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以立為本、立破並舉」的辯證法

[複製鏈接]

450

主題

451

帖子

290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編者按

  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加大意識形態工作力度,意識形態領域總體保持了向上向好態勢。同時要看到,意識形態領域面對的形勢依然錯綜複雜,面臨的風險挑戰依然嚴峻。如何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鞏固拓展意識形態陣地,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是我們黨面臨的重要時代課題。

  作者:雙傳學(新華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必須堅持以立為本、立破並舉,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這一重要論斷既深刻闡述了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新擔當新作為,又蘊含著豐沛的科學有效的辯證法思維,為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意識形態」概念並不是馬克思創製,但馬克思是意識形態理論奠基人。早在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就指出:「發展著自己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人們,在改變自己的這個現實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和思維的產物。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自此,「意識形態」概念被引入社會歷史領域,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工具。馬克思恩格斯公開宣稱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隸屬於這個階級的。」

  既然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那麼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立」與「破」的鬥爭。所謂「立」,就是確立、樹立能夠體現本階級屬性和利益要求的意識形態;所謂「破」,就是破除、打破與本階級屬性和利益要求相背離的意識形態。不破不立,「立」與「破」之間辯證統一、有機融合,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經典方式」。比如,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通過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通過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係,才能把它們消滅」。列寧則一針見血地指出,「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學說,是科學工作者的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我們必須在工人中重視這種意識形態的灌輸,否則就是加強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對於工人的影響」。在這一「立」「破」雙向作用下,他們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同其他意識形態甄別開來。

  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並善於運用立破並舉的辯證法做好各個時期的意識形態工作。早在1920年,毛澤東同志就意識到「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鮮明提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概念,反覆提醒全黨要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通過開展大規模的思想改造運動和學習宣傳活動,確立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同志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這項工作是全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任務,決不能削弱。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妥善應對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各種複雜情況,不斷發展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就意識形態工作發表許多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既清醒地認識到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又明確提出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對各種錯誤思想必須敢於鬥爭、敢於亮劍。有立有破,立與破的辯證運用,成為社會主義中國意識形態建設的一個特色和優勢。

  意識形態工作在立破並舉中取得歷史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科學運用以立為本、立破並舉的辯證方法,推動意識形態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意識形態領域發生開創性、長遠性、全局性、根本性改變。

  意識形態工作的地位作用得以科學精準定位。只有先從思想深處「立」得住,行動舉措才能站得穩。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築的核心與靈魂,具有特殊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用「極端重要」、三個「事關」來科學定位意識形態工作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既繼承了黨歷來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的優良傳統,又適應了新時代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新要求,為意識形態建設的立與破做好了思想準備。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體系不斷創新發展。理論只有被群眾所掌握才會產生巨大物質力量,而群眾能不能接受理論,既要看理論是否科學,還要看其話語表達是否鮮活、入腦入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表達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一系列創新話語進入人們日常生活。比如,「中國夢」將個人夢想與國家、民族、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將黨的主張和政策用鮮活明亮、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四個全面」「五位一體」將意識形態工作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既實現了意識形態工作與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結合,又防止意識形態工作變成空洞說教。創立新型話語表達還體現在國際傳播上。比如,講好中國故事不僅提煉了標識性概念,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而且使中國理念、中國主張、中國方案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同和支持,世界上認真傾聽「中國之聲」的人越來越多。

  主動作為敢於鬥爭的正氣底氣更足。敢於亮劍、善於鬥爭、勇於勝利,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工作的一個鮮明特徵。制定實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層層傳導壓力,讓立與破成為鮮明工作導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戰鬥的姿態、戰士的擔當,扶正祛邪、激濁揚清,勇於同錯誤思潮開展鬥爭,堅決向各種歪風邪氣說「不」,一度出現的歪理邪說得以堅決遏止,一些媒體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態度不鮮明甚至採取「不偏不倚」「打擦邊球」的態度得以堅決糾正,特別是不斷加大對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的辨析和有力批駁。一系列「組合拳」頻頻出擊,有效遏制了各種錯誤思潮的炒作蔓延,有效扭轉了主流思想主導地位遭受侵蝕的狀況。

  應對新挑戰必須「立」得堅定「破」得徹底

  樹欲靜而風不止。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總體上保持向上向好趨勢,同時也要看到意識形態領域並不平靜,面臨的形勢依然錯綜複雜,面對的挑戰依然嚴峻,有時甚至還面臨尖銳的鬥爭。妥善應對這些問題,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繼續堅持以立為本、立破並舉的辯證運用。

  立理性辨識,破模糊認知。當前,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的情況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各種思想多樣雜陳、競相發聲逐漸成為常態。同時,改革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也不可避免地映射到人們的心理層面,極易誘發非理性表達。少數人不時借社會熱點特別是突發事件將個案無原則泛化,把具體問題政治化、把局部問題全局化,蓄意挑起輿論漩渦。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觀點時有出現、伺機冒頭,試圖把普通事件炒成熱點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意識形態事件。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堅持立破並舉,引導群眾自覺理性辨識各種錯誤觀點,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

  立主旋律,破負能量。市場經濟在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同時也滋生出逐利本性,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本位主義等負面效應隨之顯現。「市場逐利」不僅讓一些領域道德失范、一些個體唯利是圖,屢屢突破公序良俗底線。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主旋律得不到弘揚,反而負能量四處蔓延、混淆視聽。我國實行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旗幟鮮明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共同唱響正面宣傳大合唱,奏出時代最強音。

  立「中國聲音」,破「西方迷霧」。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個別西方國家想當然地把我國當作挑戰和威脅,不遺餘力、想方設法地調整策略、變換手法對我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圍堵,妄圖策動「顏色革命」。面對這些迷眼紊心的「煙霧彈」,我們必須保持足夠警醒。

  壯大主流意識形態必須葆有立與破的政治定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毫不動搖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堅持以立為本、立破並舉的工作方位、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

  毫不動搖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關鍵在黨。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要充分認識到,黨管意識形態是我們黨的寶貴經驗和重要原則,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動搖。要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各部門、各單位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於馬克思主義、忠於黨和人民的人手裡。強化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一盤棋」格局和「一呼百應」的態勢,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

  矢志不移堅持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定盤星」。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基礎,也是鞏固加強主流思想文化的基礎,能確保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西方國家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攻擊的焦點,就是試圖顛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面對複雜形勢,無論是理論研究、宣傳報道,還是文藝創作、思想教育,都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擺在首位。特別是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宣傳闡釋不斷往實里走、往深里走、往心裡走,把強大的精神能量轉化為開拓進取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思路舉措和實際行動。

  旗幟鮮明拿起勇於鬥爭敢於辨析的有力武器。鬥爭一直存在於意識形態領域,敢不敢鬥爭、會不會鬥爭成為檢驗意識形態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當前,一些人受西方錯誤思潮影響,要麼有意無意弱化、淡化意識形態,宣揚「意識形態虛假論」「意識形態無用論」等論調;要麼蓄意製造事端,把個體事件片面意識形態化。還有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或奉行「鴕鳥政策」,或熱衷當「謙謙君子」,或用「不爭論」「不炒熱」「讓說話」為自己開脫。意識形態領域不是風花雪月,不是和風細雨,而是考場和戰場,需要我們準確把握意識形態的本質內涵,廓清籠罩在意識形態問題上的理論迷霧,對各種錯誤思想敢於亮劍,堅決反對和抵制一切違背、歪曲、否定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言行。

  堅持不懈抓好抓實陣地建設管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管理既要「守住」,也要「佔領」。「守住」就是要完善機制,嚴格制度,加強日常監管,把住重點關口,確保意識形態陣地可管可控。「佔領」就是要抓住機遇,既「守陣地」又「拓疆土」。比如,充分開發運用網路資源,牢牢掌握網路戰場的主動權,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建立完善網路綜合治理體系,建強用好互聯網思想輿論陣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