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靜的杜甫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6-1-15 1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直到我自以為有了點文化且去過一些大地方之後,我才明白杜甫是中國的詩聖,名氣大得不得了。而在此之前,我印象中的杜甫不過是一個平常不過、客死他鄉的小老頭。他就埋葬在離我家不足十里、離我外婆家不足三里的一片油茶樹林里。陵墓也不起眼,相噹噹地過去一個小地主的墓葬規模。

  我們當地人稱杜甫墓叫杜子廟,這個稱呼是沿襲了很多很多年的。我十歲左右去杜子廟玩時,發現廟裡並沒有菩薩,亦無香火。杜子廟是一個學校。這個學校以前叫學堂,也辦了很多很多年了,我的母親、外公以及祖輩都在杜子廟啟蒙讀書。

  因為有了新社會,我母親才有了讀書的權利,但她入學時已經十幾歲了,小學沒有讀完就出嫁了。我母親不甘心,以至於在懷上我后還吵鬧著回娘家去杜子廟讀完了高小。那年雪天,我母親腆著大肚子放學回娘家,不慎滑倒還滾下一個土坡,歷如此風險,母親不但沒有流產,還使我在未出生前就在杜子廟享受著朗朗讀書聲和飽沾了一個文學巨匠的靈氣,我真是一個幸福的胎兒。

  但是我以及我的母親和所有生活在杜子廟周圍的鄉親們,從來就沒有因沾了杜甫的光而自大或者要去外面吹點牛皮,我們和所有的平江人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持著平和的心態。杜子廟旁有個叫杜家洞的地方,那裡毫無詩意地祖祖輩輩居住著杜甫的後代,他們默默地守著杜家的祖墳。一個寫詩的祖宗,晚年貧困潦倒病故他鄉,除了留給世人一些詩篇,沒有留給後人一兩銀子一寸地,就如是一個普通的老頭,沒了就沒了。杜氏後代沒有丁點張揚的底氣,鄉黨也就隨了俗。

  流過我家鄉縣境的汨羅江,是中國一條很小的江,卻是有兩個文學泰斗選擇於此安妥自己的肉體與靈魂,一個是屈原,一個是杜甫,屈原選擇下游,杜甫選擇中游。雖時距較遠,冥冥中是不是有什麼聯繫呢?不得而知。屈原之死還誕生了一個舉國世代尊崇的端午節,粽子和包子也因紀念屈子而傳世。而杜甫之歿卻是悄無聲息。1984年國家便認定平江杜甫墓為全國唯一的杜甫墓葬,但至今仍有許多許多人包括湖湘的許多文化人並不知道汨羅江畔還俯仰著一個不朽的文魄。而哪裡修了個遊樂園、哪裡開張了幾家超市和洗腳按摩城,則是家喻戶曉,各種媒體更是熱捧不已。

  現在存留的杜甫墓以及周邊的一些遺迹,是清末一些熱血文人為其修復的。簡樸的墓地早已被盜過――顯然,會讓盜墓賊大失所望。也正因為簡樸,才避了許多災禍,好歹留下來一點遺迹,對今人來說,這已經彌足珍貴了。幾年前有幾十名日本國的杜詩愛好者在汽車無法開進去時,便赤了腳,踩著泥濘冒著雨也去謁拜了杜公墓。他們沒有失望,看到了想看到的東西,我想他們不是來看雕樑畫棟,花團錦簇,如果是這樣,也就不是杜公的作為了。

  安靜的杜甫,寫著詩,又因詩而滋潤著平淡的光陰,選擇抑或無奈地在一個山區的一條小河邊終其最後的日子。他沒有因寫詩而怎樣的風光過(成都的杜甫草堂便是茅草蓋頂),也是不曾設想過死後要熱鬧的。我很景仰如此乾淨磊落、不染塵俗的詩品和人生。我也十分慶幸我降生和成長於斯,使我能更多地感受到一個光芒四射卻又平和安靜的靈魂的燭照。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15 21:3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魔女MM!

好文, 此文作者彭見明, 湖南平江縣人, 一級作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3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6-1-15 22:02 | 只看該作者
JJ厲害啊!謝謝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