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輿情翻車,網友欠「女司機」一個道歉

[複製鏈接]

143

主題

241

帖子

103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itanghuakai 發表於 2018-10-30 14: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河事件,社會悲痛不已。一開始有媒體報道,萬州應急辦透露,事故系公交車避讓一輛逆行的小轎車所致,小轎車司機為一女性,一時引得各路自媒體、大V轉發評論,對「女司機」群起而攻之,然而警方几個小時后發布的情況通報顯示,是公交車越過中心實線,撞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后失控墜入江中。

新聞又一次反轉了,幾個小時前還忙著轉發評論、鞭撻、大聲疾呼的一大堆自媒體、網路大V張口結舌,又忙著刪帖,其變臉速度之快讓人咋舌。這起事情之所以鬧到這麼一個地步,始作俑者難辭其咎。細節上有出入可以理解,可是剛開始傳播的跟最終的事實差距這麼大,就很難理解,何況消息源還來自當地的應急辦,人們希望當地應急辦對此作出認真的回應。

被不實消息誤導是事實,但在一起交通事故里,「女司機」這個群體卻成了被指責的對象,要說沒有一點先入為主的觀念在作怪,恐怕很難讓人信服。一直以來,女司機被當成了馬路殺手的一個代名詞。在交通事故里,只要肇事方是女性,性別問題立馬就會成為關注的焦點,人們以各種方式作出人身攻擊,這次事情引發的次生風波就是個典型。

因為個體的差異,每個人在處置同一類突發情況時,的確是存在不同的。有些人應對得好,有些人應對得不好,有些人甚至會作出相反的應對。但是將個體的不同等同於性別的不同,刻意營造性別差異,就完全走偏了。這其實是將正常的駕駛習慣問題變成性別歧視問題。

再進一步說,我們更應該把關注的焦點聚集在救援,聚集在對受害者家屬的安撫上。滿屏都是對女司機的嘲諷,這把鹽撒下去,受傷的除了受害者家屬,還有無辜的社會公眾。任何一個災難事故,不管它怎麼發生的,救援都是第一位的,無他,就為了敬畏生命,為了尊重生命。

現在,新聞反轉了,大V們一個個灰頭土臉、手忙腳亂,找這個原因找那個原因,而當事私家車司機所蒙受的不白之冤、所受到的傷害,難道就可以一筆帶過?那些不辨真假的網友,還欠女司機一個真誠的道歉。

其實,當事情真相不明時,新聞在處理上也不是沒有辦法的。尋找消息源並標註來源,發表之前求證一下;當無法證實時,就應該淡化處理細節,未經證實就得老老實實地標註清楚;最忌諱的是照抄照搬,做成標題,放大未經證實的信息。反轉的事已經不是第一回發生了,但為什麼有些自媒體沒能吸取足夠的教訓,恐怕值得深思。譬如,難免有人覺得「女司機」的新聞自帶流量,在點擊率、流量的誘惑下,他們便想著先下手為強。對於這樣的自媒體,應該建立一套約束機制。

當然,當地有關部門也要為在信息通報上的錯誤承擔主要責任,事情還未調查清楚就盲目發布消息,應急辦一個說法,警方又一個說法,叫人聽誰的好?當地需要建立一個新聞發布的機制。此外,警方的調查需要時間,下結論更需要嚴謹的確認過程,否則很容易讓謠言鑽了空子。這也提醒警方,信息共享機制要更靈活一些,反應也要更迅速一點,方法也應該更多一點。

143

主題

241

帖子

103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9
沙發
 樓主| haitanghuakai 發表於 2018-10-30 14:51 | 只看該作者
警方的調查需要時間,下結論更需要嚴謹的確認過程,否則很容易讓謠言鑽了空子。這也提醒警方,信息共享機制要更靈活一些,反應也要更迅速一點,方法也應該更多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76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3
bookman 發表於 2018-10-30 15:00 | 只看該作者
問題是道歉有用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