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蘋果新iPhone雙卡功能解析:為何國行版的方案如此保守?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8-9-14 04: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蘋果新iPhone雙卡功能解析:為何國行版的方案如此保守?

  2018-09-13 · 雷科技


  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1點,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正式開啟。毫無意外,這次的主角是三款新iPhone。2017年推出的iPhone X已經為它們打好了外觀設計的基礎,這就讓這些新品少了一些新鮮感。

  

  和更大尺寸的屏幕、更強的性能相比,新iPhone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雙卡功能的加入,它的出現對iPhone有著里程碑的意義,尤其對中國用戶來說。

  現在,我們就來為你揭秘新iPhone的雙卡功能。

  國行版新iPhone的雙卡功能有何特別之處?

  在凌晨的發布會開啟前幾個小時,新iPhone的卡托諜照已經被曝光。我們得以提前知道了這個秘密。實際上,iPhone Xs系列國行版採用的是同樣的方案。

  

  和安卓雙卡手機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新iPhone的卡托體積基本沒有變大,雙卡實現的方式在卡托正反面各插一張。也就是說,在手機內部和SIM金屬面接觸的SIM晶元有兩塊,分為了兩層,中間是給卡托和手機卡留出的空間。

  現有雙卡手機的卡托多為雙SIM卡平行設計,部分則是國行版手機卡、TF拓展卡三選二,歐美版則為單手機卡+TF拓展卡。對打死都不會給手機開放存儲拓展功能的蘋果來說,這無疑是最佳方案。

  

  可能有小夥伴會擔心,兩張手機卡堆疊在一起會太厚。這點大可放心,早期華強北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為了把卡貼和SIM卡一起塞進卡槽中,專門重新製作了專門的卡托。誇張點說,蘋果這次的雙卡卡托方案借鑒了華強北的智慧。

  

  虛擬SIM卡技術為何這麼難普及?

  對大部分國內用戶而言,真正體驗到虛擬SIM技術的魅力,應該還是LTE版Apple Watch 3推出時。它可以在不插手機卡的情況下接打電話和上網。毫無疑問,對iPhone而言,這是實現雙卡技術最理想的方案。

  然而,這次蘋果還是妥協了,在國行版新iPhone上選擇了最為保守和穩妥的方案。LTE版Apple Watch 3在國內推出時,遇到了不小的阻礙,由於遲遲未能得到運營商的全面支持,這款產品一直未能在國內正常使用。即使現在,真正支持的只有聯通一家,而且還是一號多終端,本質上依然未能徹底擺脫實體的SIM卡,和理想的虛擬SIM技術依然相去甚遠。

  

  如果蘋果強行在國行版的iPhone上使用虛擬SIM作為雙卡方案,就等於把選擇權拱手讓給了運營商。在後者態度冷淡的情況下,兩張實體SIM卡自然是最佳的方案,至少把選擇權掌握在自己和用戶的手中。

  

  當然,在海外版本的iPhone Xs系列上,蘋果依然堅持了自己的一貫理想,使用eSIM技術實現第二張手機卡。只是,在對雙卡功能不太感冒的歐美用戶眼中,這個功能或許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小結:新iPhone國行版雙卡方案不完美,但誠意十足

  過去,蘋果在國內用戶的心目中的印象無疑是高傲的,很難在產品上為中國用戶做出讓步和妥協。3G時代,蘋果堅持不推出支持TD-SCDMA版本的iPhone,放棄了爭取更多移動用戶的機會。

  但在近幾年,隨著國內市場對蘋果手機的銷量貢獻越來越不容忽視,蘋果在本土化的態度上越來越積極。在軟體層面,iOS系統已經專門為中國用戶做出了很多改變。例如,加入了對騷擾電話攔截功能的支持、App Store中增加了微信支付寶支付方式。

  

  這一次,在面對國內虛擬SIM技術遲遲為普及的情況下,專門在硬體層面上做出了變化,加入了對雙實體SIM卡的支持。這在iPhone十餘年的歷史上,還是首次。

  此前的iPad Pro上,蘋果植入了eSIM晶元,用戶可以不插卡用LTE網路,但中國除外。這一次,在新iPhone產品上,蘋果沒有再用一句「中國除外」打發國內用戶,而是給出了更為積極和務實的解決方案。

  

  對廣大中國用戶而言,雙卡功能的出現讓iPhone上的最大短板消失,又少了一個不買蘋果手機的理由。蘋果展現出來的誠意無疑是一件用戶和廠商雙贏的好事。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