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水扁「拼經濟」五年 台灣人生活水平倒退十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5-12-18 1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成立經發會,開始拼經濟」、「女兒喜事辦完了,我要開始拼經濟了」、「致中(陳水扁兒子)結婚後,我總算可以開始專心拼經濟了」、「國民黨選出黨主席后,就可以一起拼經濟」……陳水扁的這些「豪言壯語」已經說了5年多,但台灣經濟真的拼上去了嗎?在島內日前舉行的「三合一」選舉中,民眾給出了最有力的回答:民進黨大敗后,台灣股市第一個交易日,股價指數就上漲了119點,其中有關大陸的「中概股」更是全部走紅。分析人士指出,陳水扁當政以來,「台獨」的意識形態已使島內民眾的生活水準大幅下降,幾乎倒退了10年以上。

    人均所得低於10年前的水平

    民進黨上台前,台灣平均經濟增長率很長時間保持在8.9%左右。直到5年前,島內貧富差距還不是很懸殊,當時最富有1/5家庭的收入僅是最貧窮1/5家庭收入的4.1倍。

    但民進黨「執政」5年多來,平均經濟增長率不到3%,有一年還創下歷史最低點,為負增長2.7%。以人均「國民收入」來說,10年前台灣就已達到1.41萬美元,但現在已降到1.2萬美元。陳水扁沒辦法,只好改變計算方式,才勉強達到1.4萬美元。

    「科技新貴」變「科技新貧」

    上述經濟指標的變化,在島內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明顯體現。幾年前,高科技在台灣非常吃香,女孩子更是把從事這一工作的男士列為最佳擇偶對象。他們被視為「一夜暴富」的典範,每月的薪水暫且不說,光是「股票分紅」就足以讓人眼紅,一個普通員工一般在過年時可以拿到三四百萬元新台幣(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下同)的紅包。但是現在,幾乎沒有幾家高科技公司能夠為員工提供這麼多的分紅,即使有,所分到的股票也因為台灣股市持續低迷,根本值不了幾個錢。但是,這些「科技新貴」的工作絕不比過去輕鬆,他們照樣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每月卻只能領到4萬元的薪水。難怪他們自嘲是「科技新貧」了。

    其他行業的人日子也不好過。張先生是台北市一名計程車司機。5年前,他和妻子兩人的月收入在8萬元以上,生活比較寬裕,經常到飯館吃飯,還能支付女兒的補習費。要知道,台灣的補習費相當昂貴,一個中學生每月就要一兩萬元。從2002年開始,家裡的情況有了明顯變化。由於島內整體經濟不景氣,張太太所在的小公司倒閉了,直到現在她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全家的生活重擔一下子全落在了張先生身上。由於經濟不景氣,坐計程車的人越來越少,張先生每月的收入銳減到兩三萬元,飯館不能常去了,衣服自然也不能常買了。像張先生這樣被迫節衣縮食的家庭不在少數,據統計,目前島內家庭的消費支出減少20%以上。以前一個剛進餐館打工的人每個月有2.5萬元的薪水,外加年終3個月工資的獎金,現在只能領最低薪資1.58萬元,年終獎更是想都別想。

   大學生千方百計賴在學校


    號稱「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如今卻成了失業的代名詞。5年前,剛畢業的台灣大學生可以領到大約3萬元的月薪,如果表現好,一般工作5年後就能升為中級主管,月薪也增加到四五萬元。但現在,由於經濟發展嚴重倒退,不少廠商離開台灣,許多老員工紛紛失業,年輕人更是無業可就,很多人「畢業即失業」。因此,台灣大學生中普遍出現「延畢」現象,即千方百計留在學校,推遲畢業。一些考不上研究生的大學生甚至故意有幾科不及格,這樣就能借「補修學分」的方式繼續賴在校園裡。

    目前,台灣失業率已從5年前的2%升至5%。為此,民進黨當局每年都叫喊「保四破五」一類的口號,「保四」是要保證經濟增長率維持在4%以上,「破五」則是希望失業率能夠降到5%以下。單從這個口號,就可以知道在民進黨「執政」時,人民的收入是如何「江河日下」了。


    物價太高,生活不易


    民眾收入少了,但物價卻一年比一年高。國民黨「執政」時,除了幾次國際性能源危機與經濟危機外,每年物價增長率都在1%左右。民進黨上台後,卻出現過一斤大蒜要賣四五百元的「天價」,其他食品如大米也從一斤15元升到30元以上,一些進口米甚至賣到200元一斤;土豆10―15元一個,洋蔥10―15元一個,油菜20元一把,小白菜20元一把。台灣盛產水果,但價格也不便宜:橘子10元/個,蓮霧20元/個,蘋果30元/個,香蕉10元/根。至於房地產,就更是普通百姓買不起的高檔商品了。以台北市為例,房屋平均每坪(1坪約合3.3平方米)約在30萬―100萬元之間。就以最低的每坪30萬元計算,一個3口之家,如果要買30坪的房子,就需要900萬元。台北人負債纍纍,到死仍還不清購房貸款的人比比皆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選擇租房,但同樣負擔沉重。在台北市,租一個10平方米、什麼設備都沒有的小房間,每月需要5000―7000元;如果有衛浴等設備,需要1.5萬元左右;而一個家庭要想租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每月至少得花3萬元。上述費用還不包括水電,一般來說,一個普通家庭每月的水費在500元左右,電費更貴,冬天要3000元,夏天1萬元。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5: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