就重來一次!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1.雖然車是在往後倒,但目光卻要往前看看,新手尤其要注意。因為駕校里通常沒教這些實用常識。倒車如果不注意車頭,車頭兩邊極可能蹭上東西,s著人就更麻煩了。往左倒時,要注意右車頭,往右倒時要注意左車頭。經常在車兩頭看到有蹭傷就是不注意造成的。

2.如果地方局促,車兩邊都有障礙物(如停有車),往左後倒時,儘可能讓車身貼左,反之貼右,這樣可以提前打把轉向,縮短倒車距離。怎麼貼呢,可以先直倒一下,再上,上的時候貼左或右,然後再倒即可。

3.倒車前先觀察好地形,在泊車的地方,開過去的時候就要注意先看好空位的周邊是否有障礙物。新手經常不注意,開過以後就倒,萬一車後有矮樁或小孩子就可能s了保險檔或撞人,機率雖小,不可不防啊。有人為了方便,不願倒車入庫,就願一頭扎進去,那你出來的時候不也得倒嗎。

4.如果有人隨車,可以幫忙指揮的,千萬記住搖下車窗,否則外面的人喊破了喉嚨,你也沒聽見,尤其是新手容易慌,照顧不過來,隔著車窗聲音小了也可能聽不到。搖下車窗的另一個好處是,如果看不到地面的情況,可以伸出頭觀察。

5.如果不是地方寬敞,倒車時不用倒太多,前面夠走就行了。畢竟往後倒比往前走難一點點,危險係數高一點點。

6.泊車倒車時,就正好相反,往後倒時倒的越多,往前上時上的越多,越容易把車停好,尤其是距離偏小的車位要如此操作,否則可能根本停不進去。這一條新手慎用,屬中級車手提高技術用。

7.泊車倒車時,進入角以40度左右進入為宜,以往右後倒為例,進入後向左打方向的時機非常重要,注意車頭,感覺車頭能過了(即車頭右甩時不會s到前車),就可以打方向了。這時通常車尾到了車位的后三分之一處。打方向太晚的話,後面的空間不夠,車身也可能太靠右,右面是牆的話就頂上了;打太早又可能車身還在外面,要挪好幾次才能入位,新手可能根本挪不進去。倒車泊車,切入角和打輪時機非常重要。本條以經驗和實地情況為準,極有挑戰性,新手要勇於多練。

8.不要原地打輪,損車,助力也沉。如果需要几上幾下挪車的,注意在每次上下動作完畢前,在車將停未停之際,向相反方向回一把輪,能打多大打多大,這樣你下一個動作就省了打那麼多,其實際意義是掉頭時縮短了時間,挪車時省力省空間。新手要多加學習並養成習慣。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4

主題

63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沙發
ecore 發表於 2006-4-3 19:53 | 只看該作者
實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4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5
3
zwf19730103 發表於 2007-3-13 16:28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44

帖子

1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1
4
一路尋芳 發表於 2007-3-16 2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可親的追憶 發表於 2007-3-18 14:21 | 只看該作者
怎麼像我寫的一樣?我90%的停車都是這樣倒著進去的,想不到自己也被列入「高手」之列了。
除了我從來沒上過什麼駕校,自己15歲時自學的。。。呵呵
現在開了有十萬英里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94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6
yzlcss0103 發表於 2007-5-13 18: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1782

帖子

47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為大家免費服務

Rank: 3Rank: 3

積分
476
7
zhangyetao52880 發表於 2007-5-14 2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4: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