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為什麼對朱成虎大發雷霆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8-11 0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有三條有關使用核武的新聞,加上7月7日發生在倫敦地鐵的恐怖襲擊,使人們沒有理由不問問,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

第一條關於使用核武的新聞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在7月4日的講話中表示, 如果中國和美國因台灣問題開戰,中方準備對美國使用核武器,相互摧毀數百座城市。朱將軍在由官方組織的外籍記者聚會上說,「如果美國人把導彈和制導武器對準中國領域的目標地區,我認為我們將不得不以核武器作出回應」。他進一步解釋說, 中國對「領域」的定義包括軍艦和飛機。雖然朱將軍明確表示這只是他個人的觀點,不代表官方政策,但是,他的講話仍然在國際上掀起軒然大波。

第二條有關核武的新聞是7月18日美國《世界網路日報》抖出的驚人消息,「基地」組織制定了「美國廣島」襲擊計劃,將利用早已私運到美國的核彈,向美國幾個大城市發動核戰爭,重現當年美國原子彈襲擊廣島的慘狀。計劃要襲擊的城市都是美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包括紐約、邁阿密、洛杉磯、費城、芝加哥、舊金山、拉斯維加斯、波士頓和華盛頓。確定了可能的襲擊時間為8月6日,模仿60年前美國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目標是殺死400萬美國人,其中包括200萬兒童。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看來又是一次狼來了的喊叫。

其三是7月19日,俄羅斯新聞網援引美國福克斯新聞電視台報道稱,美國國會鷹派著名人物、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領導人之一的共和黨人托姆•塔克雷多日前公開宣稱,如果美國遭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和極端分子的核恐怖襲擊,美國將採取相應措施對伊斯蘭聖地麥加和其他伊斯蘭宗教聖城實施報復性打擊。

三條新聞中的第二和第三條在輿論界未能引起什麼反響,這是因為第一條新聞產生的轟動效應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其實,后兩條新聞並非不重要,尤其是第二條關於「基地」組織制定的「美國廣島」襲擊計劃,由於太聳人聽聞,有點兒又喊狼來了的味道,反而,被人當成八卦,並未引起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人們之所以沒把托姆•塔克雷關於美國對伊斯蘭聖地麥加和其他伊斯蘭宗教聖城實施報復性打擊的言論當回事,是因為美國會議員們經常信口開河,至於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美國對外政策的改變,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因而,他的言論也未引起伊斯蘭世界的強烈反彈。

針對朱成虎將軍的言論,美國國會眾議院7月20日以口頭表決的方式通過一項修正案,要求中國政府立即否定朱成武的言論。該修正案的發起人,來自科羅拉多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坦克雷多在當天的大會辯論中說:「這項修正案表達了國會的立場,要求北京共產黨政府對朱將軍的言論予以否定,並且解除他的職務。我還要求中國政府重申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並且明確宣布放棄以武力對付台灣。」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資深民主黨議員蘭托斯也要求中國領導人迅速對朱將軍的言論予以否定,撤銷其職務。但是,中國政府至今沒有公開對朱成虎提出批評。

朱將軍講話的直接誘因是6月30號被布希總統提名出任空軍參謀長的邁克.莫塞雷在美國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為他的任命舉行的證會上發表的言論。他在回答來自南達科他州的共和議員約翰蘇恩的提問時說:「我們親眼看到中國軍事實力的提高,這實讓我們很擔心。它列在我工作名單的首位,我要提高軍隊對這個國家實施遠程打擊的能力。」 莫塞雷的講話很明顯地將中國當成假想敵,表示出對中國有很強的敵意,並有挑釁的意味。但是,我們注意到,中國人大常委會對莫塞雷將軍的挑釁言論迄今尚未做出任何反應。為什麼美國國會對朱將軍講話的反映那麼強烈呢?

美國是個超級核大國,但美國沒有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的核武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和美國相比,為什麼中國就必須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呢?這是當今國際關係中的強權政治所決定的。美國等大國擁有核武器,小國就不允許有,你要想搞,我就制止,就制裁,你要不聽,就打你沒商量。打伊拉克就是打的這一冠冕堂皇的旗號。中國現在擁有核武器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中國的核武政策可能出現任何一點變化都會牽動美國的神經。這就是為什麼朱成武將軍的講話會激起如此巨大反響,美國國會議員如此大發雷霆的原因。

現在的世界格局,是一個多極政治的時代。自從蘇聯解體以來,美國力圖倚仗自己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建立以美國為主的單極政治格局,但是遇到諸多挑戰。中國的崛起不僅是對美國政治意圖的挑戰,也給正在形成的新的力量均勢帶來諸多變數。因此,現在的世界是處在一個極其不安全的時期。冷戰時期的兩極政治格局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力量均勢,尤其是美蘇雙方的核武器所產生的核威懾力量,使任何一方都不敢任意輕舉妄動。所以,在劍拔弩張的冷戰時期,世界反倒是相對安全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當時曾說,到時候「我們會懷念冷戰時代的」,就是這個意思。

冷戰結束后,兩極政治的世界格局突然被打破,形成許多權力真空,這為大國乘機攫取更多權力提供了機會。世界政治格局處於一種暫時的多級政治時代的變化過程之中。在這一過程中,美國力圖以其現有的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優勢引導世界向以美國為首的單極世界格局轉化,而其他力量處於上升時期的大國和地區對美國的戰略意圖則心存疑慮和戒備,甚至公開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政治,譬如,日益走向一體化的歐盟,野心勃勃意欲恢復政治軍事大國地位的日本,經濟持續發展有著巨大潛力的中國和印度,等等等等,致使當今的國際政治格局依然撲朔迷離。

近代歷史上,大國的衰落和崛起是世界最不安全的時期,因為這涉及到權力轉移的問題。在這個變化著的權力轉移過程中,中國的崛起可能意味著美國的衰落,這是美國新保守主義領袖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遏制中國崛起,圍堵中國就成為他們制定政策的一項戰略考慮。在中美關係中,台灣問題仍然是美國 鉗制中國的一張牌。美國目前不願看到因中國統一台灣而改變亞太地區的政治軍事平衡,擾亂其全球戰略意圖。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朝野對朱成虎將軍講話暴跳如雷,國會作出的如此強烈反應也應在意料之中。

朱成虎將軍的講話無疑是中國軍方強硬派發出的一個信號,外界如此認為,是和中國政府長期以來的決策機制有關。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制定是高度集中的。前總理周恩來總是說,外事無小事,講的就是中國政府在對外問題上的一貫態度。因此,在對外政策問題上,中國政府官員都是非常謹慎的。鑒於中國在對外政策上的這一特點,外界對朱成虎將軍的講話必然會解讀成中國政府在核武問題上的政策要發生變化。但是,在沸沸揚揚的一片爭論之後,最近,中國外交部前任發言人,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又以外交部門的口吻強調中國外交將長期堅持「韜光養晦」的方針。吳建民講話的意圖首先是要打消美國的疑慮,避免和美國產生正面衝突。另一方面,這說明中國政府的決策機制已經不是過去那種最高領袖說了算的體制,各個部門都會對決策發表意見。當然,在重大原則問題上,還是不會逾越黨的一元化領導的界限。

不可否認,讓朱將軍發表如此敏感講話,肯定是經過高層授意。而托姆•塔克雷關於美國將採取相應措施對伊斯蘭聖地麥加和其他伊斯蘭宗教聖城實施報復性打擊的言論,則更多代表他自己及一部分強硬派議員的意志,在美國政府對外政策制定過程中,實際上影響極小,相反,還會給政府找麻煩。正是因為中美兩國決策體制不同,朱將軍的話無疑是中國政府在對美國進行試探。當然,後果也是預料之中的。

選擇朱將軍這樣級別的人講這種敏感的話是一種外交技巧。選擇級別較低的政府官員釋放改變政策的信號可以給最高決策者留有餘地。效果好,咱順勢把政策就改了過來;效果不好,把責任推給下層官員。這不,吳建民現在開始打圓場了。 儘管中國無意刺激美國,中美兩國在全球反恐戰爭中暫時妥協,但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經濟發展對美國的直接影響是爭奪能源和其他資源。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中美兩國追求經濟發展的要求是無限的,其結果必然是兩國在爭奪資源問題上產生衝突。中國要在軍事上實現突破,以保證其在資源爭奪過程中處於有利地位,您說,美國能不著急上火嗎?這是美國大發雷霆的深層原因。

朱將軍講話這件事,說明中國政府決策機制有了很大進步,也說明中國政府中聚集了不少人才,時不時有些新的舉措,如邀請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給陳水扁政府造成被動,使處於僵局的兩岸局勢出現新的進展。中國政府在決策機構中引進新的人才,使用新的思維,制定新的符合國家民族利益的政策是中國和平崛起的關鍵。運用智慧,中國在發展崛起過程中盡量避免與大國的衝突,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人民的幸事。

3

主題

336

帖子

7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77
沙發
xiaoming1970 發表於 2005-8-11 06:44 | 只看該作者
想崛起而不與現有勢力發生衝突,可能嗎?世界就那麼大,中國影響力大了,別人自然少了,想雙贏都不可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3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11 08:05 | 只看該作者
在這個貼子里,我為王老師在「海外作家」版做了新文公告: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s ... 1088190#post1088190

關於海外作家版發貼,請見這個說明。謝謝。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thread213466.html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20: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