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郎。《拾舊沙河夢》098。人以群分

[複製鏈接]

1754

主題

1755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17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3-6-23 1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巴郎。《拾舊沙河夢》098。人以群分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九八。人以群分

隨著運動的逐漸深入,響應偉大領袖的號召,經歷了破「四舊」、搞「四大」、批鬥牛鬼蛇神、名士清流、民主人士、專家權威之後,紅衛兵革命小將的目光,轉向了黨內和政府里,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他們衝擊黨政機關,揪斗領導幹部,搞亂地方秩序,濫施暴力行為,颳風攪雨,無所不用其極。這一切都超出了黨中央毛主席對文革的預想,如野馬脫疆,偏離正軌,不受控制,引起並加劇了社會的動蕩。
開始時,按毛主席的即定方針,從上到下,一切順風順水,從中央的劉鄧陶、彭羅陸楊開始,下到各省市、各地區、各縣區,所有的第一把手,都統統被打成走資派,所有的黨委常委、部局委辦領導,都被歸入走資派行列,剝奪權力靠邊站,交待問題受批判。紅衛兵叫嚷著「懷疑一切,打倒一切」,掀起狂風暴雨,使政局雲詭浪涌,變幻莫測,所有的常規都被打破,工農業生產停滯,社會陷於無序癱瘓狀態。

然而,隨著深入批判走資派,紅衛兵內部卻開始亂了起來。批判中央和省市地區的走資派們,大家都是沒有意見的。雖然大家都沒有見過或者接觸過這些走資派,象劉鄧陶,他們高高在上,我們這些普通百姓,根本不明了他們的底細,也不清楚他們以前究竟說過做過什麼錯誤的事,對黨和人民造成了多大損失,但是,黨中央毛主席已經確定他們在走資本主義道路,他們就一定在積極地走,頑固地走,一定有罪,十惡不赦,打倒他們,是他們罪有應得。
可是,要把運動深入到家鄉故土,批判本縣區、當地各部門各行業的頭頭腦腦,對他們一刀切,都打成走資派,對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卻是有傷感情,難以接受的。
這個時段的紅衛兵,只是統稱,並不是大中學生們所獨有的了。大中學生們,楞頭夯腦,乳臭未乾,激素分泌過剩,頭腦易於發熱,單純天真,輕信人言,行為莽撞,愛走極端。因此,在文革初期,是極為好用的大刀利斧,可以披荊斬棘,闖關沖卡,打頭陣,開闢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然而,形勢發展到今天,文革已深入基層,觸及靈魂,各行各業都投入進來,形成了自己的紅衛兵戰鬥組織。他們涵蓋社會各業,是成年人,多已成家立業,有著豐富的社會經歷和人生經驗,為人處世能頭腦冷靜,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相對於大中學生毛頭小子,少了許多盲從,他們對走資派的定義,是有所區別,甚或大相庭徑的。

大多數人民群眾、普通百姓,都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民中國才成立十多年,時間不長,因此他們對舊社會的苦頭還記憶猶新,對新中國的變化而滿懷欣喜,在社會主義社會,他們豐衣足食,吃穿不愁,因此他們認識到,社會主義好,毛主席是大救星,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他們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發誓一輩子跟黨走,聽毛主席的話。他們靠近或加入黨團組織,是聽領導話的「小綿羊」,「馴服工具」,獲得「先進」「優秀」等組織嘉獎。他們積極工作,改革創新,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輝煌的、令人感佩的業績,榮獲「生產能手」、「勞動模範」等榮譽桂冠,享有著令人羨慕的名利地位。長期以來,他們接受的教育,使他們頭腦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在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之下,官員正派,領導清明,社會主義是至今最好的社會形態,是沒有瑕疵的。
確實,那時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是從群眾中來,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素質尚可,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一定的領導才幹。提拔之後,他們多廉潔正直,深入群眾,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僕,他們是黨的好乾部,受到群眾的尊敬和擁戴。
當然,其中也有固步自封,貪圖享樂,以權謀私,敵我不分,內外勾結,貪污腐化之流,站到革命的對立面,成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對象。但是,這種害群之馬,寄生毒瘤,黨內的修正主義分子,畢竟是極少數,不能一篙打死一船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些壞傢伙,正如太陽上的黑子,終難遮住太陽的燦爛光輝一樣,他們是幹部中的敗類,也代表不了廣大的領導幹部。

所以,不能把所有領導幹部,都當成走資派來打倒。許多的領導幹部,潔身自好,廉潔奉公,以身作則,聯繫群眾,執行黨的政策,在其位謀其政。特別是當地的地方幹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併肩戰鬥,耳鬢廝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為改變貧窮落後面貌,漚心瀝血,努力工作。他們面貌平凡普通,毫不起眼,不知道不認識的人,還真看不出來,這捲袖赤腳兩手老繭,在田地里揮鋤幹活的老農,竟然會是縣委書記區鎮幹部。
這樣的好乾部,是我們群眾生活上的貼心人,是工作上的指路人,他們是我們思想上的依靠,幹革命的主心骨,值得信賴。我們怎能將他們視為走資派,將其打倒?這豈不成了「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果將他們打倒,我們單位的革命生產就會停滯,就會給黨的事業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影響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我們革命群眾,決不允許這種倒退發生!這些好乾部,不但不能打倒,還要尊重他們,維護他們,保衛他們不受批判和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我們要保他們,保定了。

另一方面,每個單位也有若干群眾,雖然是少數,但也佔一定比例,由於種種原因,人生是一片灰暗,或者是斑駁灰色。這也是正常的,革命解放了幾十年,並不是人人都滿意。當然,這樣說,是刨除了黑五類,只就人民內部而言,公正客觀,就事論事。
這些少數群眾,比如,脾氣耿直暴躁,「刺兒頭」,人緣不好,不受同事和領導待見;過於聰明伶俐,心有主見,不甘人下,領導嫉賢忌才,蓄意打壓,含冤受屈,升官發財了無途徑;只知埋頭幹活,不會吹捧拍馬,芸芸眾生,不遭器重,論資排輩,永無出頭之日;上老下小,生活拮据,家事不美,空自抑鬱,等。在外,領導壓制群眾詆誹,在內,沒有幸福只余憂愁,坎坷落魄人生苦長,艱苦生活何日是頭?
原以為就象這樣,混日子一直混到老。誰知天可憐見,聖眷隆顧,毛主席他老人家突發奇想,發動了文化大革命,要從中央到地方,一層不漏地,揪出走資派。對於這些少數群眾來說,這場革命真是深合吾心哪,如一陣春風吹進單位里社會上,吹開冰封雪掩,吹綠心中萌發的希望,迎著紅太陽盛開。
毛主席說:「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真是說的對極了,說到了我們心坎上。昔日在領導淫威之下,忍氣吞聲,唯唯諾諾,不敢越雷池一步,今天終於變天了,雲散日出,時機已到,可以翻身吐悶氣,徹底地改變自己這卑賤的地位了。有黨中央作主,有毛主席撐腰,我們要端正態度,勇敢地站出來,上天攬月,下海捉鱉,革眾領導的命,造走資派的反,與他們誓不兩立。我們要緊跟黨中央毛主席,金猴奮起千鈞棒,清算這些走資派打擊群眾壓制群眾的惡行,還他們黨內帝修反代言人的本來面目,揭露他們跟著劉少奇資產階級司令部,執行修正主義反動路線,走資本主義道路,所辦過的壞事犯下的罪過。

所以,生存環境和人生經歷不同,對同一個人或者同一件事的看法或認識就有差異,群眾之間就會發生糾葛和紛爭,逐漸地由於觀點的不同,人以群分,形成不同派別,更重組整合成新的群眾組織。
趁文革之機,借毛主席的號召,這些少數群眾,於此刻跳出來,不論三七二十一,造走資派的反,將他們打翻在地,再踏上一支腳,叫他們永遠不得翻身,以出自己長期被打壓的一腔怒氣,以解心頭之恨。這樣的群眾組織,都自我標榜為「造反派」,表明是聽從毛主席的話,堅定地投身文革的真正革命戰士。他們將那試圖保護黨政領導、維護社會秩序,因而與造反派相對立的那些群眾組織,貶稱為「保皇派」。
從此之後,紅衛兵的稱謂雖然依舊存在,並持續了相當長時間,但它只是個名稱,失卻了其內涵及意義,逐漸地退出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根據對文革本身的認識差異,以及對地方黨政領導的觀點態度,而分裂出來的造反派和保皇派,以及遊離於其間的「逍遙派」。逍遙派並不純粹,他們政治態度噯昧,處於觀望,擇主而事,誰得勢就偏向誰。但由於其人數眾多,不可忽略,是保造兩派努力爭取的力量。
造反派雖然人數較少,但其立場堅定,辦事果斷,敢做敢當,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在各地都能形成氣候,敢於與保皇派對峙。保皇派仗著人多勢眾,總能壓住造反派一頭。但他們是「良民」出身,意欲維持舊時秩序,生怕打碎了罈罈罐罐,遇事總是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瞻前顧後,錯失先機。在各種場合,被造反派逼住窘迫,常常舉止失措,功虧一簣。
於是,一方要維護現有秩序和即得利益,一方要砸碎桎梏去改善命運,楚河漢界,涇渭分明,風雨欲來,硝煙漸起。雙方都自認為是忠誠於毛主席的革命戰士,誓死要保衛毛主席,保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以革命的名義,抱著必勝的信念,摩拳擦掌,涌身而前,即將大打出手,拼個你死我活了。
巴郎  記於2020050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