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評:天問一號好評多,戒驕戒躁迎更多挑戰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21-5-23 0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在中國共產黨誕生100周年、實現「兩個一百年」第一個目標前夕,中國航天人獻上了一份特大禮物: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表面!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后,國際航天界對此好評如潮。儘管美國和其他許多西方國家近來不斷在諸如新疆和香港等問題上刻意抹黑中國,頻頻向中國發難,但面對中國在星際探索領域取得的這一非凡成就,各國科學家們仍然毫不吝惜讚美之詞。在相關的述評中,完全是清一色的讚譽和褒獎,看不到任何詆毀和中傷,也沒有牽扯什麼價值觀和社會制度,更看不到常見的牽強附會的生拉硬扯「中國威脅」。此舉再次證明一個深刻的哲理:發展是硬道理!

  儘管彼此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10年來相互之間沒有任何交流,但同行是競爭對手並非冤家,無論是己方還是對方在星際探索領域取得的每一個重大成果,都是人類的共同成就,同樣值得祝賀。因此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副局長湯瑪斯·澤布臣情不自禁地就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在自己的推特網頁中寫道:「就中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成功著陸向中國國家航天局該團隊表示祝賀!與全球科學界一起,我期待著這次任務為人類探索這顆紅色星球作出重要貢獻。」隨後NASA官方網站轉發了澤布臣的這一推文。在祝融號發回土星的相關照片后,NASA局長納爾遜立即發表聲明,對中國航天局接收到首張土星照片表示祝賀。聲明表示,適逢國際科學界在加強火星探索之際,美國與世界期待祝融號的發現將讓人類更多瞭解火星。

  早在奧巴馬執政時期的2011年,美國國會就通過法案嚴禁NASA與中國在這一領域開展任何合作,由此可以看出早在10年前美國就已明確將中國視為在航天領域的重要競爭對手,美國已有三屆政府連續採取封殺中國的政策。於是中國在這一領域只能完全依靠自力更生。中國通過此舉表明,她在這一領域正在奮力追趕美國。而且中國與這一領域的先行者蘇聯和美國不同的是,中國是一步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而蘇聯和美國均為此經歷了幾十年之久。因此,在義大利空間科學家奧羅塞伊看來,這是「一個巨大飛躍」。

  此前,只有美國成功地讓航天器在火星上長時間運行,中國如今也加入了這一頂級的精英俱樂部。歐洲航天局高級科學顧問馬克·麥考林對此表示祝賀:「我們比誰都清楚,安全降落火星表面是多麼艱難。」《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則對此表示:「如果此前還有人懷疑中國的航天實力的話,如今這樣的疑慮應該煙消雲散了。因為中國實現了火星著陸,這無疑是一項令人艷羨的成就。」NASA前首席歷史學家羅傑·勞紐斯表示:「火星著陸非常困難,這是至關重要的時刻。」

  《華爾街日報》網站說,中國登陸火星是太空計劃的高光時刻,中國成為美國之外唯一成功登陸火星的國家,由此在太空探索的最前沿實現了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俄羅斯航天公司總裁羅戈津對中國的這一成就表示衷心祝賀,稱俄羅斯歡迎主要航天大國開展對太陽系行星的研究。天問一號在火星的著陸是中國航天基礎研究計劃取得的非凡成就。俄著名航天新聞評論員利索夫認為,這是中國繼完成登月計劃后再次證明中國業已取得太空強國地位。

  奧地利科學院空間研究所通過社交媒體予以熱烈祝賀,並為該研究所參加了這項火星探測任務而自豪。該研究所參與了天問一號所攜帶的磁力計的研製工作。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說,中國在一次火星考察任務中成功發射了軌道飛行器和天問一號探測器,如今攜帶祝融號火星車的天問一號在火星著陸,這是中國太空計劃的「重大飛躍」。

  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陽系探索項目負責人法蘭西斯·羅卡爾對媒體說,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是一個「偉大成就」,中國「在人類探索火星的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雄心勃勃。」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援引義大利行星科學家羅伯托·奧羅塞的話報道,這項火星探測任務的實施對中國來說是「巨大的飛躍」,因為中國在一次任務中就完成了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航天強國此前花費數十年才做完的事。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的一篇報道說,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因為這項任務極其艱巨。登陸火星一直都是令人畏懼的挑戰,中國近來在多項太空任務中展示的技術實力讓其有信心接受這項挑戰。

  德新社報道說,飛赴火星並登陸非常困難,迄今少有火星車在該天體表面順利運行過,中國正在推進其充滿雄心的太空計劃。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中國已成功實現月球著陸探測,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是中國在實現太空強國目標過程中取得的最新成果。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名譽教授的川泰宣對這一壯舉感到不可思議:「中國舉全國之力取得了這一成果,從技術角度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次完成三項任務,與以往的歷次探索相比,這次顯然是非同尋常的,非常值得慶賀。」

  中國科學家和相關研發人員的腦子非常清醒:我們不怕棒殺,也不會在捧殺中飄飄然,我們必須戒驕戒躁,一步一個腳印,堅定不移地向著既定的目標勇往直前。假以時日,全世界將會目睹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這是毫無疑義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