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生善念 轉禍為福

[複製鏈接]

9487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57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看山神靜 發表於 2021-12-19 0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籍《夷堅志補》記載了一則拾金不昧,一念之善從而轉禍為福的故事,對今天的中國人有借鑒意義。

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樂平(今江西景德鎮下級縣市)東關街有一戶張姓民家,男主張五郎曾幫助一個親戚借貸,交付他一隻金釵,但是過期都沒有返還。於是張生自己出錢去贖。因為帶的錢不夠,他就回家,叫婢女雪香帶著錢去取。

香取到金釵后,半路上廁所,擔心金釵會掉在地上,於是插在牆壁間,但是起身後就忘了。雪香走了一百多步,才猛然想起金釵還插在牆壁間,於是趕緊轉身去取。

雪香往回走的路上,碰到一個弓兵,問他是否看見金釵,對方說:「沒有看見。」雪香哭著說:「我家女主人性格急躁,又很嚴厲。主人如果知道我把金釵弄丟了,一定會說我和他人有姦情,把釵子給了別人,說不定還會把我往死里打呢。與其被打死,不如我先去死吧。」說著,就往河邊走去。

弓手看見了,害怕她投河自盡,急忙大呼:「我拿了金釵了,本來很高興,以為發橫財了。如果讓你因此受死,我也於心不忍。」於是弓手就把金釵還給了她。

雪香回到家后,對主人張生說起這件事。張生對妻子說:「雪香已經服侍我們三十年了,沒有犯下絲毫的罪過。如果因此自盡,可真是冤枉啊。不如給她找個人家,做一樁好事吧。」妻子也贊同。張生夫婦將金釵送給雪香,把她嫁出去了。

雪香一直感念弓手的恩德,遺憾當時走得匆忙,沒有問他的姓名,只是稍微記得他的樣貌。

幾年以後,雪香到溪邊打水,看到渡船載滿了客人,發現其中一人和弓手很像,於是上前詢問,果然是他。雪香熱情地請弓手到家裡做客。

弓手以送文書為由,表示不方便下船,因為遲了一站,就會晚了五里路。雪香竭力誠懇地請他,弓手才答應。弓手隨雪香回到家,雪香告訴他的丈夫,弓手是他的救命恩人。

弓手和雪香夫婦一起喝茶,忽然從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他們出門一看,原來客船行到河心,河水暴漲,沖翻了客船。由於水流太急,眾人站在岸上沒有辦法施救。一船客人共三十六人,全都溺死,惟獨弓手躲過一劫。

起初弓手拾金想昧與今天大陸的中國人的心態何其相似,不同的是,弓手在關鍵時刻善心出來了,願意把金釵還給雪香,這就變成了拾金不昧,應該得到福報的,所以才有後來的一盞茶功夫躲過船翻身死的福報。

不同的文化對人在關鍵時刻的選擇有很重要的作用。傳統文化強調人的善心善念,重視善的培養與薰陶,不斷強化善惡有報的天理,在關鍵時刻,人即使有貪心貪念,也能把握好自己,選擇善,避免了惡報,選擇福報。而中共的黨文化強調的是假、惡、斗,縱容人的貪念貪慾,那麼人在遇到不同大小的選擇時,很容易被惡念主導,從而失去福報的機緣,走向惡報。

責任編輯:明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