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阿里收購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之前,大眾可能並不太熟悉黃明端。 因為這位有著「陸戰之王」之稱的零售大咖,一直深居幕後。但在零售行業內,黃明端的名聲和業績卻無人不知。他因一手締造了大潤發,在大陸零售業開創了一個時代而知名。 而如今,這位創造時代的人,終究輸給了時代。 【締造了大潤發的「狼王」】 有人說,命運和黃明端開過三次大玩笑。前兩次,他都成功地把「命運老人」打倒在地。 第一個玩笑,是他少不更事時,幫人站在賭場門口把風,差點被黑社會吸納,成為一個小混混;第二個玩笑,是當他在潤泰集團紡織部如日中天時,突然被委任進入零售業,而後不久又被派往大陸,作為一個行業新手,開始與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巨頭過招。 關鍵是過招之後,他沒輸,並由此開啟了自己職業生涯最為輝煌的部分。 1996年,潤泰集團成立大潤發流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軍零售業。時任潤泰集團總裁的尹衍梁,啟用了從未有過零售管理經驗的黃明端掌舵大潤發。因為黃明端為人「聰明,肯拼,行動快、狠、准」,是能夠開疆闢土的「狼王」。 即使是「狼王」,但面對全新的領域,黃明端也有兩大難處:一、隔行如隔山;二、彼時他已41歲,從台灣到對他而言陌生的大陸。 不過即使如此,這位人到中年的門外漢還是僅用大約10年,就贏得了「陸戰之王」的地位。 他究竟是如何上手的?又如何締造了外行逆襲內行的奇迹? 黃明端的打法是先模仿、再超越。他是偷師之王,也是「能自得師者王」。他可以向全世界學習,然後集眾人之長做自己。他曾對媒體說:「我的生鮮一部分買貨操作是學美國的,但是整個商店的設計是學歐洲的,商品的選擇是學大陸。」 起初,大潤發模仿的是歐洲零售業巨頭——萬客隆的倉儲式銷售業態。 但1997年,大潤發在大陸開出第一家門店大潤發平鎮店反響並不好。於是黃明端走訪了國內大賣場,而後發現家樂福模式可能更為火爆。 於是,在大陸開到第三家門店時,他果斷叫停倉儲模式,以家樂福為標杆。這一改變的效果很明顯,1999年,大潤發創下240億元人民幣的營收,短短兩年,這個新公司已經將萬客隆甩在身後。 隨後,更好的機會接踵而來。 2000年12月,潤泰集團與法國歐尚集團合資后,在大陸推進歐尚和大潤發兩大品牌的賣場業務。黃明端抓住契機,瘋狂學習歐尚的營運經驗,甚至拷貝了歐尚幾乎所有的內部營運文檔。 此後,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零售業正式對外開放,零售大賣場在中國迎來了黃金十年,沃爾瑪和家樂福等世界巨頭,都紛紛加快在中國布局。 兩大巨頭的進場,給了黃明端更多學習和了解巨頭模式的機會。通過研究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巨頭的經營模式,黃明端總結出一套獨特的模式,介於沃爾瑪式中央集權和家樂福式地方分權之間的「中庸之道」,即由中央負責開店、採購和配送,產品定價、會員經營和店內陳設交給地方自主。 當然,在學習對手的同時,黃明端還非常注重規避對手的鋒芒。當沃爾瑪、家樂福自上而下收割中國市場時(從一線城市開始布局、開店,再向二三線城市擴張),他反其道行之,去二三線城市開店,佔領那些消費潛力巨大但又不為巨頭所注意的地方。 這一策略,也為大潤發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到2010年,經營10年之久的大潤發取得營收404億元人民幣,取代家樂福,成為當時中國大陸零售百貨業的冠軍。 2011年7月27日,大潤發與歐尚合併在香港上市。擁有「大潤發」和「歐尚」的高鑫零售,市場佔有率超過沃爾瑪,一躍成為中國最大零售商。 【只是輸給了時代】 其實黃明端和高鑫登頂之時,時代已在悄然變化。 但在此之前,黃明端帶領大潤發專註線下業務,對電商他其實是不屑一顧的,認為電商燒錢的邏輯不符合商業規律。 但矛盾的是,他所處的生活中,互聯網已是勢不可擋,從各個方面滲透進來:比如女兒告訴他,現在用手機隨便一搜,就可以看到周圍十幾個飯館的位置;而身邊員工也都開始用淘寶、京東進行購物...... 種種現象,終於讓年近花甲的黃明端驚醒,並意識到再不改變就真的太晚了。但當他嘗試改變時,有人比他更頑固。 2013年,58歲的黃明端決定親自挂帥進軍電商。做這個決定,他下了很大決心,也做了很大的改變。 但對於電商,董事們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實體店還在增長,四五線市場還有機會,大潤發沒必要做電商,想做的話,可以和巨頭合作。 關鍵時刻,還是曾經的同學、公司大老闆支持了他。2013年,在潤泰集團尹衍梁的力挺下,黃明端推出獨立電商平台——飛牛網,開始搭建他的互聯網零售帝國,在宣布進軍電商的當天,他放出豪言:「要玩就玩大,小玩不是個人風格。」 但還是晚了。 相比京東、阿里等而言,他的飛牛不但太晚,還太慢,也太小了。儘管黃明端在努力對標阿里、京東,還曾表示,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劉強東和馬雲都來「罵」他。「他罵我就有動力,我們天天找他們來罵,但他們就是不罵,我們心裡蠻挫折的」。 即便如此,黃明端依然沒放棄,而且他的成績也有目共睹。 根據高鑫零售2017上半年財報,運行三年半的飛牛網上半年交易總額18億元,截至財報發布時有2800萬註冊會員,活躍會員350萬。 可惜這些努力和成績並不足以抵消電商業務的虧損。 最為致命的,是在黃明端的電商業務還沒來及爆發,行業的領軍者們已經發起了新一輪的浪潮——新零售,至此大潤發的線下也備受挑戰。 華商韜略曾經就此分析時表示,到這時,一個時代不是翻篇,而是要終結了。走不進新時代的,只能被時代遺忘。 但這對於大潤發和高鑫來說,還不到最壞的情況。畢竟黃明端10多年努力下,大潤發的根基還在,而馬雲等提出「新零售」,也在全力往線下走。 所以這個新的時代,也是迎面向黃明端和大潤發走來的。 於是2017年11月20日,高鑫零售(大潤發、歐尚母公司)公告將出售總價值224億港元的(約合190億人民幣)的股份,買家是阿里巴巴。 這個努力趕上時代的人,終於和時代融合了。 其實在做電商之前,就有老部下為黃明端擔心,如果飛牛網沒做起來,這位「狼王」會晚節不保。但黃明端說,自己對個人榮辱並不在意,重要的是,大潤發能不能贏。 而阿里和高鑫聯合后,黃明端還改變此前既定的退休計劃,卸任了高鑫零售CEO和執行董事直至,卻選擇留任董事會投資委員會、營運委員會及披露委員會成員,為高鑫零售的投資活動及運營向董事會提供意見。 據說在宣布與阿里合作的當天,面對媒體,黃明端多次表示,「阿里巴巴就是高鑫零售最好的合作夥伴,這對股東,對公司,對員工,對消費者都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他的真心話。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