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爭端遠超出貿易範圍

[複製鏈接]

25

主題

7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二月的風 發表於 2019-5-18 1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在過去一年裡,雙方都開打了一場貿易戰,對全球經濟造成了破壞性後果。

但許多人士說,中美的爭端遠遠超出了貿易的範圍,它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之間的實力爭鬥。

無論是否達成交易,這種競爭都預計會繼續擴大,並且變得更加難以解決。

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的亞洲事務部主任邁克爾·赫森(Michael Hirson) 表示,美中地緣政 治競爭顯著加劇,這已經是一個新的常態。

他認為,如果中美達成貿易協議,這將緩和一個階段的中美實力爭鬥,但這只是暫時的,效果有限的。

分析人士稱,由於中美雙方都試圖將自己確立為世界技術領袖,美中競爭很可能在關鍵的技術領域中表現出來。

近幾個月來,在世界最大的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談判中,有關技術轉讓的問題一直是關鍵。

球貿易諮詢機構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的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 (Stephen Olson) 表示: 現在每個國家都正確地認識到,他們的繁榮、財富、經濟安全、軍事安全都將與保持技術優勢聯繫在一起。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的擔憂不斷增加,包括對中國在世界各地不斷增長的影響力。

這種擔憂的原因很多,包括中國龐大的「一帶一路」計劃、「中國製造2025」計劃,以及華為、阿里巴巴等公司日益強大。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018年10月的演講中總結了這種情緒,稱中國在開放經濟時,選擇了「經濟侵略」, 而不是「加強合作夥伴關係」。

過去,人們更希望中國會接受一種更西方的模式。現在,人們認識到中國經濟與一個國家運營的體系都獲得巨大發展,而兩者沒有相互矛盾。

諮詢公司「控制風險」的中國事務分析主任安德魯·吉爾霍爾姆 (Andrew Gilholm) 表示,在過去幾年裡, 中國的雄心更加彰顯。

他表示,現在沒有人想象中國還會效仿西方的自由民 主模式,或者像幾年前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向市場經濟靠攏。

分析人士預計,隨著技術競爭步伐的加快,美國將繼續利用非關稅措施對中國進行反擊。

他們說,美國可以使用的工具包括:限制中國投資美國,限制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技術的能力,以及對中國企業進一步施加壓力。

赫森表示,非關稅措施沒有像關稅問題那樣受到市場的關注,部分原因是它們的影響更難以量化,卻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美國去年通過的一項新法律可能會幫助這種反擊措施。

它通過擴大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 可以審查的交易類型,加強了美國政府審查並可能阻止涉及外國公司的商業交易的權力。

該委員會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批,以確定它們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2018年,甚至在新法律通過之前,阿里巴巴數字支付子公司螞蟻金服收購美國的匯款公司速匯金的的高調交易,正因為沒有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批准而流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5: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