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應對孩子「心理疲勞」的方法(原創)

[複製鏈接]

713

主題

805

帖子

216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森林木1 發表於 2018-9-25 1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旦發現孩子經常處於「疲勞」狀態時,應分析一下,到底是屬於生理性疲勞還是屬於心理性疲勞。專家們認為,有心理性疲勞的孩子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1、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
  2、有的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
  3、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
  4、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煩躁,或者轉移話題。
  5、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後卻十分活躍,表現為「玩不夠」。
  如果發現自己孩子的「累」是屬於心理性疲勞,父母不必過於驚慌。
  首先,父母要減輕精神壓力,對孩子要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正確的估計,對孩子的學習不能單純地從分數的高低來衡量,要考慮孩子學習的原有基礎,每次考試試題的難易,孩子學習上的困難及臨場發揮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對孩子成績要做縱向比較,即自己和自己比,過去和現在比。
  二是要經常告誡孩子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毅力。在對孩子適當嚴格要求的同時,還要融進家長[微博]對子女的一片慈愛之心,力求鼓勵多於斥責,切不可簡單粗暴,打擊孩子的信心。
  三是家長在課外輔導中,要盡量有針對性,並使方法多樣化。比如,孩子對作文感到困難,並不是他缺乏課外讀物,而是沒有親身感受可寫。這就需要家長多帶孩子外出活動,增加接觸自然和社會的機會,並且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和積累素材,從而形成自己的感受,有助於打開思路。當他們為獲得知識而感到有內容可寫時,就會感到無窮樂趣,心理上的疲勞癥狀就會減輕或者消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4: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