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國安懸紅百萬通緝升級 澳總理或取消訪中;荒謬!首例「侮辱國歌」罪成;PMI連跌4個月 2、中國一半省份月薪低於2000元 網民吐槽

[複製鏈接]

1876

主題

197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7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IreneLambert878 於 2023-7-6 08:36 編輯



國安懸紅百萬通緝升級 澳總理或取消訪中;荒謬!首例「侮辱國歌」罪成;PMI連跌4個月

2023年7月5日    作者:鄭欣

國安懸紅通緝事件發酵 澳總理或取消訪中
香港警方國安處日前懸紅百萬通緝8名海外港人,包括現居於澳大利亞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峰及律師任建峰,震驚全球。繼早前澳洲外交部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表示會繼續支持居澳港人行使自由權利外,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5日回應指,港府的做法不能接受,澳大利亞反對派則要求總理取消今年稍後的訪華行程。

阿爾巴尼斯5日接受一個當地電視節目訪問時,對港府發出的懸紅通緝表示感到遺憾和不可接受。

他說,澳洲雖然會和中方在可行的範疇繼續合作,但雙方在人權方面存在分歧,強調會在「必要之處」提出反對意見。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早前確認已經正式收到訪中邀請,但是他尚未正式接受這一邀請。

澳大利亞自由黨(Liberal Party)和國家黨(National Party)組成的澳大利亞反對派聯盟認為,港府懸紅通緝居澳流亡人士屬於干涉澳大利亞內政,政府應該採取「嚴肅行動」做出回應,並敦促阿爾巴尼斯取消上述訪中計劃。

影子內政部長帕特森(James Paterson)表示, 香港特首李家超最近發出的這些令人深感不安的威脅,使人們對總理計劃在今年稍後時間訪問北京產生了疑問。

他質疑,當中共對澳大利亞公民和居民進行懸賞通緝,阿爾巴內斯訪問中國「會發出怎樣的訊息?」

熟悉中共政局的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吳建忠對自由亞洲表示,相信大部分國家的民主人士此時都會勸阻官員避免前往中國,但這些國家領導除了關注人權議題,訪華還有其他目的,包括管控分歧、避免中國誤判形勢等,因此行程未必會受影響。

今次港警發出通緝令,被國際社會批評是侵害人權,外界亦關注事件會否令李家超更難出席今年11月在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

吳建忠認為,李家超被列為不受歡迎人物,從美國對於自身人權價值的要求來講,香港沒有作任何改變之前,這樣的禁令還是會繼續下去,目前李家超獲邀出席峰會的機會渺茫。

此外,現今居於澳洲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峰4日在臉書帖文回應事件。

他說,「當港共政權以為以100萬懸賞通緝,就可以令我惶恐過活,偏偏我在澳洲及國際上的生活就是公開、從容。」

許智峰續指,「被懸紅100萬通緝的,是我們一班爭取自由的前議員及社運人士,而不是殺人犯陳同佳,更不是侵犯人權自由者。這正是今天極端荒謬的香港。」

許智峰亦公開呼籲,「李家超及一眾為港共服務的黑警及官員向國際法庭自首,承認自己在香港侵犯人權的暴行,或可獲國際社會及歷史輕判,以免終日惶恐及被制裁度日,否則我及一眾真香港人必定向你們終身追責。」

首例「侮辱國歌」罪成 前眾志主席等4人被捕
一名27歲男子因將頒獎禮片段原來的《義勇軍進行曲》背景音樂,換成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再上載至YouTube,被控一項「侮辱國歌」罪,及一項「侮辱區旗」的交替控罪。被告早前否認控罪, 5日於東區裁判法院被判「侮辱國歌」罪成。此案為首宗經審訊后裁定「侮辱國歌」罪成的案件。

案情指,被告鄭俊榮為YouTube帳戶「威文」的唯一擁有人及使用者,於2021年7月26日上載一段名為「張家朗奧運男子花劍奪金牌頒獎禮(榮光版本)」的影片;截至去年7月12日,該影片觀看次數為97,806次,留言數為957個;被告在同月21日被拘捕。

裁判官屈麗雯稱,有關影片有接近10萬點擊率及數百個留言,顯示本案「侮辱」行為具嚴重性,故只會為被告索取背景報告,同時下令把被告還押至本月20日判刑。

另外,多家港媒體5日引述警方消息指,國安警當日拘捕4名男子,其中一人是前眾志主席林朗彥。

報導指,被捕人涉於網購平台「懲罰mee」支援海外流亡人士,包括被港警國安處懸紅通緝的8名海外港人,以及多次透過社媒,持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訊息。

警方晚上到葵涌永建路16號高威工業中心一單位搜證,陸續檢走20至30箱證物,包括橫額及直幡,當中印有手機應用程式「mee懲罰師」的標誌。

據悉,被捕4名男子均為前「香港眾志」骨幹成員,包括林朗彥及李啟靖。

香港眾志於2016年4月10日成立,成員多為以往參與反國教運動、雨傘運動的學生組織及公民社會倡議團體成員。2020年《國安法》實施前一日,多名成員先後宣布退出,其後組織宣布解散。目前其多名創辦人已被拘禁或流亡海外,流亡英國的羅冠聰日期更被國安警以懸賞100萬元全球通緝。

現年29歲的林朗彥曾因反送中期間包圍警察總部案,被判囚7個月,前年出獄。

幣安擬在港申請牌照 PMI連跌4個月
陸媒報導,幣安集團(Binance)近期曾對接香港監管部門,為在港提交申請虛擬牌照做準備。據悉,加密牌照申請「入門券」至少1億港元,約1300萬美元。

大陸騰訊新聞《潛望》引述兩位正在嘗試申請交易所牌照的人士指,預計遞交申請牌照之前需要的成本至少在 1 億港幣左右,這其中除了管理人員的成本外,「大頭」都落在了系統技術上。而這只是一張在港申請交易所牌照的入門券。

報導稱,當前已經對外宣布計劃在港提交申請虛擬牌照的機構包括萬向集團肖風旗下的HarshKey Pro、疫情期間離開大陸並長期居住於新加坡的徐明星旗下的歐易(OKX)、BitgetX,以及Gate交易所、綠地集團等。

今年6月1日,香港監管部門正式開啟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申請的大門。

報導指,這原本是香港幣圈的大日子,但這一「歷史性時刻」在香港卻並未如預料般掀起任何波瀾。

多位知情人士表示,幣圈的託管本身對於技術和安全要求非常高,現在香港監管要求擬申請牌照的交易所自建這些系統,無形中增加了門檻。

另外,讓他們擔心的是,即使建好系統后,也有可能面臨批不下來牌照的風險,甚至存在批下來了沒有業務的可能性。

目前不少團隊撤離至東南亞,他們認為相較之下,那裡做幣圈項目甚至更有優勢。

另外,標普全球公布的最新報告指,香港PMI連續4個月下跌,6月相較5月的50.6回落0.3,反映私營經濟的增長動力持續減退。

標普調查指,期內不但客戶需度升勢減弱,致使企業6月訂單增長繼續放緩,另一方面,業者從海外與大陸的訂單量亦見升幅減慢,兩者都回落至1月以來最低。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Jingyi Pan分析稱,數據顯示香港私營經濟的增長動力於第二季末持續減退。不過,香港的商業信心攀升至3月以來最高,對於市場需求維持殷切,企業仍繼續「存有希望」。


中國一半省份月薪低於2000元  網民吐槽


2023年07月05日

中國人社部最新發布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低工資標準情況,其中16個省區最低工資在20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下。官方發布的數據引髮網民吐槽。

7月3日,人社部發布了各省、市、自治區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23年7月1日),其中,上海以2690元仍居榜首;北京2320元,位居第二。目前全國共有15個省份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000元及以上。其餘16個省份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000元以下。

何為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人社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有的省份經濟發展不平衡,最低工資標準按地區分為好幾檔,省會城市或發達城市歸入第一檔。「第一檔」或「一類地區」往往是經濟較為發達、物價水平較高的地區,因此,各省區市的第一檔最低工資也是各檔中最高的一檔,後面還可能有第二檔、第三檔最低工資標準。

自由亞洲電台5日報導,成都居民徐先生認為,當地的薪水普遍不高,加上生活必需品價格上升,居民的生活成本愈來愈高。他說:「小時工二十多元還是比較低的,因為現在物價高。這個工資水平跟正常的國營企業比,相差多了。正常的一天不超過8個小時,才160元。打工的有的一天才110、120元、100元一天的都有,有些人還找不到工作,有些歲數大的人家不要。」

徐先生說,目前許多開發項目已經停止,許多農民工都找不到工作。

微博上,一名山西網民寫道,就算2000元工資,又能做什麼?雖然最低檔是1780元,但山西遍地都是「企業沒為員工買官方要求的五險一金,薪水才1500元」。

「Sulnnnna」:都不夠房租,還有臉發出來!

「FusionGrip」:請領導在北京拿2320月工資生活一個月試試!

「溫暖的冰塊w」:年輕人在北京拿這點工資能過一個月的話,我服他!

還有網民說,他每月工資1900元,其它以效益工資發放,企業隨時可以剋扣。

有網民嘲諷道,工資算平均數,GDP算總數,以後出生率又該怎麼算?

2020年,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人大會議記者會上說,6億人每月收入僅1000元左右。當時引發海內外輿論熱議。

武漢時事評論人士何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說,官方公布的最低工資數未必準確,但是眼下許多企業招工時承諾的薪水,到簽署合約時,給的卻是另一個更低的月薪。他說:「目前來說,各地方政府財政已經沒錢了,地主家也沒餘糧了。官方公布的數據只能作為參考。政府也沒有能力強制執行,所以我們看看就好。」

與最低工資相比,中國的失業情況更令人觸目驚心。


新生的法寶;

https://tiny%75r%6C%2E%63o%6D/22b2g5ec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9: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