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私慾是爭鬥的由來>

[複製鏈接]

3264

主題

3284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3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5-25 1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私慾是爭鬥的由來>
讀經「雅4: 1-3」「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在雅各書第四章的這段經文中,雅各用發問的方式指出,私慾是信徒之間爭戰鬥毆的由來,他說:「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這裡的「你們」,是指那些貪愛世界的信徒,所以這裡所講的話,都是為責備這些人而說的。而信徒之間的「爭戰鬥毆」,是從人自己的「私慾」而來,人內心一旦懷有私慾,為滿足私慾必產生爭戰鬥毆,會不惜靠爭鬥來滿足一己之欲,這是可悲的實情。為什麼教會中信徒之間,同工之間會互相仇視相爭?就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因此「私慾」是教會中破壞生命,製造紛爭的邪惡根源。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常會把自己靈性墮落的原因歸罪於別人,如教會有紛爭,不屬靈,弟兄姐妹沒有愛心,傳道人不會講道等等。但聖經在此卻要我們把錯失歸到自己身上,並指出我們的靈性墮落,教會不屬靈,弟兄不和睦,這一切的原因,都是由於我們自己放縱私慾的結果。這「私慾」可以是對肉體情慾的慾望,可以是對錢財、物質享受的慾望,可以是對權力、名譽和地位的慾望,還有各種貪慾,這些都源於我們內心不斷要滿足各種強烈的私慾。若是慾望未得滿足,我們便不惜一切踐踏阻礙我們的人。

所以雅各說:「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這「貪戀」是指,人為了貪圖享樂,會將整個心思意念投入其中,甚至不擇手段的去爭取他們所要的,以致「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結果也得不著。因「貪戀」是所有人與生具來的自私本性,神知道人貪戀的本性,因此十誡中明確吩咐:「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出20:17)箴言1:19說: 「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所以保羅警告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因此保羅說,「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6:8)這裡的「殺害」,並非指真正有殺人的行為,而是一種恨到極點的表現。主耶穌的教導是:「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太5:21-22)使徒約翰說恨人等於殺人:「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你們曉得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裡面。」(約壹3:15)

而一個貪戀世俗的信徒,他的靈性和禱告生活也必受影響,所以雅各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一個貪求世俗、心被世俗霸佔的信徒,必然會摧毀他的屬靈生活,使他不再禱告,即「不求」,自然不會從神那裡得著什麼,因為他不覺得有需要。
如果已經祈求了,禱告卻不蒙應允,那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你們妄求」。「妄求」就是存著不純正的心和目的而求,所求的不是因為有這種需要,而是為了浪費在世俗的「宴樂」中,所以「求也得不著」。雅各所譴責的宴樂,是指那些眼中絲毫沒有神、也根本不顧及別人的、單單貪圖個人享受的放縱和奢華。神的心意乃是要我們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來度日,祂不要我們浪費,追求地上的宴樂。所以若我們求發財,主必不聽;求滿足個人慾望的需要,主也必不聽,因這對我們屬靈的生命有害無益。相反地,若我們在實際的需要里求,主必垂聽、眷顧。所以今天有些人求「彩票中獎」,「賭博贏錢」,「投機獲利」等等,求滿足個人的罪惡慾望,主必不垂聽!因此凡所求的與罪粘連,與神的旨意相違背,這些都是妄求。可是今天有不少信徒為了體貼肉體,不惜花金錢、時間與精力去換取慾望的滿足。魔鬼知道人這方面的弱點,因此經常引誘人沈溺在各樣的宴樂中。而慾望是個無底洞,要滿足它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反而越填越把慾望的胃口弄大,以致無法控制。這也是提摩太後書三章形容末世人的特徵,就是:「愛宴樂,不愛神」。為此,願我們信主的人今天都要愛神,不愛宴樂。我們還要用神的話語鑒察自己,若有放縱自己的私慾去「爭戰鬥毆」,就要到神面前認罪悔改,要靠主除掉我們裡面自私的慾望,不再爭戰鬥毆。我們也不可妄求,而是要按神的旨意求,這樣神必垂聽我們的祈求,我們也必「無不得著」!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