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少婦:我的「可怕」的外國丈夫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2-22 1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丈夫的最大挑戰:「金錢」與「使用」

  口述者:閻菲,47歲,已婚7年

  我是一個文學工作者,在中國是省級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人員。7年前嫁到美國后,在一家雜誌社任編輯,我的美國丈夫大我10歲,也是搞文學研究的。

  在中國,一個離了婚又帶一個小孩的40歲的女人,是很難有再婚機遇的。尤其像我有較高的學歷,就是我願意「屈尊」,別人未必願意高攀。中國男人喜歡小鳥依人型的女人。我嫁給美國人並不是為了出國(我有很多機會出國),就因為美國男人處事簡單,好相處。

  我太渴望有個家了。我們7年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不無甜美,障礙也在所難免,最大的挑戰是「金錢」和「性愛」。

  這是東西文化在婚姻里的最大衝突。在中國,兩個人一結婚,就變成了一個人,他們好得象一個人似的。而在美國,兩個人無論好到什麼程度也是兩個人,在錢上分得清清楚楚。這並不等於離心離德,這就是他們的文化。

  美國的夫妻各有自己的賬戶,但也有共同的賬戶,各種費用的支出誰該付多少都說得清清楚楚。還有婚前財產公證,這是每一個美國人在舉行婚禮之前例行的法律手續,沒有人讓愛情沖昏頭腦。

  當我和先生結婚前,他要求我在一份財產公證材料上簽字,說明婚前他的財產與我無關,我心裡確實不好受。我打往中國的長途電話費他都向我要。有一次我接我的中國朋友從機場回來,10美元的汽油錢,他當著朋友的面也向我要,的確讓我下不來台。

  母親節那天,我丈夫打電話請他母親吃飯,那天他父親也來了,母親打扮得很靚麗,老夫妻挽著手,步履矯健,一副恩恩愛愛的畫面。吃完飯,他父親主動付錢。這類事在中國連想都不敢想,哪有父母在兒子家吃飯還需付錢的事?有時,我總覺得丈夫沒人情味,和中國的親情禮節大相徑庭,但在美國,這些現象很普遍,這也許就是東方日出西方雨的人文差異吧!

  丈夫和我算得那麼清,作為妻子的確尷尬不已。不過,當我真有困難經濟承擔不了時,他也會慷慨解囊。

  去年夏天,我15歲的女兒考上了美國一所有名的藝術學院,需要一筆可觀的學雜費,我把全部的積蓄都拿出來還差l000美元。這時丈夫很慷慨地拿出l000美元給我,他說這錢就算對女兒學業的一點贊助,我真的很感激他。去年中國水災,他拉著我去華人社區捐了500美元,那份熱心腸使我感動不已。我和他開玩笑說,這500美元給我,可以給我父母打多少次電話。他急了:「那不行,那不行。」和丈夫相處久了,我理解了他們的生活中分得清和分不清的界線,有人情和沒人情的真諦。

  我也開始懂得,中國人的婚姻是以共同理想愛好為基礎,美國人的婚姻是以和諧甜美的性生活為基礎。

  我在中國雖然有幾年的婚姻生活,但仍然是個性盲。「性」絕對不是「無師自通」的,我的丈夫雖然比我大10歲,不但從容顏上看不出這麼大的差別,在精力、體力上也很充沛。

  剛和這位洋丈夫結婚時,做愛技巧上不去,合作不和諧,我甚至討厭他的一些做愛行為,抑或視為「不堪忍受的醜陋的折磨」,因而我們的婚姻曾經面臨危機。後來,他多次帶我看心理醫生、性醫生,也租來很多X級影片看。現在我才體會到那種性生活的愉悅。當然,現在我也時而感嘆:在中國的家庭生活中,夫妻們太注重柴米油鹽過日子了。

  澳國丈夫的不和諧影子:「消費」和「消遣」

  口述者:小凡,32歲,已婚4年

  我原是中國重點大學的英語教師,嫁到澳大利亞后便在一所高校當中文教師。我們中國夫婦之間一定要「心貼心」,澳國人不懂心貼心的過程,他們也理解不了那麼深沉的愛。我承認和這位洋丈夫結婚就是為了綠卡,但我不想騙了綠卡就走,我願意真誠地和他過一輩子。

  由於生活環境不同,我和我的洋丈夫在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特別是消費和消遣,無論如何也統一不起來。我白天工作很累,下班一進屋就想躺下,他累了一天下班后還要去打球、跑步。周日我很想在家安安靜靜休息,洋丈夫卻一定要開車到很遠的地方體會大自然。我喜歡節省花錢,每個月存一點錢,他則喜歡用信用卡,超前消費。我家的房子、汽車、家電全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的,他每個月都要把錢花光。為此我經常和他有些磕磕碰碰。

  這位洋丈夫幹什麼事都遵循程序。他每天動員我洗兩次澡,晚上沐一次,早晨沖一次。在飯桌上,不能直接用筷子揀菜。菜要先揀在自己的小碟里,然後放進嘴裡。在路上,不能隨便亂扔廢紙,不能在公共場所高聲談話。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要讓老人和孩子先行等等。我覺得很委屈,請求放鬆管制。他極端認真地說: 「親愛的,你已經嫁給澳國人了,要適應新的環境,任何社會都講究秩序、講究公德,你的行為要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一席話,說得我滿臉通紅。我心想,自己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況且又做了幾年教育人的導師,在他眼裡卻成了什麼也不懂的「文盲妻子」。我感到無地自容又倍感委屈。

  一次,我忙了一整天,跑到一家中國商店買回不少中餐食品,做了一頓中餐。那天正好是冬至,我又準備了棕子,燉了一鍋豬蹄子湯。

  洋丈夫下班回來了。他一見桌上擺著那麼多的紅紅綠綠的菜,激動地擁抱著我,動情地說:「親愛的,你真好。你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一個溫柔、熱情、體貼的家的存在。」他說著,關上電燈,點亮蠟燭,打開音樂。在浪漫、朦朧、靜謐的情調中,我們邊吃邊聊。豬蹄子湯燉好了,我端到桌子上。他驚奇地問:「這是什麼?」我告訴他是豬蹄,味很美。

  他嘗了一口不吃了,過了一會兒,他說:「親愛的,我建議你不要吃它。人吃飯不能光講味道,要講營養搭配,它會把你改變成大胖子。我希望你會重視我的建議。」就這樣,幾個豬蹄把浪漫的情調破壞了。

  暑假中,一次他想和我到海邊去旅遊。而我卻想節省點錢,堅決不同意去。他固執地說:你太辛苦了。你必須輕鬆一下。我說我們沒那麼多錢啊!他卻說我們不是存了l000澳元嗎?怎麼能說沒錢呢?我告訴他我們成了家,存點錢要準備應付突然的事件。他笑話我,想那麼多幹什麼?他硬拉著我去旅遊了。3天把l000澳元全部花光了。他說,中國人光知道存錢,好像人活著就是為了存錢!如果有錢不去享用,光存錢那不成了金錢的奴隸?!你只有花錢才能拚命地掙錢。

  我總覺得澳國人太崇尚享受,我們又太主張節儉。要維持婚姻,又改變不了我的澳國丈夫,往往是壓抑和委屈自己。這也是中國女人對涉外婚姻的一種付出吧。

  扎國丈夫的多妻文化:「寬容」和「友好」

  口述者:王瑛,27歲,已婚5年

  我嫁到扎伊爾已快5年了。扎伊爾是個經濟與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中國公民前往扎伊爾旅遊觀光及經商者甚少,許多人對扎伊爾的了解近乎「空白」。我在扎伊爾有一個很滿意的職業,在一所有名的醫院裡當一名婦科醫生。洋丈夫和我在一個單位,他是個藥劑師。像我們擁有這樣職業的家庭在扎伊爾已屬上流公民。但我仍然不覺得快樂與幸福,我不適應扎伊爾的民族風情,況且我又是被丈夫騙過來的。

  5年前我在南京醫科大學就讀期間與扎伊爾留學生相戀相愛。我倆完成學業后結為夫婦,當我們有了愛情的「結晶」時,我便懷著一個美麗的夢來到扎伊爾定居。

2

主題

37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沙發
cleveri 發表於 2006-2-25 04:52 | 只看該作者
虎狼之年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