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學尖子生讀到高中理科全線落後,真的怪所謂的文科思維嗎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4-28 15:53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在家長群看了篇文章,反省一個小學階段很優秀的女孩子,到了高中理科全面崩盤的經歷。

  小姑娘小學階段表現非常亮眼:學前就認識3000多個字,極愛閱讀,表達能力強,記憶力又好,屬於那種成績好,又受老師同學歡迎的寵兒。

  

  小姑娘整個小學階段閱讀量非常大,但是沒有學過奧數。

  小升初的時候參加了一個速成班,面試加筆試進了當地最好的民辦初中重點班。初中重點班的學習節奏快,強度大,三年課程兩年裡學完,小姑娘追得十分吃力,但因為花了整整一年複習所以中考成績還是不錯,高中也是重點高中。

  到了高一下學期,小姑娘理科開始全面崩盤,文科也拉不開差距,陷入了文理選課的困局。選理科,八成就炮灰了,學文科數學又不好,而且可選的專業面也很窄。

  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小姑娘閱讀太多,但都是文學類,收益不大,小學階段應該節約時間好好學一學奧數,培養理科思維才對。

  其實在我看來,奧數不奧數倒在其次,這孩子最主要的問題在兩點:心態調節和學習方法。

  先來說說心態問題:

  從這孩子的履歷來看,這是一個一路順風順水的孩子。小學階段一直是領頭羊,識字量大,記憶力好,這兩點在小學時是非常突出的優點。再加上細心,基本可以做到語、數、外三門通吃。

  此外,閱讀量大,表達能力強,在學校屬於風雲人物,這就是個標準的老師的寵兒。

  6年如一日地被誇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不要說什麼人生閱歷都沒有的小孩,就是一個成年人,只怕也會膨脹吧?(參見某位被降到M6的大佬)

  當然,家長可能未必看得出來。很多小女孩天生就知道怎麼平衡老師的寵愛和同學的嫉妒,外在不會表現得很驕傲,但孩子內心一定對自己要求很高,傾向於完美主義,受挫能力弱,對於自己那套學習方法過度自信。

  在民辦初中重點班,這孩子一定受到了相當程度的打擊。為了延續過去的優秀,她一定會認為:只要我足夠努力,我就能趕上來。

  這其實是經驗主義作祟,因為小學階段太輝煌了,她會有一種錯覺:我沒問題,學習方法也沒問題。我不需要調整學習方法。

  

  到了高中,當她發現無論怎樣都趕不上時,比成績先崩的一定是她的心態。心態一崩,學習的時候就會異常煩躁,只能進行低效地學習。你看她幾個小時跟個菩薩一樣坐在那苦學,也沒有玩手機,但其實根本沒有學到腦子裡去。

  她在用虛假的勤奮應對自己和父母的焦慮:你們看,我已經很用功了,學不好真的不怪我。

  如何調整學習方法

  那麼她能不能靠小學那套法子「一招鮮吃遍天」呢?

  在初中還是可以的。強大的記憶力決定了她只要刷的題足夠多,成績依然會比較好看。但這時候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小學階段因為記憶力好,加上努力,別的孩子還在走路,她已經騎上了自行車,效率當然就高。

  初中階段憑勤奮和刷題,學習效率已經下降了很多,別的孩子開始騎電瓶車,摩托車了,她還是那輛自行車,這時候已經開始走上坡路了,騎自行車的孩子慢多了。但因為她拚命努力地蹬,時間又寬裕,還是能趕在規定時間到達山頂。

  到了高中階段,時間又緊,強度又大,距離又遠。同學們紛紛改開汽車了。她依舊是騎自行車,被同學一次又一次超過去,心態已崩,扔了自行車坐在路邊開始哭。

  為什麼這孩子如此執著於「自行車」呢?就是因為她有六年時間來體驗這自行車有多好騎,騎出感情了,捨不得換。

  理科學習有兩點特別重要,一是在學習區學習,一個是建立知識體系。

  所謂在學習區學習,就是要選對題才刷。理科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刷題要找對方向。太簡單的題,刷了沒有意義。太難的題,白白浪費時間。

  很多女孩子理科學不好,原因就在於「太聽話」,老師讓做什麼題,就做什麼題。像這個小姑娘,理科已經掉溝里了,你去看她每天花時間刷的題,肯定還是和同學一樣。因為一貫很優秀,她還自尊心很強,絕不相信自己做不了同學能做的題。

  

  這就僵住了,做的題和會的題徹底沒有交集,這刷題痛苦指數就太高了,還學不到東西。許多重點高中,都以「難哭」學生為樂,學生越是做不出來,老師越覺得題目出的有水平。這是因為重點高中牛娃太多了,不打壓打壓,他們就要飄了。

  但是對落後的孩子來說,堅持跟著老師的進度走就太難了,就像人家騎著馬,拿著繩子牽著你跑,你拚命狂奔都免不了被拖著走。

  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書本例題,從例題開始做,然後買一本難度不那麼高的教輔書,做到正確率能有70-80%樣子。

  不要去跟同學比,忘掉過去的輝煌,跟老師說明一下情況,根據自己進度來,不要被學校的超難卷子嚇掉魂。

  她只有擺正自己的位子,正視自己不再是那個成績優秀的學生,才能開始有節奏地往前追。

  其次學理科不能脫離教材,要學會把知識串成體系。

  有不少孩子,文科書寫的密密麻麻,理科書比臉都乾淨。對於理科,他們一般就是刷題,看筆記,最多再加一個錯題本。

  高中理科有一個特點,就是公式、定理超級多,考法也很靈活,一道題往往會用到好幾個公式和知識點。光憑記憶力靠刷題套公式來學習是很難的。學到後面很容易變成一鍋粥。

  這時候如果還是像初中一樣,一個公式一個公式背,或者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單獨學,就會像掉進沼澤里一樣,爬也爬不出來。這就是大多數女生為什麼到了高中學不好的主要原因。女孩子太注重細節,眼睛都盯在局部上,不能融會貫通。

  一定要讓孩子學會通過每本書的目錄,把知識點「串起來」。只有當理解了每個學期的教材互相之間的關係,每個單元彼此的內在聯繫,做起大題來才會有感覺。同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整本書內容整合到一起。

  再重複一遍,教科書很重要,脫離了書本光刷題,到了高中一定會「脫軌」。畫思維導圖,理解整本書的脈絡這個方法,相當於把「自行車」換成「小跑車」,可以在初中就引導孩子這麼做,不用等到高中。

  如何避免小學階段領先的孩子到了高中落後

  其實「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之爭,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大家默認的「文科思維」是缺乏邏輯,善於抓局部,不善於抓全局的思維模式。如果再加上文筆不錯,那就妥妥地會被打上「文科思維」的烙印。

  

  實際上學習要學得好,就必須會抓重點,講究邏輯。

  孩子成績好,你要分析他為什麼好。是因為記憶力超強嗎?是因為計算能力特別突出嗎?

  人的天性就是發揮長處掩飾短板。記憶力特別好的孩子,會不自覺地習慣依賴記憶去解決問題。如果是這樣,就要經常找他沒見過的題型,來鍛煉其他方面的能力。

  另一個很好的鍛煉方式,是讓孩子提前自學。跟在老師屁股後面學,很容易養成對記憶力的依賴,自學則不然,必須開動腦筋,學會分析。奧數不是必須的,自學能力卻是必要的。孩子在自學過程中,自己就會調整學習方法,不用等高中再調整這麼痛苦。

  另外,如果孩子成績太好,一路順風順水,也要偶爾找機會打擊打擊他。小學階段不用追求滿分,從小太順,到了高中遇到挫折容易不知所措。可以通過讓孩子學一門自己不擅長的興趣,來體會挫折。比如讓安靜的孩子學學體育,鬧騰的孩子學學圍棋。

  求學的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即便是文中的小姑娘,我還是認為,她能調整好心態和學習方法,依然可以在高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