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州VS溫州:一個有趣的比較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27 1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大樹VS影子[/B]

  中國版圖上,有一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級市,名字叫溫嶺。由於字面上有一個「溫」字,所以外界許多人,甚至浙江省內的有些人,都以為溫嶺屬於溫州市。其實溫嶺是屬於台州的。

  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誤解。

  在這個誤解的背後,說明這樣一個事實:溫州與台州,在許多人的印象里,沒有多大區別。在許多關於中國經濟報告和一些專家文章里,都採用溫台經濟、溫台現象、溫台模式等概念。

  在外人看來,台州方言與溫州方言,都是他們聽不懂的;台州和溫州的歷史,都起源於甌越國;從文化上追溯,出生於溫州的永嘉學派代表人物葉適,又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台州講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許多台州人特別是溫嶺人到外面做小生意,更願意說自己是溫州人;而當溫州經濟飽受外界爭議時,台州則靜悄悄躲在一邊,沒有被人注意。當台州經濟突然發力,並為外界關注后,發現其經濟形態又與溫州經濟極為相似……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當國家權威機構宣布,新世紀的第一縷陽光將在台州市石塘鎮降臨時,北京人就問:台州石塘在哪裡?別人就告訴他:在溫州邊上。

  就地理位置而言,台州確實在溫州邊上,但問題是在人們的認知里,甚至在一些台州人的自我認知里,也總感到「台州在溫州的邊上」。儘管甬台溫高速公路建成后,許多領導、學者更願意按先寧波,再台州,后溫州的路線進行考察調研,但在他們所發表的演講和寫成文章里,總是把溫州放在台州之前。

  所有的事實幾乎都表明,溫州是台州面前的一棵樹,它的蔭影實在太大、太茂盛,台州似乎很難走出溫州的影子。

  今年夏天,我在安徽採訪,碰到一名浙商,他起初自我介紹是溫州人,我問他溫州哪裡,他說溫嶺,然後不好意思地補充了一句:現在溫嶺是台州了。

  一個溫州籍浙商在外面可以自豪地說:「我是溫州的!」而一個台州籍浙商為什麼沒有了對自己籍貫的那份自信呢?

  在外界對溫州、台州的有趣誤解里,是否也包含著台州人在溫州蔭影里的一份自卑?

  [B]低調VS高調[/B]

  幾乎所有台州商人的觀察者,都提到一個現象:台州商人比較低調。顯然,他們比較的對象是近鄰的溫州商人。確實,相比溫州商人在各大媒體的頻繁露臉,台州商人行事要低調許多;相比於溫州經濟20多年來對中國經濟的不斷衝擊,台州經濟就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相比於溫州商人不斷湧現出來的經濟「事端」,台州商人就顯得平和許多。

  台州從來沒有像溫州一樣,或者是人們學習仿效的榜樣,或者是人們排斥攻擊的對象。溫州商人是在飽受爭議中,自然而然地進入了高調;但台州商人則一直「悶聲發大財」,他們低調,但他們的財富不見得比溫州人少。台州的人均收入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位居第一,台州城鎮居民轎車擁有量全國第一。

  在台州,人們對「大隱隱於市」式的當地富翁津津樂道。有一次,中央電視台知名主持人王小丫到台州,一個當地老闆提供了一輛加長林肯車,價值上千萬元,但「這位老闆是誰」卻很少有人知道。臨海市國貿大酒店的總統套房,一晚上需10800元,有個當地老闆包住了10天,外人卻不知道這個老闆姓甚名誰。

  溫州的老闆更願意在媒體面前侃侃而談,而台州老闆則不太願意接受媒體的採訪。但是,這不能說台州老闆就是低調。買了加長林肯車的老闆和包住總統套房的富翁,儘管都不願意透露姓名,但其行為難道不是一種高調張揚?只不過他們的高調,局限在個人小圈子,不願被外人知道而已。

  因此,我們感覺台州商人的低調,不是他們本性如此,而是因為一直被溫州商人蓋過風頭,真正屬於自己的時機沒有到來,如果機緣一到,台州商人或許也會高調起來。

  在台州商人整體低調的氛圍里,我們看到,有邱繼寶式的「國際化宣言」,更有李書福這樣的「汽車狂人」。台州人說,邱和李是台州商人的「另類」,但他們的聲音,卻正好說明了台州商人不願意再「低調」,想唱響真正屬於台州人自己的「高腔高調」。從文化性格上說,邱和李的聲音,才更符合台州人的「硬氣」性格。

  [B]做事VS做秀[/B]

  有人這樣評介台州商人和溫州商人:「台州人會做事,溫州人會做秀。」我拿這個評價問一位台州商人,他回答說:「我們台州人確實比較務實,很會幹實業,辦實事,但我們也想做秀,有實幹的基礎,做些秀,不是更好嗎?可惜我們好像缺少這個天分。」而一位溫州商人對我的問題,則回答得乾脆利落:「我們溫州人既會幹事,也會做秀!豆子要不斷翻炒才能熟,經商辦企業就應該炒炒才能成就大業。」

  溫州商人承包了飛機,鬧得沸沸揚揚,舉國皆知,於是溫州人「膽大包天」的形象就塑造出來了;但溫州政府牽頭造飛機場則一直靜悄悄地進行著,直到機場造好,航線開通才對外宣布。溫州的服裝、皮鞋企業,一再請港台明星做形象代言人,滿大街都是明星照片,明星秀一場接著一場;但同時,溫州的服裝和皮鞋的質量檔次不斷提升,一下子攬進了多個國家名牌,並在國際市場上大舉進軍,引起了國際市場的驚恐。溫州商人組建一個財團,開一個新聞發布會就吸引了國內所有財經媒體,以致引起國家銀監局的關注;但溫州的民間金融一直十分發達而活躍,成為溫州經濟發展強有力的推動力,可它從來不浮出水面。――這就是溫州人的既會做事,又會做秀。

  相比較而言,台州商人儘管在做事方面不低於溫州人,但在做秀上則遠遠不及溫州人了。1982年,全國第一家工商註冊的股份合作企業在台州誕生,1986年全國第一個支持股份合作企業發展的政府文件在台州出台。這個給中國經濟產生革命性意義的大事件,在當時並沒有產生很大的反響。台州的製藥業已經進入國際市場,但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還不及新昌的製藥產業;台州的工業縫紉機是一個龐大的產業群,但人們除了邱繼寶便不大清楚其他的縫紉機生產企業了;台州汽車業確實很有名,但實際上金華尼奧普蘭的老總龐青年,也是台州商人。在台州北邊的寧波早就提出了「寧波創造」的概念,但在製造業上很有創造性的台州人,則從來沒有理念上的炒作。

  與台州市有關領導談論這個話題時,他們自我檢討是「宣傳不夠」。但這句話的背後,是他們已經對所謂的「做秀」開始關注。這次台州人大會,在某種程度上看,正是一場台州商人的集體「做秀」,說明台州商人開始注重自身形象。
震驚的70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7: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