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苦旅文化」淺論

[複製鏈接]

334

主題

1917

帖子

73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inkkapok 發表於 2005-8-18 0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胡孟祥



  「苦旅文化」這一命題,形成於20世紀末。在這之前,筆者曾拜讀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在產生共鳴之際,也引發了深深的反思。尤其是結合自己近20多年來進行文化活動、遍訪名家的親身經歷,逐步萌生了「苦旅文化」這一觀念。但「苦旅文化」這一命題的真正確認,是在進入21世紀的第一春,筆者開始沿京杭大運河踏著徐霞客的足跡自江陰北行的一次遠征。

  徐霞客作為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耗盡了畢生的精力,經過艱苦卓絕的實地考察,寫出了堪稱不朽之作的《徐霞客遊記》。奇人徐霞客數百年來一直被後人仰慕,他那「生平只負雲山夢,一步能空天下山」的豪情壯志與獻身精神,已成為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所爭相效仿的楷模。

  「苦旅文化」自古有之。拿中國最古老的《詩經》而論,它是怎樣結集成書的呢?據秦漢史料記載,《詩經》作品的來源(主要指《詩經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5-8-19 01:52 | 只看該作者
生活本身總是含有深刻的哲理.

優秀人文文化最本質的特性是之一就是對善和美的追求, 越是經歷了苦旅, 文化的積澱越是豐厚,越能體現人們對於善和美的境界的嚮往,便越具有價值,越能發揮它的功能與作用。


謝謝pinkkapok, 以後多多來這裡噢.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4

主題

1917

帖子

73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9
3
 樓主| pinkkapok 發表於 2005-8-19 02:55 | 只看該作者
嗬嗬,要的要的,我現在是閑人一個,想到那裡走到哪裡,喜歡你這個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9: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