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夜讀】最怕你只顧著抱怨,卻從不努力改變

[複製鏈接]

15

主題

28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抱怨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會在每個人身上發生。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愛抱怨是一件好事,至少證明你找到了問題。但是,如果你找到了問題卻不去解決,就會陷入反覆抱怨的死循環里,被情緒反噬。

        有時候並不是糟糕的狀態決定了糟糕的心態,而是先有了糟糕的心態,才導致了糟糕的狀態。

       曾有一個姑娘跟我說,有個同事跟她鬧過誤會,導致她們關係惡劣,對方常常暗地給她使絆子。

       我建議她跟組裡的領導說說,她說領導會認為她搬弄是非。我建議她調換分組,遠離不和的同事,她說沒那麼容易。我建議她主動跟同事解開誤會,她說她拉不下臉。

       每一次訴苦,她都透露出要辭職的意願,可是三年了,她依然在原來的崗位上穩如泰山。

       我終於明白,她根本不是來尋求解決辦法的,也不需要什麼改進意見,只是單純地需要抱怨,讓人認同:她的遭遇很悲慘。

       心態決定命運,你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認為自己很慘,就會過得很慘。

       如果你不喜歡某種狀態,那就改變它,如果你無法改變它,就改變自己的態度。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行動去決定自己生活的樣子。

2

       曾有人把思維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把挫敗歸因於不可控因素。他們認為不滿的狀態不會發生改變,所以他們的抱怨只是單純的情緒發泄。

       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則把挫敗歸因於可控因素。他們永遠都在向上尋求發展,遇到不滿的時候更願意想辦法,把問題解決掉。他們的抱怨里,隱藏著改變的動機。

       舉個例子:假設你參加一場長跑比賽,在起跑的時候慢了半拍。

       如果你埋怨跑道不好,或者鞋子太滑,那麼事情的結果就是你全程在給自己心理暗示「我沒有辦法改變這個糟糕的比賽環境」,最終的結果就是輸掉比賽。只顧著發泄情緒,會讓人早早放棄努力,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此時你心裡說:都怨我反應慢,然後奮起直追,就有可能在下半程把自己耽誤的時間補回來。如果把抱怨建立在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基礎上,那麼一個懷情緒也能指向一個好結果。

3

       古人云: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並有明確目標的人,會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尋求改變上。

       同事艾麗負責歐洲市場的樣品開發,因為時差的緣故,每到下午四五點,客人的郵件就會蜂擁而至。

       我們是貿易商,不直接負責生產,遇到客人詢問生產的細節都要找工廠核對以後再回答客人,這樣一來一回,很快就過了下班時間。

       剛做歐洲市場的那一個月,艾麗常常抱怨自己上午太閑,下午太忙,從來沒有準時下班過。不過,這種抱怨並沒有持續多久。第二個月的時候,艾麗就找到了解決辦法。

       她會提前找工廠打聽好每一款樣品的具體生產情況,並核查操作中是否會發生問題,收到客人郵件的時候,她不必再到處詢問,就可以直接回答。

       一場抱怨,讓艾麗由被動化為主動,給她帶來好口碑。

       有時候,壞情緒並不全然是一件壞事。當你發現一件事情不太理想的時候,就是你要挑戰自我,發生改變的時候。

       怨天尤人,你就會越來越弱;反躬自省,你才能越來越強。有了抱怨,就去改變。相信自己的潛能,不斷探索和提高自身能力,方法總比困難多。

       聰明的人,都會把負面情緒當成積極改變的起點,而不是向生活低頭的終點。

來源:貓姐能量圈(ID:tqq1214cat) | 作者:二次元貓小姐​​​​

15

主題

28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沙發
 樓主| 試著忘記壹切 發表於 2018-10-16 14:32 | 只看該作者
一一改變自己的各種缺點,使自己逐步完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3: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