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遊樂場(2004年4月回國后的大開眼界)

[複製鏈接]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希望 發表於 2005-8-24 0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緒言

這篇小說是我原創,描述我自2004年4月回國后在求職、工作、休閑時的所見所聞,內容包括經歷的幾次很有創意的騙局和結識的一些有趣的人物。寫作過程中我力求敘述簡潔易懂,同時增強娛樂性,給大家在工作生活學習之餘,增添一點來自不同視角的樂趣。篇中不同的人群事物就好似遊樂場里不同的遊藝項目,一個個嘗試體驗過來別有一番樂趣。

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有幾個方面:

1,跟英國的朋友們和長輩們已經分別1年多了,很多不確定的問題已見分曉,正好寫篇自己的經歷,向大家彙報1年多的情況,並聽取大家的建議和指教。

2,很多國內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也很關心我,我把這篇小說獻給他們,願給他們帶來樂趣,同時希望結交更多朋友。

3,這篇小說也是我的自我總結,該是理理頭緒的時候了!經過這篇小說的醞釀、寫作和網上發表,一定可以收穫一些智者建設性、創造性的回復,而這正是我進一步成長的源泉。期待站得高、看得遠的先行者們智慧的光芒。

在寫這篇小說以前,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人生歷程,交大畢業后工作了一段時間,然後在瑞士日內瓦讀的工商管理,之後去英國利物浦念計算機理學碩士。家裡沒有高幹,也不算先富起來的一批人,99年一個愣小子拿了讀一年書的學費和半年的生活費就糊裡糊塗上了去歐洲的飛機。前3年體會的是人生的不易、打工的辛苦,后兩年找到了換一種活法的樂趣和追求理想、實現理想的成就感。比較深刻的感受是社會的大學堂和學校的系統教育缺一不可,兩者都讓我受益匪淺!

去年4月回國后沒急著找工作,整整休整了兩個月發現天越來越熱了,才開始認認真真看51job、發簡歷。面試過3家公司,一家是全球著名銀行H***(注 1E),因為工資水平無法接受所以選擇放棄;另一家是浦東張江的IT公司,一個英國海龜面試了我的口語能力,在英國做銷售顧問的口語鍛煉著實起到了作用,該公司成為我的備選方案之一,不過薪水條件也形同雞肋;最後在一家浦西的IT公司找到了最好的感覺,遂最終決定選擇這家浦西公司,哪知自己一腳踏進了一場周密計劃的,目標幾千萬的騙局!不過生活的刺激豐富正是她精彩的地方,我――來了!

第一章,遭遇騙子公司

M***** (明*,注2E)曾經坐落在長寧區**廣場(注2E)13層,為了保護一些當初的同事不受打擾或影響,我將不在網上公開該公司名稱。今天那裡早已換了其他公司,但去年我頂著烈日去面試的時候裡面卻是另一番光景。不大的reception room邊上坐了一排面試者,男男女女好不熱鬧,接待小姐手裡捧著一堆各式表格忙碌地叫著名字和應聘職位。我可以說,這是我見過的最熱鬧的面試會!

在面試以前,我仔細瀏覽了一遍這家公司的網站,網頁製作相當精美,公司文化介紹中的HONESTY、HUMILITY和RELIABILITY讓我對這家公司肅然起敬,公司客戶長長的兩條,我來羅列一下:

Aetna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ANZ Bank
AT&T
Australian Unity
British Telecom
Capital One
Entergy
Ernst & Young
Exxon Mobil
Hitachi
Hydro-Electric Corporation
NCR
NeST Technologies
NIIT
Serene Industries
Singapore Airlines
Smith Corona
TXU
Union Carbide
Walgreens

公司總部好像在美國,另外在澳大利亞和新加坡有分部,上海的分公司好像剛剛設立,在各大網站大發廣告各種職位的人都招。我當時想,或許這是我的機會吧!

那天是接近中午報到的,在會議室先坐了15分鐘,然後接待小姐把我帶進他們的培訓室,開始做測試。

培訓室大約二三十個平方,放了24台顯示器,6台主機,每台主機連接4台顯示器,顯然這樣的格局只能上上網、做做辦公室自動化,別想開發什麼嚴肅些的東西。我做了半小時的性格測試和1小時的英語筆試。性格測試的結果是守衛者的性格,看看別人都是科學家、藝術家的性格,我有點頭皮發麻,他們人事經理不會派我去看倉庫吧?做到英語測試的時候已經有幾個應聘者陸陸續續放棄了。最後還要寫一篇文章,加上午飯沒吃,又累又餓,寫得我頭昏眼花的。做題期間不時隔著厚玻璃聽見隔壁辦公室里行政MM們的笑聲,看來公司內部文化寬鬆地出奇,同時MM數量巨大,對我來說或許是件好事。

作完題,又在大會議室和其他堅持作完題的應聘者一起等了半小時,我被喊進一間小會議室,一位聲音甜美的中年女士和一位身材窈窕的妙齡MM面試我,妙齡MM叫小C,面試我英語口語,成為同事之後才知道是謝菲爾德大學法律系研究生,在公司做法務。她應該對我的英格蘭西北口音親切備至,畢竟兩地相去不遠。中年女士說話很圓滑得體,問了我一些有關工作經驗和對自己應聘的崗位的看法,最後讓我再去大會議室繼續等候。

又等了近半個小時,終於見到了他們的最高負責人――John。這是一個中年華人男性,英語說得比中文好,外貌文質彬彬、英俊瀟洒。他先問了幾個針對我的問題,然後開始介紹這個公司,總部在美國的跨國諮詢公司,剛剛登陸上海,需要大批優秀員工云云,公司客戶都是500強,要求高等等,可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我餓得手腳冰冷、顫顫悠悠,心不在焉。最後終於說到點子上,開始計算工資和討論具體工作。我直到當時才知道John希望我成為他的二把手,半年後他將去新加坡負責公司上市的工作,到時候上海的具體工作就由我來實施和管理,而收入和我的業績掛鉤。那時我暗自慶幸找到了一個相當不錯的起點,直到最後似錦繁華煙消雲散的一刻,回想當初的林林總總還歷歷在目,不勝感慨!

進入公司第一天,熟悉了所有的同事,發現該公司的初創階段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人事、IT、法務負責人各1,財務2人,我和1南非白人負責業務和培訓,John什麼都管,另外還有一幫實習生。

第二天基本吃透了公司現階段的業務,同時我也產生了一大堆疑問,之後隨著對公司了解的深入,我終於越來越發現事態的嚴重性。

照理說IT公司的業務因該是IT產品和服務,但是該公司實際成立了1年多,從未做過任何業務,也沒有海外總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業務來往和記錄。John的解釋是公司針對大客戶,要求嚴格,所以需要大量招募可造之才進行培訓以後方可涉及具體業務。這下子就進入問題的關節點了!

公司計劃在接下來的2年內大量招收本科生,每年計劃完成100~200人,然後對他們進行企業內部的有償培訓。培訓過程是在上海完成培訓總量的1/3,然後去新加坡完成另1/3的培訓,最後去澳大利亞某大學完成最後的1/3培訓,並獲得該校的MBA文憑。

公司聲稱學習培訓中成績優異的可被公司派往美國總部或留澳州工作,每月工資將達到5000美金左右,學習成績一般的被派回中國,工資為8000人民幣以上。但是且慢!要是平均分在85分以下,公司有權同該實習生解除合同,也就是解僱。

要知道,在英國一般平均分70分就是榮譽畢業了,我們那屆本系3個專業50多人,只有1個拿到榮譽畢業,是個黑人老大哥,有10多個Fail掉了,其中包括1個深圳MM,1個台灣MM。據說在英國拿70分的難度堪於在義大利拿90分,難道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打分體系是向義大利看齊的?可它們的名字分明就刻在白金漢宮廣場的石柱上嘛!而且老一代母校畢業的能人現在很多都在澳洲執教,如果85分隨便給給,他們會不會不適應啊?如果平均85分是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天才兒童,那公司把解聘線定在85分是何居心?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條,實習生需要付出25萬至35萬不等的學費!而實習期間工資只有每月1000至1500元人民幣。一個可怕的念頭在我頭腦中形成了,我希望我的猜測是錯誤的,但是之後2星期的深入了解反覆證明了我的猜測,這是一個騙局!

讓我們來看看誘餌:1,國際大公司的工作經驗2,去美國澳洲工作的機會。3,賺取高薪!4,就算你成績很差,差到公司實在沒辦法信任你、派活給你,差到公司發現當初招你進來是一個錯誤,只能辭退你,你還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澳洲MBA文憑,花的錢也基本等於讀一個MBA的錢,值吧!5,最後公司會暗示你,我們給你辦的簽證是實習簽證,比上課的時間長半年,也就是說你讀完了之後即使成績不好,公司不要你了,你還可以繼續合法打上半年的工,爽吧!(不過要另外付10 萬元押金以防滯留不歸)

我還是那個詞――且慢!

經過我的調查,公司在北美根本沒有什麼總公司,所在地應該是一片草坪!他們不會每天搭帳篷辦公吧?在澳大利亞的公司永遠是一個說Pacific English的老頭接電話,最後證明該老頭是John親愛的爸爸,而公司地址是他溫暖的小家。

所以這絕對不是什麼國際大公司,這種工作經驗最好不要隨便往簡歷上寫,至於美國澳洲的工作機會。。。。。。難道想去馬里蘭割草或者給老John作家政服務?這還高薪?

再來說說學位,有人說海龜最風光的時代是90年代,最合適卡位的是2000年左右。現在大家都憑本事吃飯,有腦的食腦,有關係的吃關係,有錢的玩兒錢,連本列強護照都沒有,也沒有工作經驗,想憑一張外國三流大學的文憑招搖撞騙,在很多人事經理眼中等同於考不進大學還堂而皇之騙吃騙喝之舉,荒唐之極。如果師從芙蓉姐姐(注3),倒不失成功潛質。

這張25萬的文憑頒發自澳洲某排行最低的大學,而35萬的文憑頒發自澳洲某中檔偏遠大學,據說去一次悉尼或堪培拉要經歷千山萬水、沙漠戈壁,長途車上顛簸幾天幾夜,向朝聖一樣向偉大的首都進發。有道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個大學兼讀書行路於一體,35萬買的就是這種創意!當然,如果你自己去讀這個學校,你會發現怎麼也用不了那麼多錢。

就算是拿到文憑,會發現因為不是留學簽證,不是全日制學習,甚至因為前1/3的課程在上海公司內部完成,而本公司又沒有開課教學的資質,所以連國家三令五申不承認的聯合辦學都不如,所以也拿不到留學生證明,文憑國家自然也不承認,進而找工作受阻,享受國家針對留學生的福利和政策免談,買車免稅泡湯,外地戶口留滬沒戲。。。。。。

可是那些可憐的實習生都不知道。他們還抱著至少可以拿個文憑的想法,而我在任職期間又不好向他們說明。他們中有外地人,的的確確希望以留學生的身份回來獲得大城市戶口,有很聰明很有潛質的小孩,甚至有一個喜愛中國的瑞典小男孩,如果他知道一群中國人騙了他,也同時騙自己的同胞、同鄉,他會怎麼想?他們都是剛走出大學校門的花季少年,他們愛玩、有夢想、憧憬著未來,只是沒有工作經驗,太單純。有些人的父母用了幾乎半生的積蓄來支持子女的未來,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惜在林子里走錯了路,遇上了魔鬼。

我在那段時間的工作一大半都是培訓,鍛煉他們的英語口語、做考題,教他們二次開發,探討IT趨勢和學習方法,講解普通的編程要素,很快我就和他們建立起了友誼和信任。我實在不忍心啊!
There is a sky, illuminating us, Someone is out there, that we truly trust, There is a rainbow, for you and me, A beautiful sunrise, eternally.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沙發
 樓主| 有希望 發表於 2005-8-24 02:06 | 只看該作者
我記得剛進公司的時候,John之所以決定以後讓我來接手他的位子,一方面是覺得我的資歷比較合適,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很明確地在我的簡歷信仰欄上填基督教,他說他也是基督徒,我們是主內弟兄,他能比較信任我一點,不怕我哪天把公司的錢一捲走人。

這點或許不錯,我在瑞士和英國的老闆也很信任我,比較大額的現金解款兌付一般都安排我去,可能是因為我長得比較高,不太容易被搶,或者像同學同事們說穿著像黑手黨,眼神比較凶?反正大家都比較信任我的。

在和John之後的合作過程中,我逐漸發現這個人相當地兩面派,行事作風根本不像一般基督徒的真誠坦率。當我在充分了解了公司的問題並和他開誠布公地討論公司的未來時,他不是裝傻就是拿上帝做擋箭牌。

在一次晚上我和他的的工作總結會議中

我問:公司是賣自己開發的軟體,還是做市場和服務,賣別人成熟的軟體,靠服務賺錢?

他答:我們一向是自己開發,賣產品,我們不是聯邦軟體專賣店。

我問:那為什麼所有的實習生都只培訓MBA?如果是搞開發,以我們的規模和中國分公司的定位應該找大量的大專生加少數有經驗的SA/SD/PM,甚至連PM現階段都未必需要讀什麼MBA。如果是以外包為主,只要具體的崗位負責人英語達標就行了。

他答:我們是全新的運作模式,你說的是印度人的模式(很不屑的眼神),他們把人分成步兵、炮兵、工兵、騎兵,而我們的員工個個都是綠色貝雷帽(特種兵)。這是我們和澳大利亞政府合作開發的最新模式。

我大驚道:這樣在中國開設分公司,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就沒有了,只剩下開發本地市場的價值,我們不是做外包的嗎?如果做本地市場我們或許缺乏最重要的武器――關係,這樣拿不到大單子,只能拚命壓縮成本,而且風險徒增。同時我們準備花多少錢養綠色貝雷帽,這種精通編程、熟悉市場、掌握客戶、手持高學歷的人?

他滿不在乎地答:你聽說過。net嗎?現在編程很容易的,C#拖一拖拉一拉軟體就好了。。。。。。

那時我已經聽不下去了,腦海中想像我自己口吐白沫、癱倒在地的景象。

我整理了一下情緒,很鄭重地說:其實我們之間沒什麼好瞞的,你有什麼想法直說好了。有什麼問題或者難關我們商量一下怎麼克服,畢竟我也要對得起你的信任和我的工錢。

他居然說上帝會幫他克服困難。我那時認定這個人不可能合作下去了,如果上帝會幫他騙人的話,這個世界早就完了,因為那時我手裡已經有充分的證據來證明我的猜想。

法務小姐小C和我也談起過她的疑問,因為他和實習生簽的合同不是標準的合同,對有些比較老實的實習生,他會把合同的條款略微增減修改一下。

合同一般是先付總額的一半,等去澳大利亞的時候付另一半,但是實習生在加入公司后三個月內算試用期,試用期內一個月辭職可以退還全額的80%,每過試用期一個月少退20%左右,過了三個月試用期就不能退了。

但是合同修改過的結果是只要過了一個月,就1分錢都別想退了。這樣的合同居然還有人簽!

而財務小姐是這裡面幹得最長的,據她說過去John曾希望辦留學中介,但是缺乏資質。然後又辦成培訓班的形式,但也因缺乏資質而告吹,最終想出了公司內部培訓的「妙計」。據說公司原來的員工最高學歷也就是大專,他是為了符合有關部門的資質要求而請了兩個海龜研究生又添置了不少電腦培訓器材和伺服器。

至於搞人事的中年阿姨甚至說,她很清楚這個公司是怎麼回事,但是每個人挖第一桶金都是通過非法的或者是灰色的方法,這個論點讓我差點絕倒,難道要逼我也去違法嗎?等我搞清楚公司每月發給她那點可憐巴巴的工資時,我簡直迷茫到極點。是什麼能讓人麻木不仁到這個地步?能為微不足道的一點點收益出賣良知,甚至不惜甘冒因共謀犯罪而受審坐牢的風險。

如果該項目按照John的計劃貫徹實施,每月10~20人參加培訓,兩年後就是平均約360人交費,如果按當前的比例約3/4選擇25萬的計劃,約1/4選擇35萬的計劃,那麼公司總「營業額」將達到近1億元人民幣;即使只完成計劃的最低指標(每月10人),兩年後都有6600萬的毛利;哪怕再攔腰一刀,也有3000萬以上。

我有兩個做留學中介生意做得春風得意的朋友(都在內地,上海飽和了),按照他們的說法,以John的運作方式,他的純利潤有可能達到「營業額」的40%到60%左右,因為3個教學階段中,上海階段是很廉價的,把上海的房租/市場運作/人事支出全包括進去了;而新加坡階段就等於是旁聽生,和我們合作的新加坡的大學不需要出學歷學位證書,不用控制質量,你來10個旁聽和來100個旁聽是一回事,就是大家賺錢而以;最後的澳大利亞階段要多出些錢,但都是沒有生源甚至奄奄一息的大學,稍微多給些錢打發打發而已。所以John至少可以在兩年內收穫1000萬以上,甚至達到5000萬以上!

但是按照這種運作方式,如果「學成歸國」的學員發現受騙上當,聯名上訴,那麼基本上是一告一個準,而這個階段正好是大約兩年以後!同時John可以把大部分的罪責嫁禍到我身上,因為他那時候是常駐新加坡的,而我才是具體的中國大區負責人。到時候幾千萬的賠款我哪裡消化得了?

同時即使John兌現他許諾的所有各類獎金,我的收益也只有他自己純利潤的1%,而留學中介界的普遍提成是總收益的10%,可見我碰上了一個黑心而又機關重重的對手了。

我在反覆規勸無效,再三思考之下,決定趁早和該公司脫離干係。哪知他在我最後收拾自己辦公桌的文件,準備撤退的時候企圖突然襲擊,搶奪我的聘用合同,同時拒絕支付我在公司工作期間應得的工資。

當時幸虧我敏捷性和體形上都勝他一籌,不然我的合同不保。他一看全武行也不是我對手,就聲稱要找保安制服我,我馬上打110鎮住了他,然後從容整理完物品在10分鐘后悠閑離去。事後據公司前台小姐說,在我離開后10分鐘左右,還真有110上去拜訪他了,可惜我等不及了,不能給他們倒茶了。

回家相當仔細地考慮和計劃了一下,決定正式宣戰,目標――消滅那個公司!
There is a sky, illuminating us, Someone is out there, that we truly trust, There is a rainbow, for you and me, A beautiful sunrise, eternall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3
 樓主| 有希望 發表於 2005-8-25 00:02 | 只看該作者
做出與John正面衝撞,並以最終中止其公司業務的決定,其實是一個極為遺憾的抉擇。冤家宜解不宜結,多個朋友多條路,只是John的做法實在是把人逼上火線,推上戰場。

1,最放不開當初朝夕相處的實習生,明知道人家往火坑裡跳,而且還知道他們拿我當老師、當朋友,滿懷憧憬地問我關於未來的問題,我於心不忍啊!

2,有些同事在公司里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一旦發生問題也是首當其衝的責任對象,只是還沒嚴肅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3,任由其發展下去,不知有多少人會上當受騙,他們都是我的同胞,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樣的上海人,他們也都是和我一樣的年輕人,對未來滿懷期待。我相當清楚地發現,很多實習生家境並不富裕,家長望子成龍,竭半生之積蓄,只求子女有個好出路。

4,做老闆做到連知根知底的高級員工的工資都賴賬,可見此人鼠目寸光、貪小失大,毫無個人魅力而言。這樣的人,我不搞他,別人也會搞他,還不如我先給他上一課,說不定還能救他。再說,他既然賴賬,我對付他也就不存在什麼「反水」、「吃裡扒外」的說法了。

6,為他默哀3分鐘,然後開始寫檢舉信。

我父親看我埋頭大寫檢舉信,坐在沙發上笑嘻嘻地提醒我說,你知道你對付的人是什麼底細嗎?你知道現在買個殺手跺你一隻手多少錢嗎?他如果惱羞成怒真的找人對付你,你有什麼對策?

說實話,我只是大體上知道John的父親是移民到澳大利亞的香港人,而John應該是ABC(澳洲第二代),他老婆是新加坡人。從營業執照上看,John沒有太大的財力。他的厲害之處是玩弄法律遊戲,鑽法律空子。當然,如果他真的鋌而走險要以武力解決問題,那我也不怕,不然我在英國和瑞士也沒法混了。

02 年剛到英國入學報到時,我找到了一份做銷售的工作。在保證業績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豐厚的獎金。很幸運的是,我幹了3個月就成為Top Sales,同時根據我對國內投資市場的判斷,決定投資置業,在上海的父母於02年底向房產開發商交納首期。由於當時我在國內沒有公積金,父母在我反覆勸說之下也無論如何不願意冒險使用商業貸款,所以,以我的計算,只有在相當努力工作的情況下通過打工付房款。那時我的工作積極性無與倫比,每個月的提成自然也不錯,就因此得罪了一小群英國本地員工,他們或許覺得我搶了他們生意吧!

那時我所在的分公司3個分部有二三十個普通員工和近十個經理,包括我在內有2個中國人,2個印度人,其它都是英國人和愛爾蘭人,平時大家相處還是很融洽的。與英國人交往久了就會欣賞那種禮貌親切的交流方式,不管在公司里還是酒吧里、和經理還是同事MM,比較要好的同事之間還是可以敞開心扉說話的。但是那時有兩三個比較令人討厭的傢伙,屬於能讓人想到「歧視」一詞的那種。

他們開始屢次暗中威脅恐嚇我,目的很簡單,要把這個「搶了他們生意」的中國人趕走。不過武力威脅我是不怕的,不才在國內就是打架老手(絕對不是高手)。

瑞士留學期間在麥當勞打工,同事里有不少曾經相當厲害的角色,包括幾個泰米爾人,五大三粗的經常報告誰誰的親戚被斯里蘭卡政府軍打死了,誰誰背著炸藥包犧牲了,最猛的一個同事的哥哥開了一卡車的炸藥轟掉一幢樓。相比之下,英國的小流氓實在不算什麼。

他們威嚇起不了作用,動手占不了便宜,最後狗急跳牆,甚至栽贓陷害我,被我找了一群香港朋友聯名告他們種族歧視和說謊栽贓,最後為首的那個被調往某偏僻地區,兩個跟班再也不敢造次了。

這裡捎帶解釋一下一般正規英國公司的有關政策。如果發現員工種族歧視、參與恐怖主義活動或者在公司內部吸毒,公司可以立即無條件解除與該員工的聘用合同。但是有時缺乏證據,或者害怕員工打官司製造麻煩和事端,或者是害怕工會,就會把員工派到一個遠得很尷尬的地方,又不是足夠遠到公司必須依條例給該員工提供住房補貼,但是每天上班又很遠、很不方便,而且有時也是從效益好的地方換到效益極差的地方或部門,甚至將經理降級為普通員工。這樣公司想處理的員工一般就自己辭職了。當然也有特例,我的一個頂頭上司因為在公司廁所吸大麻(英國吸大麻合法)被調離降職,但就是死活不肯辭職,一直熬著。那時經濟不景氣啊,工作不好找。

一個敢深夜獨自在利物浦的L7到處亂走的人,是不會怕一個只會欺負弱小的跳梁澳大利亞華裔小丑的。但是我也不會使用非法手段。

我在遞交檢舉信之前,先把法務小C找出來吃了頓飯。

當時我考慮小C是公司的法務,身居要職,掌握一手資料,獲得她的支持對我來說很重要;同時如果出了問題背黑鍋的話,她到時候責任也不小;而且我們都是英國研究生畢業的,比較有共同語言,不至於為了這樣的公司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我在辭職前後曾經試圖向其他職員暗示問題的嚴峻性,很多人的反應是工作不好找,希望做到出事的那天再說。也的確,我自己也面試過一些應聘者,資薪要求最低的有華東政法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只要求1000元/月的。按照那位本科生的說法:「工作不好找,與其繼續作面霸(注4),不如踏踏實實幹起來,積累工作經驗。」如果說就業很容易,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選擇作該公司的實習生。

在我把小C約出來,並將所掌握到的情況和證據向小C敘述清楚之後,小C很爽快地說「不幹了,回老家!」,當時我懇求她幫助我,共同消滅那家公司。她居然很爽快地答應了。

我讓她稍微緩幾天辭職,畢竟我需要內線繼續我的策反工作。小C效率也實在很高,在神經緊張的John監視之下,不用2天,就把所有的實習生髮動起來了,一星期內,南非帥哥同事也被發展過來了。

我們在公司大樓對面的KFC開了幾次作戰會議,制定了鬥爭策略和明細分工。

1,小C起草具體的法律文書,為實習生討回學費。

2,我負責跑各個工商和執法機構。

3,南非帥哥向該公司在海外的合作機構了解情況並向他們報告該公司誤導欺騙實習生,並會因此引起這些海外學校名譽受損的情況。

4,所有實習生髮動家長和社會關係尋求一切有可能的幫助。

接下來的日子,是我難以忘懷的激動歲月,我們冒著烈日跑了區和市法院、仲裁、區政 / Fu和勞動局,我自己跑了公安局、經濟偵查辦公室、工商局、教育局。發現事情相當不好辦。

區公安局的一位負責該類問題的同志幾次接待了我,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大叔,相當尊重海龜。當見了我面,驗明正身後,大為誇獎了一番,說了很久類似「學好文化知識,回國報效祖國啊!」之類的勉勵之語,搞得我相當不好意思地答「國家政策好哇!」什麼的。

寒暄過後,進入正題。可惜的是我把John誤導欺騙實習生的各個環節和整個流程介紹了2遍,大叔還是比較比較困惑,可能是我的表達能力有限吧!最後大叔只能說我手裡的這幾個實習生的涉案金額還太低,不便立案偵查,最好有個幾千萬的。而且具體危害還未造成,也是個問題。

我看大叔一個人值班挺悶的,就東拉西扯多聊了會兒,閑談間我談到我計劃向澳大利亞領事館商務部報告此事,大叔大驚!說我不懂政治,這樣會影響國家形象。我只能苦笑道,如果我是外國公民可以報告嗎?大叔義正詞嚴道,只要你是中國人就不許你報告,你要不是了再說!

嘗試了公安,再找教育局。希望教育局「規範」John以培訓的名義非法招生的問題。可是一開始找的幾個部門都說John是公司,不是學校,教育局不管,最後終於找到一個部門明確表示John的授課不被國家承認,但是他們不是執法和工商部門,所以不管。

找到工商后更逗了,遞完檢舉信后,我們在該公司里「留守」的一個內線同事神秘兮兮地打電話給我說,工商的人拿著我的檢舉信去找John了。到底是同事幫著 John晃點我,亂我的陣腳呢?還是。。。。。。我已經無所謂了,檢舉信都發過了,以後這個公司出天大的事也不關我事了,知情也都報了。我也不怕John 打擊報復。

而工商最後給我們的答覆是,該公司的培訓屬於內部培訓,受不受國家承認無所謂,他們管不了。

小C帶著我們一幫人跑了法院和仲裁,找了法律援助,最後得出結論――先儘可能給實習生們要回盡量多的錢。之後小C又帶著實習生和John一次次談判,爭取為所有的實習生先要回了80%的所交費用。

由於我、小C和幾個本地實習生的家都比較偏,把幾個人的家作為地圖上的點連接起來的話幾乎可以覆蓋上海了。我們就以一個杭州實習生在市中心租的房間做根據地。

那是一間帶廚衛和閣樓的房間,位於一幢解放前建的別墅之中,估計是原別墅的客堂間。由於老式別墅客堂間的頂很高,所以主人搭了個閣樓,還分隔出了一間只有一扇小窗的小間,並利用原來的後花園搭了廚房和浴室。

所有這些加起來租1800一月,而杭州男孩的實習生工資在試用期只有1000一月。他是個爽朗結實的男孩,朝氣蓬勃的,比我有朝氣!當他搞清楚他被騙的事實后,嚷嚷著要打斷John一條腿,我連勸他千萬別打,至少等到大家錢都要回來了再說。他每次回杭州,我都怕他去請打手。John這傢伙害了一個好孩子啊!

以杭州男孩的家為基地,我們白天冒著酷暑甚至大雨跑各部門、去公司與John談判,晚上連夜商量對策、寫狀子、整理證據。有時寫累了就無邊無際地扯扯其他話題。聊聊英國的往事,身邊的趣聞。

回國后經常遇到令人失望的人和事,但是一轉眼又會碰到讓我極為欽佩欣賞的人,小C就是其中之一。

小C 來自某著名中型城市,一個生活優裕的家庭。當我在英國為了還房款和順利畢業,一周七天沒日沒夜地工作學習時(那是真正的沒日沒夜,一禮拜3天上課4天半上班,傍晚趕在廉價超市關門前以衝刺速度趕去買菜,遇到銷售業績不好的月份晚上覺分兩頭睡,中間0點到早上4點去餐館打工,背書做Project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她經常和朋友們開車去市中心聚餐、泡吧、K歌到凌晨。一樣的忙碌,不一樣的生活。在上海工作的第一天,她買了一套相當於半個月工資的套裝,好像還不是她所有套裝里最好的。但是她一點沒有富家千斤小姐嬌滴滴的作派,為人十分仗義,又相當隨和。為了幫助實習生討回學費,有2晚寫材料寫到早上4點才睡。John為了分化打擊我們,在一番死不認賬后突然結清了欠小C的工資,目的不言自明。可是小C拿到工資以後還是很賣力地為實習生們爭取利益,毫無全身而退的意思。

當時,我因為裝修房屋款項大大超過預算,又沒拿到John的工資,手頭資金極其緊張,有幾次在餐廳的消費都是小C埋單,甚至於一次為了給我省錢,她是坐我的28寸永久牌回家的。現在小C回故鄉了,我想請回她都沒有機會。有些人在你患難的時候出現,柳暗花明的時候消失。

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之下,John終於開始支持不住了!
There is a sky, illuminating us, Someone is out there, that we truly trust, There is a rainbow, for you and me, A beautiful sunrise, eternall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0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2
4
spchat 發表於 2005-8-25 09:27 | 只看該作者
下文呢?寫得不錯,go 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5
 樓主| 有希望 發表於 2005-8-25 22:16 | 只看該作者
由於John作為外資公司,不能直接僱用招聘到的員工,所以必須和有相關資質的本土人事服務公司簽約,以人事服務公司派遣本地員工的形式雇傭員工。當我們把具體情況向人事服務公司說明之後,服務公司立即中止了同John的合同。這一擊相對最為致命!因為John的經營方式早就引起了幾家本地人事服務公司的懷疑,事前已經有一家和他終止合同了,現在更是滿城風雨。

在我們的群策群力之下,John終於決定歸還所有實習生80%的學費和付清我的工資,那時我們計劃在拿到80%的學費以後,繼續通過訴訟要回餘下的20%,並開始聯絡媒體,進行曝光。

但是當實習生真正討回80%的學費以後,也沒一個有興緻再花多得多的努力,去討回剩下的那一小筆錢。實習生們回老家的回老家,在上海的也開始忙著找工作了。

而小C也不想繼續留在上海了,既然她會從英國回來,那上海與家鄉比較,也沒太多好留戀的了。她走以前無限感慨這個光華奪目而又貧富懸殊的城市,很同情一些家境不富裕的上海女孩每天面對著巨大的衝擊而成長,因自身條件所限而絕望,因絕望而現實,因現實而迷失,因迷失而墮落。雖然這些只是極少一部份人,但足以讓人偶爾大倒胃口。我也認同這一點,或許上海是精彩刺激的遊樂場,打拚、投資或投機的好地方,見證大贏家和大輸家的歷史舞台,至於生活嘛,見仁見智了。

當時John也發現形勢對他相當不利了,決定撤退(現在看來是暫避)。他先用威逼利誘、相互遏制的方法穩住沒有堅決辭職的員工;一邊暗地聯繫二手設備商,以便出售公司內各類相對貴重的設備;同時赴南昌等內地城市「考察商機」。

當時留在公司內的員工都勸我暫時別動John,因為John許諾會將欠繳的三金給他們補上,而我一方面對那些員工的天真失望之極,另一方面確定他的敗退,也不可能繼續害人了,最後自己也開始在新的工作崗位忙碌了,所以該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幾個月後,當我好奇地再一次光顧那扇曾經熱鬧非凡的大門,發現裡面一片死寂,只留下雜亂堆放的廢物。當時我也聯繫了一下老同事們,據說沒有堅決從速辭職的那幾位同事又給他幹了兩三個月,非但三金最後還是沒有繳成,而且連最後兩個月的工資都被賴賬。而幾個實習生處境倒還可以,有一個還進了世界知名CPU生產商 I****(注5E)。
這幾天聽說騙子公司「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John的騙局又開始死灰復燃,但願我小說的前幾個篇章能碰巧幫到幾個看過我文章的人,按以前某個主內姐妹的說法,「在天堂上積累金幣」。

離開騙子公司后考慮過加盟我大學同學在浙江的英語培訓基地,但最後還是選擇在一家上海民營地產發展公司就職。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個人經濟積累不夠,周轉比較緊張,老同學的培訓基地設在當地黨校,可謂風水寶地。開業兩年,規模不大,營業額不小,可是最後到手利潤比較微薄,還需要進一步開拓市場,提升能力,同時存在一些很難克服的困難。該項目前景是有的,但是短期內不能指望多少收益,遠期風險也是有的。所以手頭緊張的我只能儘可能地為他出謀劃策,但是挑不起他的擔子。

而那家地產公司在基本面上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該公司很早就開發了高檔住宅區和別墅群,幾年前以X億吃下H*(注6E)集團的一塊地,開發了一個大型購物娛樂中心,公司老總很有風險意識,在樓市熱得不能再熱的時候出售了該中心2/3的商鋪給上海本地的小業主,獲利X*2億。以後還可以靠出租另外的1/3樓盤和物業管理痛痛快快地賺租金和管理費。我對他們的風險意識、出售時機和經營理念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公司的幾位老總經歷過人,可謂人傑。過去都是X級幹部,現在持有YY和ZZ護照(注7E),做事幹練,氣概不凡!

公司主要的招商經理兩人,一位是前知名國資零售公司經理,當時負責針對本地客戶招商,能與他一起工作我感到極其榮幸。從他身上了解到該領域的操作特點、經營思路和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及操作手段,使我獲益匪淺。另一個就是不才我自己,主要面對海外客商,同時兼一些不太花時間的內部管理和外部聯絡工作。另有售樓小姐售樓先生近10人,售樓負責人多人,工程施工負責人多人,工程隊若干。

公司老總還是挺器重我的,這一點我對老總感激涕零。他因為絕大多數時間在香港,所以把他的秘書派給我負責協調打理內務工作。在對外參加展會、與外資客商談判的過程中還派售樓組的銷售冠軍小J小姐給我助陣。而且這兩位MM都十分聰慧得力,特別是售樓組的小J。她曾創下半年內提成9萬的紀錄,而他們同事當時有近半數只能拿基本工資,老總為獎勵她還特地為她訂了香港自由行和五星級酒店。那是一個一點沒有驕氣或傲氣的女孩,說話很誠懇、很有條理、很有說服力。因為長相有點像某手機廣告的女主角,我忍不住問了她一堆關於國內手機入網套餐的問題,她不厭其煩地詳細介紹了幾種她用過的優惠套餐,最後結果是我趕緊去開了個套餐賬戶。人才啊!

但是當初因為一開始就沒好好商量薪酬,以後又談不攏這個問題,所以一直比較思變。畢竟工作的目的是掙錢啊!那樣的一份工資我和所有英國回來的朋友們說一次,就被他們罵一次,說我史無前例地破壞了行業價格。當時我認真思考了國內的形勢、該行業的走向和我在其中的位置。決定繼續找工,外加開始移民進程(後來沒想到都來得那麼快)。

按說當時的崗位還是不錯的,前景看上去也可以,老闆其他都好商量,就是談到錢比較僵,而且總體而言和我的發展方向不符。不久又同時收到著名軟體公司 M********和某外資銀行B(注8E)的offer,遂決定跳槽。最後還是選擇了B,一直干到今天,因為M更適合在國內打持久戰,而B初期收益較確定。

本以為生活中的波折可以告一段落,能夠平心靜氣波瀾不驚一段時間,哪知一個初冬的夜晚如常獨自去乘地鐵,居然能有幸遭遇所謂的「上海灘第一騙局」!
There is a sky, illuminating us, Someone is out there, that we truly trust, There is a rainbow, for you and me, A beautiful sunrise, eternall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