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能源危機】吞噬金屬石油的巨龍---美國通過提高油價來增加我們的硬通貨支出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5-7-22 0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能源危機】吞噬金屬石油的巨龍  


--------------------------------------------------------------------------------

長期以來,分析師對於中國經濟的看法無法達成一致。但是現在不容置疑的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正在放緩,產能利用率在下降,國內利潤率正受到侵蝕。長期以來,對中國經濟是否放緩的乏味冗長爭論源於兩個誤解。


第一個問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國官方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上,這是決定性的。官方數據顯示,2003、2004以及今年頭幾個月,中國經濟以9%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的統計系統過於依賴上報而不注重取樣,這一缺點肯定會在長時期內使數據出現系統性偏差――在經濟周期的底部誇大增長而在頂部低估增長。換言之,官方數據使經濟周期變得平坦了,而實際起伏要劇烈得多。

這一遲到的認識在過去幾年裡讓投資銀行家、跨國公司和獨立研究機構紛紛試圖建立自己的「實際經濟活動」指數,這些指數衡量各種數據,從船運貨物流量到電力消耗到飛行里程等不一而足,目的是要找到更加真實的增長指標。但真要把它做好代價太高。不過,大部分GDP增長指標表明,經濟擴張在2003年達到了11%或12%的最高點,而今年實際跌落至9.5%。明年的增長率更可能在8%。

定義中國經濟周期的第二個問題,是大部分人指望經濟會出現相當統一的減速,因此有了「軟」或「硬」著陸的傳言。但國家對信貸分配和工業項目批准的干預程度,以及國有銀行系統不允許市場對資本定價的事實,都可能加劇不同經濟部門間的細微周期差異。

當一輪(往往是迅猛的)投資熱潮開始時,大量新產能的建設在一個又一個經濟部門發生,這取決於人們認為下一個大機遇在哪個行業,而非取決於市場。經過了投資周期高峰后,產能過剩意味著這些行業將一個接一個倒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

一年多前,倒下的第一張骨牌是汽車業。許多車型的銷售增速下滑,數月里就從三位數跌到負數,比自由落體還快。然後是鋼鐵業,在不到一年時間裡,中國就從一個巨量凈進口國迅速轉變成凈出口國。過去9個月里,全球乙烯(塑料的一種基本成分)的價格跌去一半,原因是今年中國產能擴大了35%,並可能在今後幾年裡翻番。很快就會輪到煉銅了,中國目前年銅產能為250萬噸,另有250萬噸正在建設。還有其它等等、等等。

後面還有大量多米諾骨牌要倒下。儘管中國的年度固定投資增幅已從2003年的28%峰值,回落到2005年預期的15%,但目前投資增長的基礎與四年前周期開始時相比已有巨大增幅。想想目前仍在投向不鏽鋼行業的資金規模吧。中國在2004年底的產能是250萬噸,準備上馬的項目將在5年裡把這一數字擴大到1000萬噸。

在全球化經濟中,中國是產能過剩之王,是過度生產之帝。鑒於目前的減速,股票分析師們正相當明智地調低一些受到中國市場影響的公司股價。但在一個領域,他們可能已經不知所措。

對幾乎所有向中國出口的廠商來說,倒掉的多米諾骨牌是壞消息,但有一類企業可能除外,那就是近些年在中國大發了一筆橫財的採礦業。中國的產能過剩或許能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運行,但卻不能在沒有礦石進口的情況下運行。

目前,中國當地的產出還不能滿足下游企業對鐵礦石、鋅、鉛、鎳和銅的需求。儲量的消耗正迅速惡化中國的錫出口狀況。一個缺乏礦產和能源的國家,在礦物加工這樣一個能源密集型產業上,出現龐大的產能過剩,這讓人懷疑它是否有理智的經濟頭腦。

縱觀全球,到處都是短缺的報告,從採礦設備到炸藥等都有,因為各大宗商品公司都在竭盡全力餵養一條靠金屬和石油為生的巨龍。在中國的消耗下,大多數礦物庫存都達到或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礦物大宗商品價格在過去35年裡下跌了大約四分之三,現在中國對產能過剩的嗜好可能會讓礦主有了重新定價的理由。因此,那些為中國服務的大宗商品跨國公司的股價只有預期收益的7到10倍,就顯得奇怪了,這是80年代末以來採礦業最低的預期市盈率。



*****************************************


當年,美國通過壓低油價來減少蘇聯的硬通貨收入;

現在,美國通過提高油價來增加我們的硬通貨支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