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琴歌二首

[複製鏈接]

143

主題

145

帖子

87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_boy 發表於 2018-11-2 1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琴歌二首
[漢] 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這首寫得更為大膽熾烈,暗約文君半夜幽會,並一起私奔。「孳尾」,指鳥獸雌雄交媾。《尚書·堯典》:「厥民析,鳥獸孳尾。」《傳》云:「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妃」,配偶。《說文》:「妃,匹也。」「交情通意」,交流溝通情意,即情投意合。「中夜」,即半夜。前兩句
呼喚文君前來幽媾結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連夜私奔,不會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遠走高飛,叮嚀對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為你感念相思而悲傷。蓋相如既已事前買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對文君寡居心理狀態和愛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復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膽無忌如此。

這兩首琴歌之所以贏得後人津津樂道,首先在於「鳳求凰」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思想。

相如文君大膽衝破了封建禮教的羅網和封建家長制的樊籬,什麼「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孟子·滕文公下》)什麼「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儀禮·喪服》)什麼「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班昭《女誡》)什
么「男女……無幣不相見,」(《禮記·坊記》)「門當戶對」等等神聖禮法,統統被相如文君的大膽私奔行動踩在腳下,成為後代男女青年爭取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一面旗幟。

試看榜樣的力量在後代文學中的影響吧:《西廂記》中張生亦隔牆彈唱《鳳求凰》,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牆頭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為自己私奔辯護;《玉簪記》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動陳妙常私下結合;《琴心
記》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台……足見《鳳求凰》反封建之影響深遠。

其次,在藝術上,這兩首琴歌,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徵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

全詩言淺意深,音節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於一爐。即使是後人偽托之作,亦並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價值。

(熊篤)
----引自"國學網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