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曾預言全球流行病大暴發的她 這樣看中國戰疫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20-2-8 1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參考消息/日期: 2020-02-07
新冠病毒肆虐之際,一篇曾預言「全球將暴發流行病」的文章被重新提起。


在這篇國內最早刊發於2019年9月23日《參考消息》第8版的文章(轉自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中,一系列關於世界是否能夠以及如何應對一場流行病大暴發的相關問題,被一一提起。

  全球化的時代之中,一株病毒引發的傳染病變成一場流行病,需要多久?

  答案:36個小時。

  進化至20世紀20年代的人類文明,是否能夠從容應對這樣一場大規模傳染病?

  答案:不,世界遠遠沒有為此做好準備。

  這不是危言聳聽,更非馬後炮式的投機言論,而是去年9月21日,美國防疫專家勞麗·加勒特的一則科學論斷。

  預言:「擔憂一種新疾病出現的可能性」

  勞麗·加勒特是誰?

  面對這個問題,你可能會發現,儘管在中國被普遍視為一名防疫專家,但你很難用某個特定標籤總結這位同時投身防疫學研究、寫作與新聞報道的美國女性。

  1975年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后,勞麗·加勒特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細菌學和免疫學,同時在斯坦福大學進行科學研究,也是在同期,她開始探索科學報道與紀錄片製作,此外,除了曾擔任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問題前高級研究員等公共職務,她也還是《逼近的瘟疫》《失信: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之癱瘓》等專著的作者。

  但勞麗·加勒特的名字現在被許多中國人看到並記住,還是緣於去年9月《參考消息》轉載的那篇發表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的近乎預言式的文章。

  以全球備災監督委員會發布的第一份年度報告為依託,當時的勞麗·加勒特指出,世界對一場醫療緊急狀況的準備程度並不令人鼓舞。

  「雖然我們把流行病想象成世界末日影片中那樣的災難性場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遠,但事實上,我們經常經歷它們,例如每年都會發生的流感。流感證明了疾病在全世界傳播是多麼的容易,而一旦疾病開始蔓延,控制其傳播又是多麼的複雜。」勞麗·加勒特寫道。

  她緊接著指出:「更令人擔憂的是一種新疾病出現的可能性」,而面對這一切,全球衛生界還遠沒有做好準備。

  「應對潛在流行病的行動應該是系統性的,並從斥資加強最貧窮國家的保健系統開始。」當時,勞麗·加勒特這樣建議。

  「世界對傳染病沒準備好」

  2月4日,加勒特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文章全文詳見2020年2月6日《參考消息》第11版,特別策劃:「戰疫:觀察與鏡鑒」專題報道之勞麗·加勒特)。

  採訪中談及去年9月的那篇文章,加勒特再次向小銳重申了中國乃至世界當前所面臨的防疫嚴峻形勢。

  「我們都在關注中國,希望其控制措施能夠獲得成功,並密切關注世界其他地區可能的疫情暴發。但對每一個國家而言,最核心的教訓是:可能發生一場嚴重的流行病是千真萬確的,正如聯合國《全球衛生突發事件準備》報告所言,我們沒有準備好。」加勒特說。

  在與參考消息的對話中,勞麗·加勒特著重談到了中國當前為抗擊新冠病毒所做的種種努力,她為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建立與醫院相分離的檢測站、儘快澄清某些關鍵數據消除矛盾說法等。她還指出,隔離等以人為本的行為是必要的,但歧視華人等行為無助於緩解疫情。

  結合此次最先由武漢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加勒特同時指出,所有證據都在指向這是一種動物傳染病,因此,是時候叫停亞洲各地銷售供食用的活野生動物和家畜的所謂「濕貨市場」了。

  當記者問及對中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建議時,加勒特尤其強調:最緊迫的是澄清某些關鍵數據,從而制定適當的政策,消除當前相互矛盾的說法,以實際研究解答外界疑問,如潛伏期有多久,高燒癥狀前是否具有傳染性,糞口傳播的情況有多嚴重,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的輕症患者有多少,如何診斷,是否具有傳染危險性,為什麼死亡人數中男性偏多等……

  面對武漢疫情,全球專家都有話說

  事實上,不僅僅是勞麗·加勒特。

  就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這些天,《參考消息》集合全球駐外記者力量,廣泛走訪多國公共衛生專家和組織,試圖為中國打好這場抗疫攻堅戰提供更多專業建議和借鑒。

  如英國權威公共衛生專家約翰·阿什頓教授在接受小銳專訪時就表示,讓受公眾信任和尊重的專業人士向大家傳遞信息,是避免社會恐慌最好的方法。

  這位致力於在英國推廣協調一致預防暴力的公共衛生方法的專家認為: 「通過提供最新和準確的信息來告知人們正在發生的事情,人們需要知曉信息來消除顧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9: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