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為什麼禁止學生在宿舍吃外賣

[複製鏈接]

64

主題

66

帖子

44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z123 發表於 2018-11-14 16: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高校對於外賣的態度一貫不友善。有的學校直接強硬地禁止外賣進校園;有的高校則會出台軟性規定,倡導學生不點外賣。
2從制度上看,學校無權禁止外賣。而且,很多學校打擊外賣,並不一定只是在為學生著想,還可能是為了保護自身利益——點外賣的學生多了,食堂和校內超市的生意就會受影響。
3校方以「為學生好」為名義推動一件事情,但其實自己會在其中得利。針對此類事件,有關部門應當格外加強監管。可以讓「油水」多的後勤部門脫離高校的管理,使校方撈不到好處。
文丨王陽

近日,福建閩江學院因限制送外賣的車輛進校,限制外賣進入宿舍和教室,激起了一些學生與外賣商家的不滿。一些外賣商家在學校食堂門口發放免費午餐,抵制學校規定。此事在網上引發關注與討論。學生叫外賣,在宿舍里吃外賣,學校到底該不該管?

學生吃外賣,高校大都不太樂意
希望學生少叫外賣,或者乾脆不吃外賣的高校,遠不止一所兩所。很多學校會出台硬性規定——送外賣的不許進校門。據媒體調查,2015年,北京就有至少8所高校禁止外賣進校園。而北京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及北京理工大學則禁止外賣員騎電動車入校,外賣員送餐入校只能步行。

有些學校則會禁止學生把外賣帶入宿舍樓。去年,廣西外國語學院就出台規定,禁止外賣及一次性飯盒、塑料打包袋進入宿舍。

對於違規者,有的學校會有宿舍斷電等懲罰措施。


還很多學校,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但校方會倡導學生不吃外賣。


這次閩江學院因「禁止外賣進校園」遭到質疑,據校方單方面解釋,學校的意思其實並不是禁止學生吃外賣,只是「倡議學生少吃且不在宿舍、教室等處吃。」

從制度上看,學校無權禁止學生叫外賣、領外賣、吃外賣
首先明確,學校無權把送外賣的商家擋在門外。


公立院校的一些公共區域需要向普通民眾開放,不能粗暴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校區,這是常識。我國的相關法規也允許外來人員在向門衛登記後進入大學。


開放大學校園,也是國際主流做法。比如,在法國,公立高校屬於「公益公立機構」,即必須在特定範圍內允許民眾進入。

對此,支持高校禁止外賣的人可能會有反駁:

雖然學校沒權利禁外賣,但校方把送外賣的小電動車小汽車擋在外面,是為了學生的安全。畢竟,這類車輛在校園裡還是挺危險的。某高校校方也曾表示,由於送餐人員車速過快、邊打電話邊開車等情況,學校內發生過多起交通事故。

有一顆「為了學生好」的心,確實值得尊重。但是不是一定要為了保全學生的安全,去做自己沒權利做的事情呢?

同樣面對安全問題,其他國家的高校並沒有選擇把校門一關了之。

1968年,美國高校內部普遍設立了校園警察機構。美國對校園警察的素質要求很高,錄用程序也十分嚴格。學校警察主要來源於高校畢業生、退役警察和退役軍官,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歐美大部分高校除了配備訓練有素的校園警察外,校園內每隔一小段都會設立報警亭,方便學生在遇到危險時及時報警。(《高校大門應該怎麼開?——重談高校的門禁制度》 張茹淇)


美國天普大學因所在區域的整體治安情況欠佳,為保障學生安全,校方配備了警車以護送學生上下學
當然,國情不同,國外方法未必能照搬,但校方至少應該想辦法,在保證校園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讓外賣進校門。比如在離宿舍近的地方設立取外賣點,然後開通一條外賣專線,提醒師生在走近這條專線的時候注意避讓車輛,讓送外賣的商家能夠在不會撞到行人的情況下,暢通地到達宿舍樓附近。

而「禁止學生在宿舍吃外賣」,就更荒唐了。「吃外賣」固然有產生白色垃圾等負面因素,但也有節省時間、比大多數食堂菜品更豐富等好處,成年人自然能夠權衡利弊,自己決定要不要吃外賣,也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學校沒理由橫插一杠,連別人吃什麼都管。

而「很多高校只是倡導不吃外賣而非強迫」這類觀點,也講不通。首先,「吃外賣」本身就是一個中性行為,不能說對也不能說錯,學校何苦倡導反對它呢?而且,很多學校所謂的「倡導」,其實是恐嚇與施壓。比如浙江某高校,面對媒體的時候說是「倡導」,可帶外賣進宿舍樓的同學卻會被告知「可能會扣學分或者通報批評」 。

這次因限制外賣而鬧出亂子閩江學院,也是口口聲聲說只是「倡導」。然而,根據學校學生工作部發布的說明,如果帶外賣進宿舍樓,會面臨「以批評教育為主」的懲罰。

一些學校限制外賣,很可能是為了自身利益
學校限制外賣,往往以保障學生安全、衛生等為理由。但有些措施,實在讓人看不懂,校方到底用意何在——

據報道,瀋陽某高校外一輛污水車沿校園南牆潑了百餘米糞水。原因是學校為了防止商販向校園裡的學生賣午飯。

學校想出用潑糞水的方法,這明顯與其關心學生的所謂「初衷」背離。如果學校是擔心學生買外賣有衛生問題,那麼,在學生生活、住宿的地方潑大糞,就沒有衛生問題?(《大學潑糞阻止學生叫外賣何其不堪》 熊丙奇)

類似的事情可以告訴我們,有些學校為了抵制外賣,不惜傷害學生。

這些校方的目的,很可能已經不是保障學生的利益了,他們也許是打著保障學生的旗號,為自己謀私利。

用常理也能推斷,如果把外賣禁了,很多學生就會轉而去食堂花錢吃飯,食堂的營業額就會增加。而食堂是很多學校不可忽視的經濟來源,甚至是腐敗者的溫床——在我國,學校大都會把食堂的經營權外包給私人營業者,但其中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在監管方面又做的很不好。據《讀天下》的一篇報道,在學校食堂承包招商過程中,最後保留的競爭者多為學校老師的親戚、校門外門店的老闆或其他關係人。

有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裁判文書網有關校領導貪腐的判決書中,逾4成涉食堂腐敗。

警惕學校以「為學生好」的名義為自己牟利
校方以「為學生好」為名義推動一件事情,但其實自己會在其中得利——這種套路不止可以用於打擊外賣。

據報道,有些學校將原來免費供應的熱水全部拆除,所有宿舍樓的水房都只安裝了某公司的飲水機。學生必須下載這個公司的APP,才能買熱水,而且水價比校外均價昂貴。

除了熱水APP,有些學校還會強制學生安裝各類學分記錄APP,跑步記錄APP等。這些APP里,有很多都粗製濫造,經常出現奇葩廣告。

學校當然可以說,這是為了提升學生用水的品質、教學質量,但真實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學校在其中獲利多少,我們往往不得而知。


對於這種情況,有關部門應當格外注意,加強監管,看看學生是否真的受益,校方有沒有從中昧錢。

國外的制度也值得借鑒。在法國和德國,學校不設後勤管理機構,負責後勤事務的機構完全脫離學校,其財產主要由政府劃撥,屬國家所有。即使食堂的營業額高,錢也不會給到學校的管理層。這樣的制度設計,使得校方無法掌控「油水」多的食堂超市等後勤部門,很難從中撈到好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