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健康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

[複製鏈接]

436

主題

436

帖子

280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楊玉春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對於健康是什麼,傳統文化認為,健康指「身強為健,心怡乃康」,《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使個體能長時間地適應環境的身體、情緒、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據此,筆者認為健康的內涵至少應包括生理健康、營養均衡、心理陽光、社會交往與適應良好四個層面。
  面向作為特定人群的中小學生,需要將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體現在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中,以學校教育為媒介、以教育內容為載體,針對生理常識教育、營養科學教育、常見病及預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學體育運動、生涯規劃教育等內容進行體系化地課程資源搭建和教學。
  在當前的教育當中,學生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學生近視率持續攀升、營養不均衡、學生對常見病預防能力不足等問題突出,過重的課業負擔、部分地區和學校的體育課程流於形式等應試導向下狹隘的培養模式更會加重這些問題,這些並不樂觀的現實教育實踐已經迫使我們用「健康第一」的理念調整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
  傳統觀點認為,健康教育是由醫學(預防醫學)、心理學、傳播學、社會學、行為科學、教育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而來,是針對全人類、全生命周期的計劃性、系統性和有組織的健康促進活動,傳播健康信息、樹立健康觀念、促進健康行為的「知信行」模式既是健康教育的手段又是目的所在。但是從公共政策和教育學的視角來看,多學科性和跨學科性的健康教育更接近社會科學,應該是教育學的分支。在學校立德樹人的教育過程中,健康教育是以促進學生健康行為和提升學生健康素養為目標的教育活動,是以健康信息傳播、健康技能形成為手段的教育活動。
  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和健康素養是人一生幸福的基石,在學校實施健康教育,無論對於個體還是對於國家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健康戰略意義。具體踐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完善健康教育立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要借鑒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健康教育經驗,通過立法手段,確保健康教育的實施。例如,日本以《日本食育法》確保學生的飲食安全和營養科學,對學生營養進行教育和干預。
  二、整合健康教育課程。在各級學校普遍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從健康知識、健康素養、健康技能三個方面系統地培養和考察學生。例如,通過《自然》《地理》課程,了解、掌握自然災害前後的避震救災知識、日常公共衛生常識;通過《生理衛生》《生物學》等了解生理衛生常識、學習常見疾病的識別和預防;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等了解人際交往常識,促進心理、情緒、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
  三、推動健康教育學科發展。在各級教育單位貫徹健康教育理念,健康第一的觀念要「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在師範類高校和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中建設「健康教育」二級學科,設立「健康教育」專業;在醫學類院校中加強健康教育學科與教育學、傳播學、公共政策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健康教育在預防醫學領域的運用,進一步加強其社會服務、公務服務職能。
  四、營建健康教育共識。引導全社會用人單位在用人標準上,採取相應措施配合國家健康戰略,如在傳統入職體檢中保留生理健康部分的基礎上,增加健康技能和心理健康等維度的測試。提倡「健康第一」,形成共建共享「健康第一」的社會氛圍。
  五、弘揚健康教育文化。以國粹中醫引領學校健康文化,把中醫系統科學、相互聯繫的健康理念整合到健康教育內容中,把中醫天人合一、辨證論治的健康思想運用到健康教育實踐中,從起居作息、膳食均衡、基礎病理、健康自查、安全急救、樂群交友等方面,融入對學生日常健康生活的引導。

312

主題

1309

帖子

378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786
沙發
布信易 發表於 2018-10-11 06:12 | 只看該作者
中小學生的自殺問題,說明心理健康也很重要,要懂得釋放心理壓力,面對困難,勇於拼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

主題

146

帖子

53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39
3
anlybaby 發表於 2018-10-11 22:47 | 只看該作者
健康是人一生幸福的基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