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吞食IE――瀏覽器新貴逐個數!

[複製鏈接]

711

主題

768

帖子

1036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gshong 發表於 2006-2-2 1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到瀏覽器,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是微軟的IE,微軟公司的IE瀏覽器多年來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其主要原因在於它捆綁在Windows 操作系統中,並且是免費的。在第一次瀏覽器大戰中,捆綁策略給其競爭對手Netscape瀏覽器致命的打擊,以致其漸漸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自從微軟在Windows 98中捆綁IE進行銷售,IE就一直在市場中處於壟斷地位。相應的,瀏覽器市場也風平浪靜地運行了五六年。而隨著最近一年來越來越多的IE瀏覽器重大缺陷被發現,並且升級乏力,越來越多的瀏覽器開始覬覦IE的領地。新興瀏覽器如Firefox、Maxthon、Opera等正悄悄侵佔IE市場。甚至有業內人士預言,比爾.蓋茨最大的「噩夢」可能從此開始。

  新銳――火狐

  在挑戰微軟眾多的非IE瀏覽器陣營中,名聲最大的當屬初生牛犢――Firefox。它出現之後,微軟在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就迅速下跌著。它的開發者、19歲的布萊克.羅斯也因此一夜成名。據悉,火狐狸是一款開放源代碼的免費瀏覽器,大小隻有4.5兆,它同時支持微軟視窗和Linux兩種操作系統。去年11月9日,火狐狸1.0版本正式推出后,迅速搶佔了部分瀏覽器市場,到11月底,火狐狸的下載量超過了650萬次,如今火狐狸已經佔據了超過5.51%的瀏覽器市場份額,成為國際上僅次於IE的常用瀏覽器。調查表明,「火狐狸」的市場份額正以每兩周1%的速度增長。而受此影響,微軟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第一次跌到了90%以下。

  除了上述的Firefox瀏覽器之外,目前網友使用較多的還有Safari、Opera、Maxthon、SailBrowser、Green Browser等,不過,要挑戰市場佔有率90%的微軟IE也並非一夕之功。當年技術與資金都雄厚的Netscape,都敗倒在微軟IE捆綁式銷售下,開源瀏覽器要想真正打破壟斷,恐怕會有遠比想像艱難的漫漫長路。

  實際上,微軟自從在瀏覽器市場上佔據了壟斷地位后,IE瀏覽器就幾乎沒有出現過重大變化。不少人認為,如果當年要不是Netscape一敗塗地,而是與IE形成雙雄對立的局面,那麼現在的瀏覽器技術將更為出色。由於微軟失去了迫使其繼續革新的競爭壓力,瀏覽器的研發早在幾年前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了。由此可以想像,如果微軟現在仍然尾隨在Netscape後面,那麼IE瀏覽器將會成為一個比現在更加出色的產品。

  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來決定的,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選擇了操作系統就隨即接受了相應的瀏覽器。蘋果>玩家們現在喜歡的是Safari,Linux用戶也絕對不會用IE,而在Windows用戶里,則已經有一部分人接受了Firefox和Opera。隨著Linux與Mac等操作系統不斷蠶食Windows的市場份額,在與IE的競爭中,眾多瀏覽器如同螞蟻雄兵一般,聚集著越來越大的力量。

  暗兵――Google

  Google如今可以稱得上是互聯網領域的焦點製造者,從2004年起,Google一直致力於將其商業模型拓展到不同的新領域中。在諸多揣測中,關於Google推出自己的瀏覽器一事早已流傳,謠言源於Google對未來的恐懼。因為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瀏覽器將集成搜索功能,而屆時的搜索引擎也許就沒有Google的一席之地了。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Google正在計劃推出自己的互聯網瀏覽器產品。儘管Google公司發言人並未對此發表任何評論,但業內分析家相信,Google目前正在積蓄研發力量,最終將推出自己的瀏覽器產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Google已經註冊了相關網址,申請了相關技術專利以及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而作為瀏覽器市場的霸主,微軟也已經意識到了Google的威脅,並決心與其一決高下。

  雖然Google不願意對推出瀏覽器的傳聞進行表態,但是許多事實都在逐步印證著這個猜測。作為互聯網領域的貴族,Google絕對不會只甘心經營自己原有的搜索市場。看看Google已經推出的一些服務就不難發現,Google正在成為互聯網行業的領導者之一。據了解,目前Google公司已經從BEA、微軟、Sun等公司挖來了一些大牌的開發人員。亞當.博斯沃思在去年7月份辭去了BEA公司首席設計師兼副總裁的職務加盟Google公司,他曾為微軟公司IE的開發立下了汗馬功勞,被認為是Web服務領域的頂級專家之一。業內人士指出,Google推出網頁瀏覽器的好處多多,它可以整合Google的搜尋技術、Gmail免費電子郵件、Blogger日誌以及彈出式(Pop-up)廣告封鎖等功能,能夠讓Google有機會成為潛在的市場贏家。

  業內人士認為,Google究竟能否在瀏覽器市場中立足,能否成為該市場新的霸主,從某一方面講,並不是Google自己決定的,還要看微軟的態度,要看世界各國反壟斷的決心和措施。

  微軟的野心

  IE下滑,令人欣喜。特別是對其他瀏覽器廠商來說,更是難得的喜訊。這一變化預示著雷打不動的IE其壟斷地位開始出現了鬆動,為別的瀏覽器帶來了新的希望,未來IE市場可能因此出現新的布局。 面對挑戰危機,微軟當然不會袖手旁觀,畢竟在瀏覽器市場,微軟的IE多年來一直佔據著90%以上的市場份額。微軟的戰略簡單而有效果,通過在微軟視窗操作系統中捆綁互聯網瀏覽器,從而佔領市場,打壓競爭對手。憑藉這個戰略,微軟曾經打敗過互聯網瀏覽器市場的巨頭企業網景公司。

  面對火狐和Google的威脅,今年初微軟公司宣布重新激活了IE項目組。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重新激活一個項目組意味著會推出新產品。很多年以來,IE一直是視窗操作系統的一部分。如果你想增加IE的新功能,你就不得不升級整個操作系統。然而在去年7月份,情形有些變化了。在詢問微軟是否會推出獨立版本IE 7瀏覽器時,微軟的回答變得愈發含糊了。業內人士認為,如果Google推出自己的瀏覽器產品,那麼微軟很可能也會將IE從操作系統中剝離出來單獨銷售。

  在過去的幾年中,微軟在IE瀏覽器方面的投入顯然缺乏「獨孤求敗」的精神,因為在微軟看來,現在的瀏覽器之戰,已經很難撼動桌面系統的走向,瀏覽器只是作為一個免費的軟體產品,微軟更願見到更多的有競爭力的產品出現。和IE相比,微軟對於多媒體播放器的開發則要重視得多,當然,這和微軟進軍家庭影音市場有很大的關係,Windows 2003 Media Center的推出,多媒體播放器的頻繁升級,多項高清晰流媒體文件格式專利的申請,可以看出微軟對待競爭的態度不是不作為,而是有所側重。微軟或許正在努力實現一個古老的預言,那就是要消滅瀏覽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用戶不再需要依賴瀏覽器來上網的時候,微軟IE以及Firefox、Safari、Netscape一眾瀏覽器,究竟還有多少存在的價值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