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利用銀行,做大生意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1-10 1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多維時報》記者呂賢修/「華人在考慮向銀行借錢時,的確有迷思。許多老一輩的商人,認為這是一種風險,喜歡靠自己的本錢做生意,有人甚至連買房子都不借錢。有時候,我還是會遇到第二代的企業主告訴我,爸爸反對他借錢。」國泰銀行資深副總裁戴斌,一語道破銀行在提供貸款服務時,經常面臨的尷尬。 ()

他反問記者「1塊錢可以賺2毛,如果再向銀行借9塊,就可以賺2元了,這不是很好嗎?」 ()

上述的矛盾,相信許多生意人都曾經經歷過。手頭現金不足,面對稍縱即逝的商機,該怎麼辦?同行削價競爭,我想突破,怎麼辦?買方拖延貨款,但另一端的賣方卻不斷地向我催帳。周轉不靈,怎麼辦? ()

有經驗的人,也許會立刻回應:「用銀行提供的貸款或信用額不就好了?」 ()

的確,信用,總是解決資金問題的不二法門。但同樣的,信用不足,也是許多商家,在面臨借款挑戰時永遠的痛。對此,過來人的建議是,即早累積信用。()

原來可以貸這麼多()

與許多剛起步的商家一樣,協和門窗公司總裁陳秋貴,創業的第一筆資金,也是來自親友間的標會。1987年,他標了5萬元的會,與友人一起在皇後區大學點租下一間倉庫。協和門窗公司也自此開始營運。 ()

「當時不僅不知道如何用,也沒有想到過可以利用銀行的服務。只是認為應該貸不到。」他對多維回憶道。 ()

但隨著生意發展,現金的需求也日益曾大。1995年,陳秋貴回台灣參加大學舉辦的企業研習班。自此,他相信做生意應該正規經營,而不是靠逃稅賺錢。回美國后,他一方面將公司營收透明化,依規定報稅;同時,他也向中國信託貸款50萬元。雙管齊下,開始累積信用。 ()

他承認當初的想法只是單純地想累積信用,但後來證明自己的決定是對的。2000年,由於公司擴大規模,買地、蓋工廠、買機器、存貨等,需要大量資金。陳秋貴共貸了800萬元,後來又追加到1200萬元。 ()

「有納稅紀錄,有信用,銀行才願意貸款給我們。有了充分的資金,才能打進主流市場,真正提升營業額。」他說。 ()

而一直到現在,據陳秋貴表示,銀行提供公司運轉資金的貸款額度,已維持在450萬左右,這給了他很大的經營彈性。 ()

同樣的,勝龍餐館批發公司負責人王家鶯,13年來,從開著貨車沿街推銷海鮮,到經營批發公司由小變大,也是藉報稅累積個人及公司的信用。 ()

「這是很實際的。做生意,如果都是靠自己的資金,稅又報得少,很容易被政府查,也很難解釋是哪來的錢作生意。有現成的獲利,銀行才會同意借錢。其中很重要的是過去信用紀錄,就是稅單,這也是許多華人的隱痛。」他指出。 ()

由於一直多報稅,他表示,銀行主動問他要不要貸款。他於是把公司的財務報告交給銀行、好奇地想知道可以貸多少? ()

他發現「結果我自己都嚇一跳,原來可以貸這麼多!現在有越來越多銀行來找我,利率也較低。一家公司如果有5、6年以上的歷史,報稅多,代表獲利也高。貸款額度自然會遞增。以我的公司而言,每年大約增加30%,而且有用才開始計算利息…我有朋友滿足於現狀,但當競爭對手出現,你又能賠多久?累積信用,當生意好轉時,很容易貸到錢,這也是一種未雨綢繆。」()

有能力借就有能力還()

2003年,Angela決定與友人合作創業,從進口中國生產的廚廁用紙開始。2年多來,雖然金額不大,但妥善利用3次貸款,小生意逐漸成長。而從她的語氣里,可以明顯感覺到一股自信。 ()

她對多維記者敘述自己的故事: ()

我來美國才6年多一點,跟許多人一樣,剛來時英文不好,對美國也不了解。在幫貿易公司工作幾年後,我決定與朋友合資創業,在曼哈頓下城開設進出口公司,進口廚廁用紙。 ()

我的第一筆創業的資金,純粹是自己的積蓄。一開使也有考慮向銀行貸款,但當時因為個人信用紀錄不足,公司的帳目也也累積有限,所以被銀行打了回票。也只能有多少資本,作多少生意。()

不久,隨著客戶逐漸增加,進貨需要更多的資金。2004年初,由報紙得知振興商業中心有小額貸款服務,所以就申請了。 ()

他們派人來公司視察,看我們每個月的銷售報表、公司的註冊、公司人數、銀行帳單及客戶的名單。從我們銷售的速度,證明公司正不斷地發展,後來我得到SBA 的小型貸款1萬5千元,大約1個多月就下來了。這是我第一筆貸款,雖然數字不大,但在當時正好幫我度過資金的難關,我將它全數投入貨款。 ()

由於分3年還款,所以每個月只還幾百塊,不是很大的壓力。而當業務逐漸穩定后,我發現許多99分商店的客戶,有其它商品的需求,我決定開發其它浴廁相關產品。 ()

第一次貸款時,我每個月只有8、9千塊的營業額,信用也不足。但第二次時,已經成長到每個月2、3萬,而且有按時還款的紀錄。我用貸來的錢進貨,賺錢后才能進更多貨,所以倉庫里有很多存貨。而且在街上很多店裡,都可以看見我的貨,證明我有在出貨。2004年年底,再度透過振興,這次貸到了3萬元。 ()

2005年年初,我決定將公司的商品註冊,並且引進許多打包及封箱用的紙製品以及沐浴乳,但因為收帳平均需要3個月,這次需要更多的資金。透過振興,我又借到3萬5千元。 ()

振興還教我們許多管理知識,以及記帳軟體。這樣,每個月該收多少,該付多少,都清清楚楚的,也可以掌握到底是賺錢還是虧錢。 ()

像我們這樣,剛來美國沒幾年的人,都想作些小生意,但很多人都有資金的困難。我們要的只是一個機會,做生意雖然辛苦一點,但因為是自己的事業,所以還是比較充實。而現在我手上已經有5種商品,未來希望生意能站穩、放大。 ()

我想過將來要跟銀行貸款,加速公司的成長。我相信銀行會想知道我過去的貸款,花多久還清。這能證明公司的獲利及發展能力。所以現在看來是累積信用的過程,將來需要更多錢時,就比較容易借。 ()

我覺得我有能力還,所以會再借錢,繼續開發新的產品。()

渴望創業借第一筆錢()

()

如何累積信用?協和門窗陳秋貴建議,不妨先選擇門檻較低的政府擔保貸款。然而,對許多新移民而言,面對繁瑣的申請文件,也許又是另一種挫折。民間非營利組織,振興商業服務中心,提供華人商家辦理小額貸款的協助。 ()

「在與小商家接觸的經驗中,我們遇過許多人想創業,但不知道如何借第一筆錢。此外,許多新移民本身沒有信用紀錄,甚至一些已經經營一陣子的商家,還是缺乏信用紀錄,所以即便到銀行,也會被拒絕。」振興商業服務中心顧問李蓁表示。

30

主題

1080

帖子

34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3
沙發
larrylarry 發表於 2006-1-11 13:20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