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又見陳水扁挑釁

[複製鏈接]

1394

主題

3354

帖子

216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21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釣貓魚 發表於 2006-2-3 09: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蔡瑋

大年初一,陳水扁就在中、美、台三邊關係上丟下一顆震撼彈,說是廢除國統綱領和國統會的時機已然成熟,要認真的加以思考,云云。消息傳出馬上引來台灣在野政黨的一陣痛批,民進黨內雖有不同聲音,但還是表態支持的較多。這幾天雖然仍在假期之中,但筆者還是接到幾家國際通訊社的電話,想要了解其中意涵。

  陳水扁應該做點好事、正事,不要動不動就搞這些有的沒的突襲和小動作,既不能解決問題,又只會增加緊張,萬一被人看破手腳,說不定還被倒打一耙,自取其辱,這對自己也未必就有好處,而且還讓大家連個年假都不得休息,真不知是所為何來?

  不過,可憐的恐怕是大陸的同行學者和國台辦官員,大概有人這幾天又給召喚進京開會,或被要求提交報告,苦思對策,盤算如何反應,這些人才真的有夠倒霉。

製造問題主動出擊

  其實,早在去年年底台灣三合一選舉前後,許多西方媒體及駐台官員就在探討選后的兩岸關係。當時筆者判斷,壞的機會遠大於好的可能,不過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但如今事態發展證明陳水扁的目的果然是要在兩岸關係上大作文章,緊縮雙方往來,製造緊張,然後把罪過推到北京頭上,以凝聚台灣民眾對他的支持,避免跛腳。這個人有夠壞啊!或者就像筆者當年受業恩師所說,世人多半都是好人,只不過有些人善良的一面發展的不太健全。陳水扁夙幾近矣!

  從今年1月1日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和公投修憲,到目前的廢除國統綱領及國統會看來,陳水扁顯然想要在兩岸關係上主動出擊,但其目的不全然是要解決問題,而是要拋出議題(當然,若能遂行其漸進式台獨的所願最好,但在美國的警告以及中國的壓力之下毫無可能)。陳某不是要改善關係,而是要製造問題,增加緊張。如果中、美強烈反應,則正中下懷,陷入其所布置的陷阱,屆時又可以此為藉口,挑起民粹情緒,指控中、美聯手與台灣民意為敵。

兩岸關係無法緩和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究竟應該如何反應倒是一個值得思考、評估的問題。如果筆者可以越俎代庖的話,倒是認為北京不妨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是透過外交系統對美國施壓,強烈要求美國出面遏制台北這種不負責任、企圖片面改變現狀的言行,否則後果嚴重,務必讓台北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另外,則是由國台辦發表嚴正立場聲明,但輕重的拿捏是個學問,北京一方面要表達立場,讓台灣民眾理解此事非同小可,後果嚴重;另一方面則不妨揭發陳水扁此舉所打的如意算盤,把陳水扁與台灣民眾區別對待,這樣可以避免被陳水扁所利用,刺激台灣民意,掉入陳所設下的陷阱。

  除此而外,我們倒也關心台灣的內政問題。在陳水扁顯然並未死心,還想要在兩岸問題上激化緊張,蘇貞昌內閣現在就面臨了嚴苛的考驗。聽陳水扁的,蘇貞昌的施政將要無以為繼,也別再奢想參加2008年大選,朝野對立勢將更為嚴重,新內閣通常有的蜜月期大概還沒開始就已結束。如果不聽陳的,那麼我們也可預見府、院之間的矛盾將會惡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雖然陳水扁多半已經不可能再換閣揆,但陳畢竟還是有能力搞得蘇下場凄慘無比。

  換而言之,聽與不聽,台灣內政大概都無法安定,兩岸關係緊張,台灣繼續原地空轉似已無法避免。所以,若由蘇的立場來看,大概對陳表面尊重,陽奉陰違,但要努力走出自己的道路才是個最好,或唯一的選擇。

美方作出反應

  1月30日,外電傳來美國已有初步反應,華府主動表明,台灣此舉事出突然,美國反對台灣片面改變台海現狀。鑒於每次陳水扁一有挑釁言行,美方就把陳某在2000及2004年就職時所宣誓的「四不一沒有」(在美方而言是五不,其中之一就是沒有廢除國統綱領及國統會的可能),再拿出來照本宣科一次,意即美方認為這是莊嚴的政治宣示,華府以此來期待陳水扁。

  雖說台灣現在仍在年假期間,美國駐台代表已經離任,新任代表尚未抵台,但大家有理由相信,美方對此事的關切及幕後交涉用語恐怕更為嚴厲。

  現在就等兩岸過完年假之後,我們才可看出事情波及的層面會有多深、多遠。事情才剛開始,大家可別掉以輕心。

  筆者還是老話一句,陳某與其三不五時來個小動作,既成不了大事,也達不成目標,要麼就來個一了百了,要玩就玩個大的,反正也沒人擋得了一意孤行的陳水扁。既然大權在握,府、院、黨盡在殼中,而且又自認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意識形態也是對的,還有台灣民眾的支持,那就乾脆宣布獨立算了。打贏了,就從此公主、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打輸了,大家就做個順民、孫子算了。

  只不過兩岸打起來的時候,一個也不準開溜,勝負底定之後,看是要論功行賞或是秋後算賬,大家走著瞧好了,看他們敢是不敢?

隨  心  飛   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