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憑什麼要討厭美國?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5-12-9 0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憑什麼要討厭美國?

文章提交者:貝爾思


記得在3年前,我仍然還是一個標準的反美憤青,那時對美國似乎有一種莫名的厭惡與仇視,覺得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一個愛四處招惹是非的國家,連「互不干涉內政」這一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都可以不遵守。還記得99年仍處於學生時代的我,聽到中國駐前南的大使館遭到美機轟炸的消息傳來,看到大街上的遊行隊伍,連課也不去上了,跟在遊行隊伍的後頭在街上喊反美口號的情形。記得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每天在電視機前等著看老薩的共和國衛隊給美軍和小布一個「好看」的迫切心情。呵呵,我想一個最標準的反美FQ也不過跟我差不多吧。
後來,有次偶然的機會去看了一部電影《我的1919》(陳道明主演),是根據當年巴黎和會中國首席談判代表顧維鈞的回憶改編的電影。其中反映了在其他各大國都對日本將德國在我國領土山東的非法權益據為己有採取默認和縱容態度時,惟獨只有時任美國總統的威爾遜對中國的正義宿求表示贊同和支持,甚至曾經就這一問題與勞合.喬治、克里孟梭發生了爭吵,雖然美國最終向英法和日本妥協,但由此本人對美國的這位威爾遜總統已經產生了些許的好感。
後來又發現在98印尼發生反華排華暴亂之後,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是全世界第一位站出來對印尼華人遭屠殺一事表示嚴厲譴責的國家領導人(可以與中國政府對此事的態度對比一下),至少能感覺到美國總統的正義感要強過我們國內的某些人……
再後來,發現庚子賠款時,其他的國家都臉不紅心不跳,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清政府的賠款,唯有美國人不但積極為中國爭取「在中國能夠承受的範圍內」的賠款數額(有跟帖為證),並且還退還了中國部分賠款,更進一步接納一些中國少年到美國留學(美國獲得的部分賠款作為他們的學費)……試問,對比其他的國家,誰為中國做過這樣的事情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們中國與美國,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曾經共同對抗過日本法西斯。
80年代,中美關係的又一個蜜月期里,美國曾經積極幫助中國發展F16等尖端軍事技術(要知道,到目前為止,我們都無法自主研製出能與F16相當的戰機),只可惜因為16年前的某次事件,這個計劃被中止了。
……
如果將中美關係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對華關係對比一下,試問,世界上有其他國家對中國比美國更好的嗎?是阿爾巴尼亞還是越南?或者是那個只會伸手要錢要東西的金老二的朝鮮?更不必說北方那隻北極熊和東海岸的那個「一衣帶水」的「鄰邦」了。到此,我對美國實在是已經討厭不起來了。放著這樣的強大的、真正對華友好的國家不結盟,不去交朋友,卻盡找些個朝鮮、越南這號白眼狼甚至連俄羅斯這號出名的對中國背信棄義的國家當朋友,我看這樣的國家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SB。
眼睛在全球饒了一圈,發現凡是美國的盟友國家,多數都代表了文明與繁榮,而站在美國對立面的都是些什麼國家呢?不信就看小小中東的伊朗和利比亞吧。此時,我實在是想不通一件事情:中國跟著美國,做美國的親密盟友有什麼不好的?要沒50多年前的那些事情,說不定這個世界現在就是美國當世界老大,中國當世界老二了。
在伊拉克戰爭爆發直至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跟其他很多FQ一樣,肯定的認為美國是為了奪取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而發動戰爭,可當戰爭過去了很久,時間越來越長時,卻從來都沒有得到過一篇關於美國人霸佔伊拉克的油井的新聞――靠,美國人是怎麼了?白痴啊?放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不去占油井,盡想著給伊拉克成立新政府和召開選舉的事情幹嗎呢?聽說最近還開了不少逐步從伊拉克撤軍的時間表――HOHO,布希似乎把最重要的東西――石油――忘在腦後了。抑或者又是一開始就根本沒這打算呢?雖然不敢妄自揣測美國的目的,至少,從現實上來看,美國在中東建立了一個民主的伊拉克。比之於老薩的時代,是進步的多了(不信就去看看CCTV的評論員們最近一段時間的言論,要知道也就是這幫傢伙當初也是老薩的「堅定支持者」和美國的「堅定反對者」)。翻開歷史書來,發現居然很少有像美軍進行伊戰這樣盡量持守人道主義原則,盡量避免平民傷亡的軍隊(儘管也造成了平民傷亡,但至少他盡量的避免)試問對這樣的國家,還能討厭的起來嗎?
很多所謂的反美憤青在我眼中最可笑的一點就是他用著美國貨組裝成的電腦,卻每天上網來嘴巴意淫罵著美國。你也不回頭想想,你沒買一台電腦就等於是給美國人捐了你自己的那一份MONEY,你「反美」還反的起來嗎?簡直就是搞笑嘛。我看要是美國人願意,其實他根本不需要出一兵一卒,搞一個破壞性的黑客軟體(只需要從蓋茨那裡得到源代碼)就可以侵入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電腦系統(只要你上網際網路),因為幾乎所有的個人電腦都是使用美國人做的操作系統。也就是說只要美國人願意,他們就可以黑掉你桌上的電腦,因為大家都知道,Windows的安全漏洞有多少。這樣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勞什子的「10誡」,美國人只要通過電腦和互聯網就可以搞垮中國經濟,實現某些人口中「遏制壓制中國,進而控制全世界」的目的。可是,可我實在也沒看到美國有這樣作過。想到這裡,我又不由得慶幸:美國不是德國或者日本,而布希與希特勒更是有著本質的區別――試想,以強如今天的美國這樣的實力,如果換作是希特勒或是東條英機執政,我看那才真是世界的災難。
最後送一篇文章給各位:

為了人類――美國頌

摘自:1943年7月4日《新華日報》

為了人類,為了人類!
於是年輕的美國,升起了旗
吹起了號角,擊響了戰鼓
在新的土地上,新的天空下
集結了世界上愛自由的人
開始實驗著新政體,直到今天
古老的有宿疾的歐洲
早他六年就說了「自由、平等、博愛」
年輕的美國卻從出世嬰兒
那時就實行了「民治、民有、民享」
她沒有高高的巴士底獄要攻打
她建立了高高的自由女神
一種歷史---人類的歷史
人類結合---不是分裂的歷史
有年輕的美國一章一章地寫
喬治。華盛頓寫,傑弗遜寫
林肯寫,而惠特曼歌唱
如今是羅斯福(小布希)在爐旁著述
我們該如何羨慕美國
一個民主的國家
富於彈性的蹦跳
不象專制的法西斯統治
美國沒有對人類失望
將來的人們會知道世界本是個圓球

《新華日報》1943年7月4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沙發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5-12-9 01:31 | 只看該作者
庚子賠款中的美國

--  作者:雪泥鴻爪
--------------------------------------------------------------------------------


一)美國柄持公正原則,維護中國利益

針對列強因庚子之亂所進行的武裝干涉,美國發表第二度門戶開放政策,照會列強,措辭強硬地強調美國要保護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完整,維護各國跟一個完整的中華帝國平等貿易的原則。因此,庚子之變並沒有像以往的失敗那樣導致中國割讓大片土地。各國在商議之後決定繼續維持清政府的統治,但要求中國作出賠償。

在比較公正的國際秩序和世界聯合機構確立之前的殖民主義時期,勝者為王敗者寇的強權政治、霸權外交是世界潮流。西方列強雖然沒有向中國索地,卻以勝利者之淫威,借賠款機會狂撈中國銀兩。

來自太平洋彼岸那個有著殖民獨立史的美國,在所有在華列強中是一個例外。作為戰勝國之一,美國在與剛剛返回京城的清政府談判期間,秉持平等公正的信念。查閱美國政府出版的當年與中國的外交關係資料彙編,可以看出這個信念再美國政府官員中十分明確。美國在華專員羅克西爾(W.W.Rockhill)於1901年11月30日寫給美國國務卿約翰海的彙報談判情況的信中說:

「我們的目標是,在談判中,運用我們政府的影響,以對跟我們一起談判的國家(在華列強)和對中國平等的友誼,追求公正與合理」。那一時期的歷史告訴我們,勝利的一方與失敗的一方議和談判,幾乎不可能不是弱肉強食。但美國居然把「追求公正與合理」擺上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談判桌。

美國政府作為一個民選政府,在各項事務包括國際事務中,首先要負責任的對象是自己的人民。類似中國政府對自己僑民在印尼遭受攻擊欺凌,遭到強暴屈辱不聞不問的情形在美國僑民歷史上幾乎沒有發生過。然而當美國在北京遭義和團圍攻的僑民被解救之後,羅克西爾在給海的信中陳述說:「當與其他國家一起尋求最好的辦法以防止類似混亂再度發生並防止美國在京僑民再度面臨類似危險時,美國不支持延長在中國任何地區和任何地點的外國軍隊的佔領,也不支持在京修築國際據點,而要繼續維護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在平息義和團暴亂,解救在華外國公民之後,美國對於中國的未來和前途顯然持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意見。

羅克西爾接下來明確陳述說:「我們一貫的政策是,支持一個堅強的、獨立的和負責任可信賴的中國政府,這個政府能夠並且願意按照協約,維持秩序並保護我們的公民和他們的權利。」羅克西爾指出:「在談判中,我們嚴格地堅持了公正的原則,結果已經證明這對所有國家都是有益的。

應當強調的是,上述引證(以及本文下述引證)來自美國政府官員之間的內部聯絡,它是美國人在義和團暴亂平息后的庚子索款中,自然而然遵循的原則,它與公開做秀全然無關。熟悉美國立國精神和美國外交行為方式的人,對此不會感到奇怪。還值得指出的是,這些史料以彙編的形式保存於美國國會,而沒有寫進美國歷史教科書,也沒有被史學家著力宣傳,甚至沒有被提及。了解美國民主原則和國際主義人道傳統的人,對此也不會感到驚訝。

羅克西爾給國務卿海的信接著寫道:「關於談判的第三點,即各國就他們在中國的損失和花費、輸送遠征軍到中國解救圍困、保護在京外國住民和恢復秩序以及賠償社團、公司、和個人在暴亂中的損失,美國政府主張這些賠償總數不應超出一個合理的範圍,而應當在中國支付能力之內。」

針對各國欺負弱小,多索濫要的情況,美國堅決主張把賠款總數限定在中國的支付能力之內。為此,美國政府甚至搜集情報、展開調查工作,事先了解了中國的支付能力,並且依據自己的調查,明確提出索款限額:「在謹慎調查之後,您(指國務卿約翰海)得出結論說,依據中國目前的資源和債務,中國無法支付列強超過兩億美元的賠款。"

是什麼具體原因導致美國作為中國的談判對手之一,卻要站在中國一方,為中國說話?是為了美國的利益還是中國的利益?美國政府官員的明確共識是:「任何多於這個數目的苛求都不僅會導致這個國家(中國)持久的財政困境,而且可能引起國際財政(對中國的)的控制或者(中國)領土的喪失。」沒有疑問,美國在談判中所採取的立場不是自己作為戰勝國的立場而是公正的立場;美國堅持的原則不是強盜的原則而是道義的原則;美國維護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利益,還包括了中國的利益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長遠的利益。美國在遠東的國際事務中又一次站出來充當了「干預別國內政的角色」,調查中國資源和支付能力,堅持合理索賠。這其實是大清王朝應該做卻沒有做或者沒有能力做到的。

依據美國國務院上述談判原則和方針,美國代表在談判中建議其他各國,「依據美國政府的意見,所有索款國首先應當聯名就賠款總數無條件地徵詢中國的意見,取得同意后再依據各國損失,總體分配各國應得款項。」

各國貨幣不同,比值不同,在換算時極容易趁機擴大實際賠款數目。因此,美國國務卿海指示說,「所有賠款計算方式和設施都應當依據中國的而定」。為了保證中國的財政穩定,社會穩定,海甚至規定「所有債務都應當以證券的原票麵價值支付,並以3%的利息,分30到40年期限支付。」

強權當道,一個弱勢且戰敗的國家沒有實力為自己維護公正的待遇,在談判中往往面臨被宰割的命運。美國在與戰敗中國談判時主動提出並秉持公正合理原則,不僅自己嚴格遵守,同時還約束其他列強。在庚子賠款談判中,美國在相當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利益的代言人。

(二)在庚子索款談判中為中國代言

如果歷史書寫公正,中國人應當記住約翰海(1898-1905)這個名字。這位美國當時的國務卿曾經在1861年到1865年之間做過為解放黑奴而獻身的林肯總統的私人秘書。他顯然繼承了林肯的民主信念和平等精神,並據此制定了平等互利,保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門戶開放政策,成為這項政策最初的掌門人。由於他和以他為代表的美國政府的努力,不僅使美國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成為中國關稅自主的後盾,在聯軍入侵中國時成為保證中國領土完整的後盾,而且,在辛丑談判期間,在列強平息義和團暴亂后共同商議對華索賠的半年多時間裡,這個美國大鬍子在自己所剩無多的生命歲月里,為遏制列強巧取豪奪瘋狂索款而竭盡全力。

一,避免中國財政危機,對索款提出限制性條件

聯軍於1900年8月佔領義和團暴亂中失控的北京,隨後在美國主張下決定繼續維護曾縱容義和團暴亂的大清政府。12月,清政府接受在京各外國使團聯合提出的議和大綱。之後,在華列強開始商議中國庚子賠款總額。在此期間,海遙控指揮美國代表,不是與各列強通力合作盡量索要中國銀兩,而是說服他們盡量壓低索款數額。在各國擬定索款數額的四個月期間,他五次對與其他列強展開談判的美國協商代表作出具體指示:為保證中國不出現財政破產和社會動亂,他通告中國的財政困境、反覆限定索款總額,要求索款總額要儘可能地少,並應允許分期付款;為避免任何一國單方面向中國漫天要價,他指示要按照中國的承受能力共同對華提出索賠;為守住門戶開放政策二度照會的成果,防止商議賠款的結果演化為分割中國的土地,他明確強調賠款要堅持以貨幣形式支付而不能以土地支付;為保證美國限定的索款數額,他指示說,一旦各國不能為此達成一致,要請求第三勢力的仲裁;為了使各國接受美國的建議,他通知說美國政府準備就各國所能接受的任何公正的索款比例調整壓低自己的索賠數額。

下面是1924年美國國會「201聯合議案」聽證會上,作為參考資料出示給各議員的當年美國政府有關檔案記錄:

1901年1月29日,海就中國庚子賠的款數額發給在華談判的美國專員康格(Conger)的電報指示說:「要就賠款總數徵得(各國)公使們的同意」,「要使這個總數儘可能地合理。按照這裡所能夠獲得的最準確得信息,中國政府不可能支付多於一億五千萬美元的賠款,這(個信息)將可能迫使其他國家減少他們的(索款)要求」。

2月19日,海再次以電報指示美國公使努力「使賠款總額儘可能地小。」

3月21日,海電告美國在華專員羅克西爾:首先,要將總數維持在四千萬英鎊之內,並且第二,中國所承諾的總數之內的數目----即不受各國要求總數的影響也不計各國要求的比例----應當分條列述,而將各國之間比例的分配問題留給各國之間去做。

4月8日,海電告美國在華談判官員羅克西爾:「總統擔心各國(索款)要求的總計將會超出中國的支付能力。所以再一次指示你,向你的同事們力陳我們希望同意總數不超過四千萬英鎊並公正地在各國之間分配的願望。如果各國不能為此達成一致協議,即提請海牙要求仲裁。款項總數要以貨幣支付而不是以(割讓)領土支付。美國政府已經準備好為了其他國家可能接受的任何公正的比例改變自己的索賠數額。」
4月29日,海再度電告美國公使在談判中努力「支持合理的索款總數和支付期限」(美國政府當時已經提出30到40年的支付期限。)

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經濟專家同時表達意見說:「賠款總數不應超過兩億美元。否則,過於龐大的總額將導致(中國財政)破產或敵對情緒以及這個國家的失控。」

二,決定減半索款,期待各列強效仿

八國商議賠款總數,只有美國一家站在中國立場考慮問題,堅持公道合理的原則,成了絕對少數。又由於七國已經對美國二度門戶開放政策作出了重大讓步,承認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和行政管理的完整,在這種情況下,各老牌殖民列強決定不再向美國讓步,不放棄借索賠巧取豪奪的機會。5月7日,美國政府接到羅克西爾來自中國的電報:在華外國使團決定通報中國政府,索求的賠款總額約為六千七百五十萬英鎊。這個總額比美國提出的最高限額高出三分之一強。

眼看局面無法挽回,接到這個報告后,海與美國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mMckinley)以及自己的官員緊張商議了三天,設法補救。美國可能說服各國的唯一辦法是身體力行:再度把自己的索款限額大幅壓低到原先的半數,以期待其他國家效法。當時無法具體查清在義和團暴亂中美國公民和解救圍困的美軍的確切損失價值,而只有一個各有關部門和個人的粗略估計數字。大幅削減索賠數額,美國政府可能會有負於自己在華遇難的公民及家屬,因而遭到國會的責難,但是以總統麥金利和國務卿海為首的美國政府決定:寧肯得罪美國國會也要減輕中國庚子賠款總額。

為了給中國留出退路,海重申:美國接受中國賠償將不收定金、分期支付、只收取百分之三的利息;還建議各國在沒有國際擔保的情況下接受中國的債券賠償。

下面是海5月10日的回復:

「這個總額高得離譜。如果別的國家願意效法美國,美國政府願意將自己本來合理的索款額減半。聯合擔保有重大缺陷,但是美國總統將同意聯合擔保,寧願遭到(美國)國會反對,也不願對中國政府提交如此巨大的必須賠償的總額。完全同意羅克西爾先生的關於以商業優勢的補償減低索款總額的建議。」「總統希望羅克西爾建議所有國家都能夠接受中國沒有國際擔保的債券。美國政府將以百分之三的利息、沒有定金,接受中國的賠償。」

三,堅持低利息賠款,爭取減少中國損失

然而在中國進行的關於庚子賠款總額的八國會議上,沒有任何一國打算效仿美國,考慮中國困境而削減索賠數額。按照當時的換算,美國政府提議的索款總額相當於當時兩億中國海關銀兩,而七國之首的英國仍然提議賠款總數為四億中國銀兩,並且利息是百分之四。

在漫長的索賠商議期間,美國為維護中國的利益與七國的談判進行得十分艱難。美國大鬍子國務卿約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