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影音] 《追夢京華――第二二胡協奏曲》演奏:於紅梅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5-10-12 1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二胡演奏:於紅梅
揚琴伴奏:劉月寧
鋼琴伴奏:原丁
協奏:中國交響樂團
指揮:李心草
音樂總監:關乃忠


簡   介:

   
     中國錄音錄像出版總社推出的《追夢京華――第二二胡協奏曲》著名作曲家關乃忠與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於紅梅合作推出的一張精品碟。共收錄4首樂曲,除了《追夢京華》外,還有著名作曲家王建民的《天山風情》、著名作曲家關銘的《西口情韻》、著名作曲家的《雙闕》。其中,《追夢京華》與《西口情韻》均為於紅梅首演首錄於2002年12月。
    於紅梅,榮獲indieawards世界獨立唱片大獎、全國首屆優秀文藝音樂製品一等獎和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她的演奏風格真摯淳樸、細膩感人、充滿激情,對樂曲的內涵有較完善的詮釋和獨到的藝術見解。
     《第二二胡協奏曲――追夢京華》是著名作曲家關乃忠最新力作,是作曲家應中國交響樂團之約為二胡和交響樂隊而寫的一首協奏曲,由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於紅梅首演首錄。
    樂曲全長31分鐘,分為四個樂章,表現了紫禁城四季分明的景緻,表達出作曲家對老北京的那種思念情結。該曲既不是普通的二胡獨奏,也不是民樂合奏,而是二胡與交響樂隊的協奏。樂曲音色優美p曲風華麗p風格新穎,聽罷給人以清新洗鍊、耳目一新之感。
    該曲是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交響音樂的完美搭配。二胡獨奏既借鑒了許多的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如大幅度的跳把位,但也保留了許多二胡的特色如扣弦。總體上,二胡拋棄了以往一些經典作品(如《二泉映月》p《梁祝》、《紅梅隨想曲》)中那些凄美的曲風,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樂曲(如《田園》p《四季》)中的清新優美與華麗。皇家園林般的幽雅,卻又不失傳統中國紫禁城獨特的味道與特點。換句話說,就是京味十足。甚至這股京味感染和帶動了整個交響樂團,使整體的交響樂又圍繞在這股京味中。這並非是簡單的用西方樂器演奏中國音樂,或用中國樂器演奏西方音樂,二胡與交響樂結合得是那麼自然p那麼順理成章、那麼天衣無縫。如此新穎的樂曲風格在以往二胡協奏曲中是不多見的。
    應該說,關乃忠的《追夢京華》是二胡協奏曲的另一突破和高峰,是繼其《第一二胡協奏曲》,王建民的《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后二胡的又一個里程碑。
   如果與《長城隨想》比較,《追夢京華》沒有歷史的包袱。《長城隨想》是感人的,《追夢京華》則是動人的。
   由於曲式工整,以及素材風格統一,使得時長半個多小時的協奏曲聽起來饒富趣味並不覺得冗長。


曲目簡介:320k mp3

1-4《追夢京華――第二二胡協奏曲》
關乃忠作曲 31:12

    【作曲家自述】童年時代的北京給了我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象。綠樹、藍天、金瓦、紅牆。那故宮的威嚴神秘、北海的清秀美麗、琉璃廠的書香氣息、天橋的世俗風情都給我永生難忘的記憶。我多麼的希望在夢中再重溫這一切,可惜我的夢中卻永遠也夢不到它。有人說夢是美的,但是我卻很少有美夢。中國文聯出版社出了一本張中行先生寫的《留夢集》,寫了不少北京的舊事。我是無夢可「留」,我只好自己給自己用音樂編織一個夢吧!這是我想得到的卻又得不到的夢,所以我才給它起了一個「追夢」的名字。不知如今的這一代年輕人能否了解我們這一代人這份對北京的情結呢?

1、第一樂章《鬧春》 8:30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春天這個季節,桃花開了,柳絮飛了,湖水綠了,而我們該用怎樣的心,點染那些芬芳的記憶呢?
     引子的開始也許像是胡琴在定弦,一切都在似乎漫不經心和並不刻意中就開始了。北京春天的小桃紅和迎春花盛開,萬物生機勃勃,在沉寂的嚴冬過後春天似乎有些喧鬧,這不正是生命在又一次的孽生嗎?音樂家的主題採用了一些京韻大鼓的素材,但節奏是12/8的,那旋律遊走在這固定的節奏型中間,別有一番趣味。
     樂曲素材源自京韻大鼓。其中的「鬧」字頗有趣味,本以為「鬧」就是人聲嘈雜的喧鬧,可是作曲家的理解更為深入,更有詩意。他在音樂中把這個「鬧」字解釋為嚴冬過後,萬物復甦p生機勃勃的新生景象。春天的故宮御花園和北海內的桃花p迎春花爭先盛開著,就在這春意盎然間,我們見到了新的生命;就在這春光明媚中,天地萬象都在歡暢雀躍著,彷佛是京城少女青春芳華的形象(作曲家自述是以於紅梅的形象而寫的)。樂曲是如此的漫不經心p並不刻意的開始,卻又將此「喧鬧」描繪得惟妙惟肖。

2、第二樂章《夏夜》 9:50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一盞清茗伴一晚涼夏,一池粉嫩映一空靛藍。就在與荷輕言細語間,惹得溫柔玉香,旖旎雍雅。
    那時北京的夏天是懶洋洋的,春耕已過,秋收未到。入夜後在北海泛舟,穿行在那荷花叢中。雨後荷葉上點點水珠,荷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螢火蟲在四周飛來飛去。
    樂曲素材源自京劇西皮慢板,定弦也是西皮的6-3弦。眾所周知,北京的夏季是炎熱的,而作曲家的音樂偏偏描述的是北京的夏夜。我們可以暢想一下,當夏日的喧華都已沉寂,靜夜裡吹來一陣清清爽爽的風。它不同於白日的那股熾熱,更沒有白日的喧擾,有的是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下,那荷葉散出了淡淡的清香,有著含而不露的婉媚,草叢間熒火蟲瑩瑩飛舞,粒粒晶翠。人們搖動著蒲扇,暑意漸消,靜靜入眠……
夏夜彷佛是如夢般的今昔對比,夢境甜美,而回憶昔日則令人憑添惆悵。

3、第三樂章《金秋》 4:55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錯過花季的宮女,手中輕搖著絹扇,坐在天階銀河之上,與秋天談情說愛。
    金秋是最好的時節,因為它是豐收的象徵,這一點對於北京也不例外。在故宮後面的景山上,火紅的柿子掛遍枝頭,滿園的菊花一片金黃。秋天帶給人們的是收穫的喜悅,就算是寂寞的後宮也能感受到這豐收的金色吧。
    樂曲素材為老北京曲藝單弦,獨奏的二胡似乎在摹仿單弦中伴奏的三弦,也好像是西洋樂曲中的「無窮動」。該樂章不似第一樂章的漫不經心,也不似第二樂章的靜靜安然,而是用較快的節拍在跳躍p舞動。特別是中段說唱風格的中板,特色非常鮮明。繼《長城隨想》以後,久已不見如此酣暢痛快的二胡作品.

4、第四樂章《除夕》 7:57
   「除夕夜,歡語笑聲中。處處飛花穿夜雨,家家刻燭待春風,臘酒正香濃。」冬日裡,最美的是漫天飛雪。無數的白色小精靈,綻出六瓣的凈白,嘻嘻嚷嚷地落入了凡間。它們用冰清玉潔p晶瑩剔透為你我喚起心靈深處的純潔。
    那時北京的冬天比現在冷多了,除夕之夜,大雪紛飛。一家老小圍聚在火爐旁,吃年夜飯,一起守夜。而孩子們更期待午夜的來臨。一聲爆竹劃破夜空,一下子全京城沉浸在歡騰的爆竹的海洋中,新的一年來了。
    樂曲素材為京劇二簧,曲調神似第二樂章。冬天,珠江岸邊的田野還像春天一樣,而北京則已是冰天雪地。但在作曲家的音樂里,卻用除夕之夜那份美好的團聚洗去原本屬於冬的嚴寒。雖然,大雪在紛飛,但團聚的家人,圍聚在火爐旁。小孩子們在一旁嬉戲著,老人們看著這群孩子,彷彿也年輕了起來。這份快樂不僅屬於紫禁城,更多地是屬於街巷裡的百姓們。除夕,辭舊迎新之意。該樂章總結全曲,前半段是凜冽的冬夜,溫暖的團圓,悲喜交錯的複雜心情,而中間經過一個戲劇性的轉折,則是「新的一年又來了」,給人以無窮的希望與聯想。

5、《天山風情》 王建民作曲 10:01
   樂曲採用西域音樂風格和現代作曲手法相結合,天山的如畫美景和風俗情趣,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

6、《西口情韻》 關銘作曲 12:59
    樂曲根據陝北二人台《走西口》的音樂主題和故事情節創作而成。全曲分為:引子、相別、相憶、相思、相逢、尾聲六部分。樂曲描述了一對新人因生活所迫而出走西口的動人故事。

7、《雙闕》 譚盾作曲 7:45
   樂曲運用古樸的樂思和現代作曲手法,時而清遠神秘,時而靈動激越。將二胡與揚琴的配合體現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聽后感覺與著名古箏演奏家王中山演奏的《溟山》曲風很相似。


[music]http://fs31.139.com/0/305/yunyin/sound/2005913171236610.mp3[/music][/c]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43

主題

2293

帖子

49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1
沙發
註冊真難 發表於 2005-10-12 21:17 | 只看該作者
非常喜歡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3
nqk1949 發表於 2005-10-14 23:35 | 只看該作者
二胡演奏如火純青!喜歡聽優美的二胡曲!全曲已下載,饅饅欣賞。謝謝laodai!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128

帖子

26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7
4
天生我才 發表於 2005-10-15 12:06 | 只看該作者
喜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