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郎閑話205 - 《劍門蜀道》

[複製鏈接]

1713

主題

1714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12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閑話205  -  《劍門蜀道》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秋遊故鄉散記》05
20231014 周六 晴陽 16 - 2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劍閣縣隸屬於廣元市,位於廣元北邊,相距約50公里。
劍閣素有「川北門戶、蜀道咽喉」之稱,它山高崖險,山脊尖削,河谷深切,相對高差達800米以上。從先秦及三國時代,蜀民們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架梁,修造棧道,稱為「劍門蜀道」。棧道平時用於通車走人,運輸貨物,促進了西南邊鄙與中原的物質貿易。戰時,利用棧道,快速運兵出川,如同神兵天降,可予以敵人突然襲擊。而劍門險峻,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歷來是兵家重地,有重兵把守,扼住蜀道咽喉,雖兵精馬壯也難以飛越,徒然望而興嘆也。
劍閣是蜀北要塞,蜀漢時張飛挑燈戰馬超、諸葛亮計殺張郃,都發生於此,也是諸葛亮六次伐魏的必經通道。特別是在劍門關,姜維率蜀漢弱旅,憑著天險阻擊北魏大將鍾會十萬大軍。對峙數月,固如金湯,魏軍寸步難進,徒嘆奈何。現今還有姜維城、姜維墓、姜維祠、鍾會故壘、鄧艾父子墓、明月峽、葭萌關、天雄關、摩天嶺、孔明碑等三國遺址遺迹上百處。
據說當姜維鍾會對峙劍門之時,另一魏軍大將鄧艾,趁蜀軍不備,夜走陰平,攀越鳥飛絕壁,穿過原始森林,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一路急行,突然出現在成都。此時成都空虛無有兵卒,雖有蜀中大臣慷慨悲歌以身赴死,秉承大義扺抗魏軍,但卻是明知無用而為之,於事絲毫無補,可嘆。鄧艾率魏軍進入成都,後主阿斗投降,蜀漢滅亡。
姜維聞此畺耗,心神俱震。但他有勇有謀,並沒有慌亂,也沒有放棄。諸葛亮將蜀漢託付於他,他感戴其知遇之恩,誓言效忠劉氏皇室,欲施展回天之力,重興蜀漢。經過策劃,以利益相誘,他與昔日仇敵鍾會握手言和,共同回兵成都,欲挾持後主,割據稱雄。不料機密泄露,反被鄧艾藉機擒殺,竹籃打水一場空,蜀漢終滅,真乃時也運也,命也。
1979年,我所在醫院組織過一次劍閣踏青春遊。當時還是土石路,沒有硬化,塵土飛揚,也很狹窄,崎嶇不平,彎道極多,乘坐在大巴上,好象盡在轉彎抹角。到了劍門關,此處兩山銳峰夾一窄道,斷崖峭壁,峰巒似劍,直入雲霄,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此處修有石門關卡,數百年來雄峙凜然,門上題字「劍門雄關「,銀鉤鐵划,龍飛鳳舞。
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從關下往關上看去,頗見巍峨險峻天險一般,不由生出銅牆鐵壁之概嘆。兩峰向左右逶迤而展延伸遠處,沿著山徑漫步,怪石嶙峋,藤蔓刺荊,牽衣扯褲,很不好走。站在路上轉角處下望,只見懸崖峭壁,崢嶸崔嵬,立陡立陡,刀劈斧砍,深達數百丈,在山體上,隱約可見石梯和棧(鳥)道等人文遺迹。有多處瀑布從崖上飛流而下,激出水霧,幻化為彩虹。七溝八谷內,雲遮霧繞,看不見底,望之心驚膽顫。漫山遍野,珙桐、水青樹、連香樹、劍閣柏等,林木森森,千姿百態,鬱鬱蔥蔥。據說還有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出沒。站在崖上,不禁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竟造出如此山勢,威武雄壯,令世人千百年來心神震撼敬畏讚頌不已。
一關淵停岳峙,隔絕南北。劍門關前,面北是秦嶺大山,崇山峻岭,連綿不絕,寒風凜冽,少有行人,而面南是川北盆地,嘉陵流水,丘陵起伏,春意盎然,洋溢生氣。兩者對比鮮明,孰優孰劣,一目了然。難怪此地名酒,要冠名為「劍南春」了。
一一一一
於今,相隔40多年,再訪劍閣。如今劍閣的交通有極大改善,公路硬化拓寬,與鐵路互補,蛛網密布,火車汽車車水馬龍,往來頻繁。
劍閣縣城處於大山深處,嘉陵江邊。嘉陵江起於秦嶺,由無數條小溪小河匯流形成,經過劍閣縣城時,還是一條幾十米寬的河道,水波不興,全然沒有下游廣元那麼上百米寬的浩蕩大河景象。
劍閣縣城雖也有高樓大廈,但低矮房舍占多數,地盤也不大,看來經濟並不發達。這裡以前是窮山惡水,現今產出有限,似乎全靠劍門關旅遊而存生。老祖宗遺留下來的雄關,自然可以大做文章。走在街上,觸目儘是飯館客棧遊覽車拉客的喊叫聲,都儘力勸導遊客去劍門關一游。
時近中午,於是找了一家飯館品嘗劍門豆腐宴。劍門做豆腐,都是人工用石磨推、拐磨磨,磨出的豆渣少,點出的豆腐不僅量多,而且柔滑水嫩。
近年來,劍門豆腐已經形成了系列菜系,據說總共有一百多道菜品。由店主推薦,我們點了雪花豆腐、爛肉豆腐、神仙豆腐、熊掌豆腐、劍門豆腐乾等,有燒的有蒸的有燉的有涼拌的有滷製的,口感不錯,不禁大快朵頤。
據說,2008年5月汶川地震,對景區曾造成嚴重破壞。地震后,劍閣縣整合籌集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突出「關、道、人」,完成了規劃、拆亂、修關等工程,再次成為國家4A級景區。
駕車來到關上,於地震后新建的關樓雄屹關門,默默地見證著今昔變遷。站在觀景台上,看腳下霧海翻騰,峽谷中雲煙縹緲,如詩如畫,望群峰蛟龍戲水,於滄海若隱若現,瑰麗迷人。然而,雖然懸崖峭壁依舊,瀑布虹彩仍在,而且還修建了絕壁廊、一線天、鳥道、仙女廊、玻璃棧道觀景台,以及重新鐫鑿的眾多名人詩詞碑刻,但卻反而沒有了從前那種高山仰止驚心動魄之感了。
巴郞自忖,或許是自己幾十年來江湖奔波,櫛風沐雨,曾經滄海難為水,故而再看劍門不足奇吧?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  記於  20231109

mmexport1703410472237.jpg (278.63 KB, 下載次數: 6)

mmexport1703410472237.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