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4圖書市場:總有些好書讓我們愛不釋卷[轉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1-31 0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用「無孔不入」來形容圖書選題所涉獵的範圍,再貼切不過。在作為一年圖書市場風向標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之後,感覺去年的圖書市場依然繁複龐雜,但總有些好書值得品味。 

    ●文學類:有限的文學資源,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幾個出版社手裡,而能暢銷的文學類書,主要是小說,也越來越集中在幾個作家身上:王蒙的《青狐》、閻連科的《受活》、紅柯的《大河》,還有華夏出版社的《別看我的臉》、上海文藝出版社的《告別夾邊溝》、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幸福得如同上帝在法國》等,都挺值得花時間看看。而阿來、格非、畢飛宇、方方等作家,今年內都將有新作品問世。儘管大多數人已經意識到,文學的邊緣化趨勢是文學發展的必然和應該,但文學圖書目前表面紅火、實際黯淡的總體狀態,今年仍難以得到大的改觀。

    ●科學類:數量未增質量提高,今年有關科學文化類的圖書在數量上增長不大,但質量穩定提高、突出特色的態勢已經到了「令人驚奇」的程度。河北大學出版社的「中國科學聖地叢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的「北京大學科學傳播叢書」和「盜火者譯叢」、上海科普出版社《科學大師》、北京少兒出版社的「可怕的科學」叢書、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科學探索者叢書」、湖南教育出版社的「發現之旅叢書」等,都在製作、選材、寫作角度方面有可圈可點的獨特。

    ●教育類:多年來有關人士已經開始了運作策略上的重大改變,那就是以書為中心舉辦各類活動,逐漸培養相關圖書受眾,變讀者需要什麼書出什麼書。李陽《瘋狂英語》是突出的例子,像《無敵英語》已經有了《初中英語語法》分冊的系列出版行為。而教育者,如把自家聾女培養成留美碩士的周弘先生,則把《賞識你的孩子》一書帶到全國各地。

    ●紀實類:著名記者兼作家李輝預言,「五年內還是紀實文學的天下」。多年來一直做史料、檔案研究,採訪了很多文化老人的他,今年內將推出的最重要的一本書《一紙蒼涼――杜高檔案原始文本》。該書始運作於 5年前,他在潘家園舊貨市場看到了一堆兩尺來高的檔案,被其中關於一個人始於勞改生活、結束於被摘去右派帽子並釋放回家的生命歷程所震撼。很明顯,紀實類書絕不會像暢銷書一樣惹眼,但這類非虛構作品永遠是讀者的閱讀熱點,這一點通過去年《我們仨》、《比我老的老頭》、《外交十記》等書的發行情況,已經再次得到印證。紀實類書多能暢銷,而且從大的趨勢看,其內容將越來越注重細節的捕捉和回顧。據悉,李輝還將大力推出《在歷史現場――換一個角度的敘述》等書,希圖從人們的回憶中所提供的歷史細節和精彩故事,把對20世紀中國歷史另一角度的敘述展示出來。

    比起去年,今年的圖書市場似乎熱點不多,出版社忙於調整局面的不少,但業內人士認為,熱點少不見得是壞事。對於讀者來說,並不只有當下剛剛出版的書才會被閱讀,很多出版社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以往出版過的好書,在今後會不斷經過再包裝重新上市。而一些文化品位高但不是很暢銷的書,例如沈昌文的《閣樓人語――〈讀書〉的知識分子記憶》、周汝昌的《紅樓奪目紅》等,已經又被大量推出。 (記者 孫紅)


89

主題

202

帖子

15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0
沙發
apollo 發表於 2004-1-31 08:33 | 只看該作者
熱銷的圖書只是代表了一段時期內比較普遍的心態。
經典的東西才會歷久彌新,比如:《gone with wind》
荒村雀跡少,打鳥偏摸黑。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2-1 08:12 | 只看該作者
這本書是我可以自由的買書時第二本想擁有的書,第一本是簡愛,可也是我最不敢看的書,不知道為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0: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