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強力鑽地核彈」究竟瞄著誰?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5-9-24 2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7月,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批准向美國國防部撥款400萬美元,來進行新型鑽地核彈計劃的可行性研究,這一決議雖然沒有滿足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今年4月24日提出的撥款850萬美元的要求,但也改變了去年11月國會拒絕對這一項目撥款2700萬美元從及暫停「強力鑽地核彈」研究計劃的決議,美國重啟這一備受爭議的核彈研發項目,再一次引起世人關注。

據外電報道,美國國防部欲通過國會恢復對「強力鑽地核彈」項目的撥款計劃日前得以進一步推進。據稱,重啟該計劃旨在增強未來對深藏於地下敵方目標的打擊能力。國外有關專家指出,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鑽地彈與地下防禦技術猶如新的「矛」與「盾」,隨著它們之間攻與防對抗大戰的愈演愈烈,必將推動信息化戰爭向更深層次的地下領域拓展,並會象未來太空、海洋深處以及電磁和網路等戰略新高地拓展一樣,形成新的趨勢。
善匿者隱身地下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軍方展示了現代信息化戰爭的新戰術,即在地面部隊與敵人接觸之前,首先進行大範圍長時間的轟炸,有效地摧毀敵人的基礎設施。但是,就是在這一戰爭期間,美國已經認識到它們沒有好的摧毀地下深處目標的武器。

戰爭過後,很多國家更加重視地下深處掩體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美國軍方就深刻領教了地下防禦設施的威力。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使用了20世紀最先進的偵察監視設備和空中打擊兵器,對科索沃和南斯拉夫進行了狂轟濫炸,但是前南聯盟軍方充分發揮其地下防禦設施的作用,有效地抵禦了北約的持續轟炸,軍力損失並不很大。

特別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當時美軍曾投擲多枚重達2.3噸、號稱「掩體破碎機」的GBU-28型常規鑽地炸彈,轟炸原南聯盟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納機場的地下機庫。但是戰爭結束后,人們才知道,地下機庫里的米格-21型戰機並未遭受毀壞。美國軍方在後來的一次調查研究中得出結論,美軍武器庫中現有的武器難以對付日益增多的深藏於山下或地下隧道中的潛在打擊目標。

善攻者掘地九重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今年4月27日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說,根據他們的情報,當今世界有70多個國家都制定了計劃來修建地下軍事戰略設施,這些國家都有先進的挖掘設備,「能夠在一天之內在岩層下挖掘出一個面積為籃球場大小的空間」。因此,拉姆斯菲爾德強調了研製這一武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他曾說,「我們應當要求在2006和2007兩個財政年度獲得撥款以完成這一研究。」

美國決定開展強力鑽地核彈的計劃,還有一個原因,這就是支持研製強力鑽地核彈的人所宣稱的,這種核彈是「可以使用的核彈」。由於世界人民的反對,目前國際上武器庫中的核彈都是起威懾作用的,當權者一般還沒有膽量決定使用這些武器。但是,支持研製強力鑽地核彈的人認為,強力鑽地核彈與這些常規核彈不同,是「可以使用的核彈」,即它們是在地下深處爆炸,因此地面以及大氣都不會受到放射性污染。但是這一說法遭到了反對強力鑽地核彈計劃的人的指責。專家指出,即使是小型核彈,也得在70米深處爆炸才能防止地面或大氣受到放射性污染,而強力鑽地核彈設計指標是在30米到100米地下深處爆炸,並非安全範圍。

新聞背景

B61鑽地核彈研發歷史

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美國就有人鼓吹研製大當量的鑽地核武器,但遭到了卡特、里根和老布希三位總統的拒絕。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柯林頓上台執政,才開始了這一計劃。

B61-11核彈是B61家族的一員,它是在B61-7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B61家族則是用來替代美國的B53核彈而研製的。B53核彈具有900萬噸當量,在1962年開始裝備部隊,一直服役到1987年。B61-7的當量範圍很大,從幾萬噸到34萬噸不等。1968年開始生產,在1985年開始投入使用,據說美國總共貯存了750枚這種核彈。

美國最早在1995年7月制定了B61-11的研製計劃,1996年11月20日,美國進行了由巨型轟炸機B1B投放B61-11核彈的試驗,獲得了成功。

美國鑽地彈瞄著誰?

美國花大氣力研製強力鑽地核彈,它的主要目標是哪些國家呢?

目標一:朝鮮

人們注意到,美國軍事專家並不避諱地表示,鑽地核彈項目最直接的潛在目標就是朝鮮。朝鮮地形多山,長期以來修築了非常完備的地下工事。許多地下指揮系統頂部都是幾十米厚的花崗岩掩體。如果美軍對朝鮮進行空襲,類似鐵路樞紐、港口等目標,都可以用常規武器進行有效打擊,但核設施、指揮中心、導彈發射基地等堅固的深層地下目標,是常規手段無法摧毀的。人們可以斷言,美國在決定研製強力鑽地核彈時,他們的心目中一定想到了朝鮮的地下軍事設施。

目標二:伊朗

美國的另一個目標可能是伊朗。伊朗為了防止外國對對伊朗地下核設施發動攻擊,已經開始在位於本國中部的濃縮鈾的中心城市伊斯法罕進行挖掘地道的工作,以此增強核設施的安全性。據外界媒體透露,伊朗地下核設施位於地表以下23米,佔地10萬平方米。今年3月,伊朗官方承認了地下核設施的存在,但是表示是被美國和以色列逼迫而進行修建的。當前,伊朗核問題又成為國際問題的焦點,人們很難否認,這些核設施有朝一日會成為美國的目標。

目標三:俄羅斯

前蘇聯修建了很多地下軍事設施,它們遍及俄羅斯各地,大多數是絕密的,不為外人所知。但是從被俄羅斯對外公開的「825GTS設施」,人們可以一見俄羅斯地下軍事設施的端倪。有媒體報道,「825GTS設施」位於克里米亞半島南部的海港城市巴拉克拉瓦的地下,曾是前蘇聯潛艇的秘密藏身之處。這裡有一個地下軍事工事,可以抵擋住10萬噸級的核武器的直接打擊。厚厚的大門絕對密封,一旦受到核襲擊,3000人可以在裡面躲藏3年之久。美國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其軍事專家從未忘記藏在地下深處的俄羅斯軍事設施。

鑽地武器主要類型

目前世界一些軍事強國為適應信息化戰爭的特點,都在不遺餘力地研究攻擊地下目標的新式武器,這期間各類鑽地彈應運而生。

所謂鑽地彈,是一種攜帶有鑽地彈頭(又稱侵徹戰鬥部)專門用於攻擊機場跑道、地面加固目標尤其是地下設施的特種彈藥。應該說,鑽地彈的產生與發展,經歷了一個與防護工程長期鬥爭相互推進的過程。20世紀60年代初,美軍為了研製出一種能夠鑽入地下摧毀前蘇聯洲際導彈發射井的彈藥,開始了鑽地彈的研究。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與發展,截至目前已經研製和正在研製的鑽地彈已達十餘種類型數十個型號,其中比較典型的有:

GBU-28鑽地彈:這是一種於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研製、專門用於襲擊伊拉克位於深層地下指揮中心的常規鑽地彈,可鑽透6米厚的鋼筋水泥工事和30米厚的普通地面。

JDAM鑽地彈:是一種由美國空、海軍聯合研製、具有高準確度、全天候、自主式制導能力的鑽地彈。1997年開始批量生產,可由轟炸機或戰鬥機從高、中、低空投放,用以攻擊各類地(海)面目標。

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攻擊範圍大,專門用於攻擊加固目標和深層地下目標的鑽地彈。該彈具有極高的動能,對於沙地的最大侵徹深度可達40米,對於水泥的最大侵徹深度可達11米,特別適合打擊地下指揮中心等地下堅固目標。

B61-11鑽地核彈:這種彈當量可調,是一種戰術與戰略型核武器,最大破壞範圍可達到地下數十米至百米。

1

主題

409

帖子

8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2

積分
83
沙發
冬雨夜 發表於 2005-9-27 14:11 | 只看該作者
大家都沒地方躲,就只有打到底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