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器官智能:計算機的未來是生物的嗎?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3-3 14:39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試圖讓計算機變得更像人腦並不是一個新現象。然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認為,通過使用真實的神經元來更直接地理解這個概念可能會有很多好處,儘管在我們達到這個目標之前還有一些障礙需要首先跨越。<br />
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該團隊列出了一份路線圖,說明了在我們創建由人腦細胞(儘管不是取自人腦)驅動的生物計算機之前需要做些什麼。此外,據一位研究人員稱,與目前的計算機相比,擬議中的「類器官智能(organoid intelligence)」有一些明顯的好處。<br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環境健康與工程系的研究員、該論文的作者之一托馬斯·哈東(Thomas Hartung)表示:「我們一直試圖讓我們的計算機更像大腦。至少在理論上,大腦在本質上是計算機無法比擬的。」<br />
它是活的(某種程度上?)類器官是在實驗室中生長的小塊組織,類似於整個器官;它們包含器官的許多特化細胞類型和一些內部結構。它們使研究人員無需進行人體或動物試驗就能進行研究。托馬斯·哈東和他的同事一直在研究從人類腦細胞中生長出來的類器官。2012年,他開始從人類皮膚樣本中培養幹細胞,並將其重新編程,使其處於類似幹細胞的狀態。這些類器官很小,大約只有筆尖那麼大,但它們含有許多神經元(大約5萬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7: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