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提后3: 1-17>

[複製鏈接]

3305

主題

3325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8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3-12-8 06: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后3: 1-17】【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在提摩太後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特別提醒提摩太,也是提醒今日的我們,他說:【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你該知道」,就是要提摩太該認識到有關末世的危險與對付的方法。這「末世」,並非指將來的世代,而是指從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祂再來之間的時代,也就是我們現在正處於的世代。「危險」含有若不注意,便會遭受其危害。「危險的日子」,指這段日子人心險惡、充滿罪惡、墮落敗壞,而且這種情形會越來越加劇。今天有許多人到教會只想聽正面、積極的信息,卻不愛聽負面、消極的信息,但聖經在此警戒我們,「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此末世的危險是每一個信徒都該知道的。接著保羅就論到在末世危險的日子中,人性的種種敗壞:【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這裡講到的罪惡和人性的敗壞,不但發生在世人中間,就是在教會中也有這一類事情發生,因為世界的敗壞影響到教會。所以今日教會已漸漸失去見證的能力,不是影響社會而是受社會的影響,這就是末世教會的光景,令人感嘆。「專顧自己」,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切都是為著滿足自己。「貪愛錢財」,就是為追求滿足自己的物質享受,而貪愛錢財。「自誇」,就是喜歡誇耀自己。「狂傲」,是驕傲到瘋狂的地步,不但向人驕傲,還向神驕傲,以自己為神,這些人最後的結局是跟魔鬼在一起。「謗讟」,就是傲慢的人看不起別人,流露於言語上,即為謗讟。「違背父母」,就是不孝敬父母,不服從父母的管教,甚至忤逆自己的生身父母。「忘恩負義」,就是不記念任何人的恩情。「心不聖潔」,不僅心中存有污穢的邪念,還包括不追求過聖潔的生活。

「無親情」,就是對親人冷漠無情。「不解怨」,就是不饒恕人,還相恨報復。「好說讒言」,就是好說為陷害人或挑撥離間的誹謗話。「不能自約」,就是放蕩不羈,不能約束自己。「性情凶暴」,指行事為人像野獸一般,粗暴殘忍。「不愛良善」,不只是不愛,且是恨惡良善,把良善當作仇敵。而良善就是神自己(太19:17),所以恨惡良善,就是恨惡屬於神的事物。「賣主賣友」,就是為了一己的利益把別人出賣,甚至在信仰上也不例外,正如猶大把耶穌出賣了一樣。「任意妄為」,就是想作什麼就去作,不管別人死活。「自高自大」,就是被自欺矇蔽,看不見自己的真相。「愛宴樂」,就是喜愛肉體的享受,放縱肉體的情慾。而「愛宴樂」的結果,就是「不愛神」。末世魔鬼利用物質上的享受、肉體情慾感覺上的愉快,攔阻人愛神,這是信徒應該時刻警惕的。「有敬虔的外貌」,就是外表虔誠,卻是虛有其表,「卻背了敬虔的實意」,甚至相背。保羅提醒提摩太,對那些有敬虔外貌卻背了敬虔實意的人,「你要躲開」,因為這些人比不信的人更加可怕。他們不但會絆倒普通的信徒,甚至連傳道人也會被絆倒。由此也可知,在末世的時候,假師傅虛假的程度不是很膚淺的假,乃是高度的假,因此傳道人必須有分辨的能力,務必要「躲開」這等人。而這份末世的罪惡清單,證明現在已經是末世了。

【那偷進人家、牢籠無知婦女的,正是這等人。這些婦女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慾引誘,常常學習,終久不能明白真道。】「那偷進人家、牢籠無知婦女的,正是這等人」,就是那些「有敬虔的外貌」的人。他們偷偷地潛入人的家中,專門尋找那些「無知婦女」,手段是施小惠以「牢籠」人心,使對方失去思考的能力,甘心被人操縱。「無知的婦女」,不單是在屬靈事上沒有判別力,也是因為她們本身給罪惡留下地步,所以保羅說:「這些婦女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慾引誘」。她們雖然「常常學習」,但學的卻不是聖經,所以「終久不能明白真道」。今天有許多人雖然常常參加各種聚會,在網上東看西看,卻不肯好好讀經,所以很容易被各種異端教導和似是而非的道理欺騙。【從前雅尼和佯庇怎樣敵擋摩西,這等人也怎樣敵擋真道。他們的心地壞了,在真道上是可廢棄的。然而他們不能再這樣敵擋;因為他們的愚昧必在眾人面前顯露出來,像那二人一樣。】「雅尼和佯庇」,在舊約聖經中並未提到這二人,據猶太人傳說,他們是法老王手下抵擋摩西的術士(出7:11),代表「敵擋真道」的人。舊約聖經雖然未提到這二人,但提摩太一定很熟悉那些傳說。「這等人也怎樣敵擋真道」,「這等人」是指假師傅,以前「雅尼和佯庇」怎樣敵擋摩西,現在這些假師傅也照樣敵擋神的真道。以前「雅尼和佯庇」怎樣幫助法老,心裡剛硬不肯順服神,同樣今天的假師傅也是被魔鬼利用,叫人不肯信服真道,因為  「他們的心地壞了,在真道上是可廢棄的」。假師傅的心地已經壞了,所以在主的道上是可廢棄了。而敵擋真道人的結局是,「他們不能再這樣敵擋,因為他們的愚昧,必在眾人面前顯露出來」。那些假師傅可以暫時叫一些無知的信徒受騙,但他們必定在眾人面前顯露出來。「像那二人一樣」,是指像「雅尼和佯庇」。他們只不過是暫時敵擋摩西,行了兩三樣法術,但後來神所降的災禍卻臨到他們自己身上。同樣那些假師傅所說的話,雖然會叫一些無知的信徒信以為真,但不久他們就會被證明是虛假的,因為虛假的事是必定會敗露的。

【但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但從這一切苦難中,主都把我救出來了。】這裡「但你」,是特意指出提摩太和假師傅的不一樣,因他已服從了保羅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這「教訓」,就是保羅按真理而有的教導。「品行」,指保羅的言行,亦即他的的生活方式。「志向」,指保羅追求的方向和目標。「信心」,指保羅對神的信靠。「寬容」,指他包容人的愚拙、剛愎、蠻橫和忘恩負義。「愛心」,指他對人的憐愛。「忍耐」,指他忍受一切而不動搖。保羅不但以真理來教訓人,而他也遵行自己所教訓的。言行不一的傳道人,不會受人尊敬。「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位於加拉太省境內的三座小城,提摩太就出身於路司得(徒16:1-2)。「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指保羅和巴拿巴第一次遊行佈道時所受的逼迫,也就是使徒行傳十三,十四章所記載的。保羅所以提起過去的事,是要證明神實在是拯救他的神,因為如果在那一切苦難中,主沒有把他救出來,保羅就不能夠這樣傳福音了。「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何等」表示其程度之嚴重,「但從這一切苦難中,主都把我救出來了」,不但證明主的慈愛和大能,也證明保羅是主的僕人。主是信實的,既然祂允許保羅在祂的旨意中經歷難處,就會在「這一切苦難中」搭救他。

【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只是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不但如此」,指不但是「我」個人,「凡立志在基督耶穌里敬虔度日的」,「敬虔度日」,指存敬畏神的心生活行事。這樣度日的人,一定會受到逼迫。所以每一個「立志在基督耶穌里敬虔度日的」人,都要預備「受逼迫」,因為【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沒有例外。所以每一個真信徒都要預備和保羅一樣面對逼迫,但【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10),【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羅8:17)「只是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只是」說明在這個世代,「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會「越久越惡」。而那些假師傅「欺哄人,也被人欺哄」,表示這些人一面是犯罪加害於人,一面也要受到罪惡的報應。【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但你」,表示屬神的人應當與那些作惡、欺哄人的人完全不同。「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保羅並不是說提摩太忘記了他以前所學的,乃是在這裡繼續勉勵他,要提摩太更堅定地持守已經學習、確信的聖經真理和教訓。「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包括提摩太的母親、外祖母和保羅,這些人的生命見證,使提摩太能確信自己所學的真道。「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提摩太從小就受外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尼基的教導,得以相信並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人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的第一個功用,就是叫我們有得救的智慧,它將神在基督里的救法,和人因信得救的途徑,啟示給我們,使我們曉得蒙恩的路,明白得救的方法。聖經的第二個功用,就是對已經得救的人,可以借著多讀聖經、明白聖經,就會使我們有屬靈的眼光和智慧,叫我們知道基督是得救的路,也叫我們知道什麼是滅亡的路,什麼是神聖潔的教訓,什麼是異端錯誤的教訓。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譯: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聖經都是神默示的」,表示全部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聖經每一卷每一句都是神所默示的。「默示」,就是神將祂的心意傳給人,祂的靈作用在寫聖經的人身上,他們所寫的就是神的話。因此聖經不是出於人意,而是神的靈所啟示的,人在聖靈的感動下,寫下從神來的話。「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也是肯定聖經的無誤與權威,因此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教訓」,指從正面教導人,使人認識神和神的心意。「督責」,指憑著聖經的真理作為標準來責備人,這樣就能叫人的心受感動,且能因聖靈的工作自己審判自己。「使人歸正」,就是使人回到神的正道上。「教導人學義」,就是教導人學習公義。「都是有益的」,這是指聖經對以上所說的事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完全」,指靈里的完全及在真理上被裝備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指聖經是信徒行事為人的必要裝備,使人能行出「各樣的善事」,就是行神眼中看為善的事。然而只有屬神的人才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不是屬神的人,是不能用聖經作為行善根據的,因為他還沒有神的生命。但屬神的人,就應當以聖經的教訓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信徒惡事固然不該行,就是善事也應該以聖經為根據,因為聖經是信徒一切生活行事的標準,和最高的準則。今天福音的廣傳、教會的復興、信徒生命的長進、對異端邪說的抵制,都要靠聖經的根基!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恭敬虔誠的,把全本聖經讀了再讀,把神的話豐豐富富藏在心裡,這樣就能使我們這些「屬神的人得以完全」,在末世危險艱難的日子裡,可以預備好,行神眼中看為善的事!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