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媒:世界經濟比想象的更依賴中國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9-8-26 1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觀察者網/日期: 2019-08-25
  日經中文網8月26日發表評論員文章稱,「歷史上首次源自中國的世界經濟衰退」。這種觀點是進入8月後動搖世界的市場混亂的根源。

  最強烈意識到這股源自中國的逆風的發達國家無疑是澳大利亞。中國自2009年以後,一直是澳大利亞的最大出口國,占出口整體的比例超過30%。以中國的經濟增長為東風,澳大利亞維持了超過27年的罕見經濟增長。



圖源:日經中文網,下同

  但在8月以後,澳大利亞股市下跌6%,澳元遭到拋售,貶值至10年來最低點。長期利率因考慮到經濟惡化而首次跌破1%。即使是平時論調比較克制的經濟媒體《金融評論報》,也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彰顯出恐慌的標題——《國家的繁榮正在面臨集中炮火》。

  澳大利亞的市場相關人士之所以感到緊張,是因為該國最主要的出口產品鐵礦石的行情出現暴跌。國際價格一度比7月底下跌25%。鋼鐵生產大國中國是其最大買家。



  這將拖累依靠鐵礦石出口支撐的澳大利亞經濟。對於日本來說,如果主要搖錢樹汽車的價格一口氣下降25%,股市想必也會明顯動搖。

  澳大利亞的混亂只是其縮影,很多市場相關人士通過此次的動蕩,或將意識到世界經濟比想象中更加依賴中國。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佔世界的份額去年為16%,低於美國的24%,排在世界第2位。僅僅觀察16%這個數字,可能有人感覺即使中國稍微出現動搖,也不會產生巨大影響。但是,站在像澳大利亞那樣以中國為主要貿易夥伴的國家的立場上來看,烈度完全不同。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進行估算,以中國為最大出口目的地的國家和地區去年達到34個。從2007年的13個增至近3倍,幾乎與以美國為最大出口目的地的國家和地區(36個)並駕齊驅。

  這一期間與2008年的雷曼危機導致美國遭遇挫折、中國出台巨額經濟刺激對策提高了存在感的過程相重合。像屬於發達國家的日本以及屬於新興市場國家代表的巴西、南非那樣,很多國家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從美國變為中國。

  即使不是最大出口目的地,但中國進入出口目的地前3位的國家和地區也達到約70個。全世界約200個的國家和地區中,據稱超過3分之1把中國作為「主要客戶」。



  此外,德國的困境如今也值得驗證,該國也受到源自中國的逆風困擾。德國8月14日發布消息稱4~6月出現負增長,導致投資者心理冷卻。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吉姆·奧尼爾指出,市場的看法是「經濟低迷的最大原因是中國」。

  對德國來說,中國是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第3大出口目的地。由於迅速擴大在中國的汽車銷售,中國的排名與2007年的第11位相比明顯提升。中國佔德國出口整體的比率也從3%提高至7%,增至2倍以上。

  真正感到痛苦將是在今後。中國正在加快國內汽車市場轉向純電動汽車(EV)。美國經營諮詢公司AlixPartners的統計顯示,廣義的純電動汽車佔中國國內銷量的比率目前為7%,到2025年將提高至19%。僅在今年,就有超過50家中國國內純電動汽車企業推出100多款車型。

  德國經濟依賴汽車產業,但由於巨額投資負擔將招致短期業績惡化,同時還需要調整僱用,德國企業轉向純電動汽車的行動緩慢。如果這樣下去,令人諷刺的是德國將被中國汽車產業奪走用戶。德國同時面臨著中國經濟惡化以及與中國企業競爭這兩方面的逆境。

  對日本企業來說,脫離鄰近的世界第2大經濟大國,也難以描繪經營戰略。中日兩國的外交關係已經好轉。「如今鬱金香正在盛開」,有日本外交相關人士以這樣的比喻推動日企進駐中國。

  在中國,具有獲得穩定盈利來源的方法,那就是創造消費者必須買的東西。即使是因抵制日貨而動搖的韓國,半導體廠商也在積極購買日本製造的零部件。中國2012年曾出現大規模反日遊行,但貝親的高品質奶瓶仍繼續暢銷。

  掌握自主性的關鍵是創新。日本企業在擁有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現金的同時,數字投資卻遜色於美國,這令人心裡沒底。2018年年底以後,日本製造業的業績下行,日本股市或許也將再次與中國的前景聯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