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力還擊!「又小又窮」的尼泊爾終於忍無可忍,向印度叫板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6-25 08:32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尼泊爾和印度之間的事情,想必各位都已經有所耳聞了。尼泊爾趁著印度和巴基斯坦對峙的時候,直接軍隊開疆,收復了當年印度從尼泊爾手中巧取豪奪的十三個地區,並且將這些地區劃入了新版的尼泊爾地圖之中。

  此後,面對印度軍隊的報復,雙方更是直接打了長時間的炮戰,那是真的是能動手就絕不多廢話。

  

  大國欺負小國不是新聞,但是小國和大國叫板,那可是真是百年難得一見,正常來說應該是小國能忍則忍才對。所以印度和尼泊爾之間到底有什麼仇什麼怨,矛盾竟然都深重到需要動上手了呢?

  答案是:苦大仇深之怨。

  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矛盾,也起源於英國這個攪屎棍。當年英國離開之前,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留下了三個小國: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一直把自己看作是英屬印度殖民地在法統上的正統繼承人。

  所以在他們的眼裡,整個南亞次大陸其實都應該是屬於印度的。別說是喜馬拉雅山的三個小國了,就連巴基斯坦,孟加拉,甚至是斯里蘭卡和緬甸都應該是印度的,一句話,我全都要。

  然而巴基斯坦有核武器,孟加拉因為民族和文化問題無法和印度共存,控制緬甸和斯里蘭卡又面臨著各種經濟政治外交的問題,所以印度人只能日常欺負喜馬拉雅三國爽一爽。

  

  現如今,不丹已經被印度實際控制,錫金已經被徹底吞併,只有尼泊爾仗著自己還算可以的軍力能做到碩果僅存。

  但即便如此,印度人也沒有放過尼泊爾。尼泊爾的地形實在是差,可以說除了討好印度之外幾乎沒有活路。內陸國英文叫landlock,尼泊爾在外交雜誌上被叫做indialock。雖然說尼泊爾的北方鄰國是我們,但由於喜馬拉雅山的阻攔,導致我國和尼泊爾在長年之間是處於隔絕狀態。

  最終由於幾乎所有國內必需物資的運輸都要途徑印度,所以印度每次做出封鎖尼泊爾的姿態,都能引起尼泊爾舉國恐慌。印度人也確實這麼干過,他們分別在1975年,1989年和2015年,對尼泊爾進行了貿易封鎖。

  尤其是15年那一次,尼泊爾發生了一場7.5級大地震、一場8.1級大地震,餘震數百次,整個國家幾乎化為廢墟。就在這時,印度人站出來趁火打劫封鎖尼泊爾邊境,推動尼泊爾國家分裂。在那一年裡,尼泊爾旅遊業徹底停擺,90%的商品貿易中止,尼泊爾全國兩個月無法得到任何醫療援助,也沒有任何救援物資,三百萬兒童幾乎餓死。聯合國宣稱尼泊爾陷入了人道主義危機。

  

  印度官方常常稱,尼泊爾是印度最親密的鄰居,不過米爾覺得尼泊爾對自己這個鄰居恐怕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錘死他。

  除了這些之外,印度還常年在尼泊爾境內修建基建;尼泊爾年輕人去印度打工的時候,也因種姓制度受歧視,每次回國,都有大批尼泊人被印度海關敲詐勒索,甚至就是洗劫一空;在文化上,印度就連釋迦摩尼的誕生地要搶一搶。但即便如此,尼泊爾也只能一再忍讓。

  既然尼泊爾只能仰印度鼻息而活,那為什麼這一次,他們竟然敢和印度武力交涉了呢?原因很簡單,對於尼泊爾來說破局的時機到來了。

  

  首先是獲得了來自北方鄰國的經濟援助。隨著我國和尼泊爾兩國之間的公路被打通,尼泊爾經貿方面對印度的依賴那是越來越小,而且隨著印度在這次疫情之中,經濟大幅度下滑,尼泊爾討好印度能拿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少。此消彼長之下,尼泊爾人最終下定決心要和印度決裂。

  其次尼泊爾人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尼泊爾是典型的山地國家,只能通過輕步兵作戰才能有效佔領。不巧的是,尼泊爾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山地輕步兵之一。當年英國在全盛時期都做不到完全佔領尼泊爾。就現在因各種原因絆住導致士氣低迷的印度軍隊,那更不可能是尼泊爾的對手了。甚至他們連反擊的難度都很大。

  

  誠然,印度可以憑藉巨大的體量碾壓尼泊爾,但是即便如此,他們獲得勝利了,最終也不過是是一場類似於蘇芬戰爭那樣不光彩的戰鬥。

  再加上印度這幾年把自己周邊所有鄰國都得罪了一個遍,導致很多國家都對尼泊爾進行了直接支援,其中更是以巴基斯坦為甚。所以米爾覺得這次,尼泊爾應該是能保住自己收復的領土的。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了,各位觀眾老爺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