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獨生子女:背著世界上最沉重的包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6-2-15 1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跟其他所有獨生子女一般,我曾有過世界上最幸福、最甜蜜的童年和少年時光,被家裡所有的大人無微不至地圍繞著,當著一切以我為中心的「小太陽」。

  

    我以為這種陽光燦爛的日子永遠不會有盡頭。

  

    但有一天,我終於長大成人,我才意識到,過去所有的幸福只是預支的消費。

  

    從現在開始,今後一生都要為那龐大得超出我個人承受極限的賬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當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人照顧我一個,以後,我一個人照顧四個,甚至更多。

  

    單位里一個老同事的父親病了,癱瘓在床。為此,他忙得焦頭爛額。

  

    他很沉重地對我說:你們獨生子女以後真可憐啊。我有六兄弟姐妹,現在老父親病了,一人只陪一天已經難以招架。如果換成你,怎麼應付?

  

    看著他憐憫的目光,我的心如同被人緊緊的揪住。

  一個同為獨生子的老同學一直夢想著出國深造,努力了好些年,終於今年拿到了簽證,但最後他卻自己放棄了,因為他父母年紀已大,近年來身體又不好。他無法安心丟下家中一切。

  

    他很沉重地對我說:如果有個兄弟姐妹就好了。

  

  

  

  

    看著他失落的目光,我的心如同被人緊緊的揪住。

  

    一個同為獨生子的朋友是個白領,收入不菲,但他還是每天拚命地想著賺錢。

  

    他很沉重地對我說:家裡的負擔實在太重了。爸媽呆的廠子是虧損企業,他們的生活要靠我來補貼,我爸也是獨生子,爺爺、奶奶在農村,現在幹不了農活了,也要靠我供養,一份工資怎麼應付得了四個老人?幸好現在他們還身體健康、無病無痛。

  

    看著他疲憊的目光,我的心如同被人緊緊的揪住。

  

    我的一個親戚,只有一個獨生女。他常說,女兒以後找丈夫,他只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要找獨生子。

  

    他很沉重地對我說:兩個都是獨生子女,以後家庭實在負擔太重了,我不忍心女兒吃苦。

  

    看著他凝重的目光,我的心如同被人緊緊的揪住。

  

    我看過這樣一個統計:對一個家庭而言,如果獨生子女夫婦的下一代還是獨生子女,那麼三代同時就可能出現一對年輕人贍養12個老人的局面。

  

    12個老人!

  

    就算金錢上能應付,精力上也得難以支撐。

  

    家庭的重負,就如同一座大山,死死地壓在每個獨生子女的身上。

  

    我們曾是最享福的孩子,但也將是最受苦的大人。

  

    等我們人到中年,將成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

  

    但就算被生活的重擔折磨得痛不欲生,也只能一個人咬牙堅持,你不能輕言放棄,更不能一死了之。

  

    作為獨生子女,你是整個家庭所有的、唯一的寄託與希望。沒有了你,家就全毀了。

  

    無論如何,都要活著,就算好像牲口一樣,也要活著。

  

    現在,國家對於獨生子女面臨的種種難題已有所覺察。一些發達地區開始出台一些相應的扶助措施,好像北京、廣州等地,對獨生子女發生意外而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或死亡的,其父母不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女方年滿50周歲,男方年滿60周歲,給予一次性經濟幫助。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我覺得,還應該:

  

    提高獨生子女父母的退休金或每月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津貼。獨生子女父母響應國家號召,犧牲自己的利益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國家應該給予補償,而且加強對獨生子女父母老年期間的扶助,有利於增強今後計劃生育政策的說服力;

  

    強制推行獨生子女意外險,由國家承擔保費。

  

  

  

  天災人禍難以避免,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約有數十萬的獨生子女家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國家與其一個個地事後補償,不如事先投保;

  

    儘快完善社會養老體系,加強城市社區老年人扶助組織建設,興建大量高質量的養老中心,對獨生子女父母入住的給予優惠,用社會力量照顧老人,減輕獨生子女的養老負擔;

  

    獨生子女夫婦自願實行計劃生育,在今後子女教育、醫療等方面享有一定優惠;

  

    在適當時候,建設精子、卵子儲存庫,以國家補貼和個人負擔相結合的形式,為獨生子女父母長期保存生命的種子。在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依然會長期存在,老年喪子,而且死掉的是獨生子女,這對一個已經過了生育年齡的家庭來說是毀滅性的。這些家庭為國家做了最偉大的犧牲,當然應該給他們更人性的關懷,雖然也許這成本很高,但可以確信,對那些失去了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任何的補償也不如給他們一個新的子女來得有意義。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獨生子女人數超過1億。關乎上億家庭的事情無論如何也不是小事。

  

    現在,獨生子女已經開始長大,步入社會,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的父母是下崗等低收入階層,我們自身又面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

  

    我們中有多少人能成為負擔得起多個老人的高收入階層?

  

    我們是中國的未來,但我們每個人背著世界上最沉重的包袱和美、日等強國的同齡人賽跑,

  

    其結果,是縮小距離還是拉大距離?

  

    我們的政府,不未雨綢繆,及時為逐漸長大的獨生子女們「減負」,不久的將來必然會引發難以想象的社會問題。

  

    昨夜,我做了一個噩夢:

  

    我變成了一隻蝸牛,異常艱難地往前爬,

  

    我背上沉重的殼,是12個老人。

  

    我被壓得無法喘息、苦不堪言,

  

    我哭喊、我掙扎、我絕望。

  

    我希望,這真的只是一個夢。

  

0

主題

4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
沙發
PowerRanger 發表於 2006-2-16 01:59 | 只看該作者
文章講得不無一些道理,但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獨生子女的父母通常生活條件身體狀況相對比子女眾多的父母好得多,也能多積攢一些積蓄,這樣到晚年對子女的依賴也相對少得多。
http://happy100x.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