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擁抱和平 特朗普為什麼退?

[複製鏈接]

655

主題

65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美東時間星期三中午11點25分(北京時間星期四0點45分),特朗普發表了講話。



他開門見山:「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我們沒有人員傷亡……美軍基地受到的損失很小,也沒有伊拉克人在襲擊中受傷,因為提前有準備,預警系統發揮了作用。」



特朗普還表示,「對伊朗實施新制裁」、「不需要中東石油」……



總之,聞到了和平的氣息。美國退了一步!







美國為什麼退?美國真的不敢打伊朗嗎?



為了選戰



退一步海闊天空……



從美國國內看,呼籲和平的聲音高漲,斬首行動后,美國境內也發生了抗議遊行,目前美國已經有70多個城市爆發了遊行示威,示威者高舉「反戰」牌子,吶喊「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的口號,還要求美軍立即撤出中東,不要與伊朗發動戰爭,還中東和平。







2020年總統大選即將拉開序幕。然而,美國國內矛盾十分尖銳複雜,當地時間2019年12月18日,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條款,特朗普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三位被正式彈劾的總統。



從選舉時間看,參考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時間安排,不出意外的話,2020年7月份前後,將拉開帷幕,從候選人提名、三場候選人辯論、投票、公布結果,需要耗時半年多的時間。而此時距離選舉,也不到半年時間,時間緊迫,迅速打贏並抽身很難。







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為連任贏得選票,拿伊朗開刀,是最好的突破口,既教訓了伊朗,又成功轉移國內矛盾,為自己選情造勢,可謂一舉兩得。但是,如果發動戰爭,將會使美國陷入戰爭泥潭,特朗普連任后也不想看到這一幕。再者,如果伊朗真的反擊美國本土,特朗普將會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罪人,這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也不符合特朗普的政治需求。



從軍事部署考量,軍事專家王雲飛表示,美軍在中東地區有30多個海軍基地,有6萬人,這些部署的部隊和基地基本都在伊朗的打擊範圍之內,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美國有可能會對自己的軍事部署進行調整,主要以退為主,這樣會導致美軍在中東地區的控制能力下降,塔利班、ISIS等組織會有更大活動空間,敘利亞也將減少壓力,伊朗為主的什葉派控制能力會進一步增強,美國在戰略上會失分。



所以,從各方面衡量,退讓才更符合美國利益。



如何制裁



一、繼續打壓伊朗核武。特朗普在講話中號召盟國對伊朗發展核武器的行為施壓,「伊朗必須放棄其在核心問題上的野心,並停止支援恐怖主義,我們必須一同致力於與伊朗達成協議,以確保世界更安全、更和平。」



特朗普還放狠話說「只要我還是美國總統,就絕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



之所以這麼說,無非還是為了爭取國內的民意支持。不管是特朗普也好,換作其他任何一個總統,也會這樣做。



我們要抓住這一問題的核心:美國之所以要打壓伊朗的核武器,是擔心自己在中東地區的軍事部署以及盟友以色列和沙特的安全,如果伊朗開發核武器,顯然不符合美國利益。



二、打壓伊朗石油經濟。特朗普在講話中放言「美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我們不需要中東石油。」



特朗普這樣說,也是「打腫臉充胖子」,控制中東,搶奪石油資源是重要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維護石油美元的單一結算模式,這樣才能壟斷石油定價權和美元的霸權地位。



伊朗的石油產量豐富,是伊朗的經濟命脈。下一步,相信美國會進一步升級石油禁令,推出更加嚴厲的石油封鎖措施,竭力讓伊朗一滴油都輸不出。







40年恩怨



說到美國和伊朗的恩怨情仇,還要數到40年前1979年。那個時候伊朗處於巴列維執政時代,美國是巴列維重要的支持者,幫助巴列維奪取政權,以換取伊朗的石油供應,兩國關係很「甜蜜」,當然實際上是各取所需,美國為了石油,巴列維藉助美國之手穩定政權。雖然巴列維時代實行的是君主專制制度,與美國標榜「自由平等」價值理念相違背,但美國欣然接受,這也說明,只要不觸及美國的利益,所謂的自由平等理念都是浮雲……



由於巴列維家族腐敗奢侈,仿照西方貴族的生活方式揮霍無度,引發國內宗教人士和民眾不滿,最終爆發伊朗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政權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宗教人士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神權統治,扶植弱勢,禁止西方文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為了石油,美國亦曾嘗試與霍梅尼政權建立關係,但1979年10月,巴列維到美國治病,這徹底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紛紛要求美國交出巴列維。同年11月,霍梅尼號召民眾向美國和以色列示威,緊接著爆發了震驚世界的「伊朗人質危機」,52名美國外交人員被扣押。







雖然人質事件最終解決,但伊朗的反美情緒已經有了一定民意基礎,美國也對伊朗心存記恨,雙方敵對情緒開始蔓延,但還沒到爆發戰爭或者公然對立的程度。



然而,一件事讓伊朗和美國徹底反目成仇。那就是2005年伊朗總統內賈德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伊朗有權開發核武器。內賈德可謂「語驚四座」,因為伊朗已經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對此,美國組織對伊朗實施長達十年的制裁。2015年,《伊核協議》簽署,伊朗回歸平靜了兩年。然而,特朗普上台受,伊核協議風波再起,2018年5月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進行了制裁,美伊關係再度緊張起來!



直到發展到今天的「斬首行動」和「伊朗復仇」……全世界人民都捏了一把冷汗!



其實各位看官也不必過於緊張,從媒體報道看,伊朗的30枚導彈襲擊阿薩德空軍基地,居然沒有造成一名美軍傷亡,只能說明伊朗這是對「嚴厲復仇」議案的言出必行,是為了安撫國內情緒必須做出的軍事表態,國力懸殊的對比讓伊朗可不想成為第二個伊拉克。



而美國,為了選戰的需要和中東利益的全盤考量,也不會以大規模戰爭的形式與伊朗全面開戰,畢竟美國青年擔心戰爭爆發自己被徵召入伍,蜂擁而至的諮詢一度讓美國兵役登記局官網癱瘓,足以說明了美國民意的導向。這兩天,從政治領域進入相聲領域的美伊衝突,讓大家心裡踏實了很多。



不管接下來怎樣發展,有理兒哥認為,最終都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霸權主義不得人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