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大心理學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從來不是「誇」出來的(附4大溝通策略)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3-19 19:50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1 共情式溝通 <br />
有一次在公園,看到一群孩子在踢球,旁邊有一對母子在圍觀。 小男孩明顯也想跟他們一起踢球,男孩母親便提出讓他上前加入。 可是小男孩怎麼也不好意思上前,母親很不耐煩:「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好害羞的!」 最後小男孩滿臉通紅,哇地一聲大哭了出來。 <br />
心理學有一個詞是「共情」,即我看到你難在哪兒,你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是什麼,我幫你解決問題。 一個害羞內向的孩子,你說「孩子你去交往吧」,他很難做得到。 父母只有蹲下來,理解他,知道孩子難在哪兒,才能幫他邁出重要的那一步。 記得有一次,我兒子在研究一道數學題,整整2個小時都沒有做出來,在那裡唉聲嘆氣。 我聽到之後,馬上走了過去。 待我了解了情況后,我先是表示理解: 「讓媽媽看看你的難題,哎你還別說,這題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確實挺難的。」 然後共情: 「其實媽媽小時候數學特別差,連雞兔同籠學了半個月才學會,你比我強多了。不著急,咱慢慢來哈。」 兒子聽后,自尊心得到了很大安慰,反而主動提出要繼續學,一定要攻克這道難題。 其實,共情式溝通的重點就是:理解孩子的困難,幫助他搭建台階,再幫他做到。 當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的感受,孩子自然也能感受到你的關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8: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