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25年省港大罷工:香港被全面封鎖為「臭港」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7-10-13 06: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5月30日 15:40 人民網

  

  
罷工示威者(圖片來源:人民網)


  

  
正在開會的省港罷工工人糾察隊(來源:新華網)


  省港大罷工是廣州、香港工人為抗議帝國主義製造「五卅」慘案,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而舉行的政治大罷工。

  這次大罷工是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直接領導下,有組織、有準備地舉行的。「五卅」慘案發生后,中共廣東區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派鄧中夏、楊殷、蘇兆征、林偉民、李啟漢等人到香港和廣州沙面租界的工會以及工人群眾中進行了罷工的準備工作。

  香港各工會聯合向港英政府提出嚴正的要求條件:(一)擁護並堅持上海工商學聯合會的17項條件,包括撤退外國駐華的武裝等;(二)港英當局要保證華人享有集會、結社、言論等自由和權利。港英對以上要求不予答覆。

  1925年6月19日,香港海員、電車工人、印刷工人首先罷工,接著其他行業的工人也紛紛響應,罷工人數達25萬人。工人聲明擁護上海工商學聯合會對「五卅」慘案提出的17項條件,並針對英帝國主義在香港執行的歧視華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選舉、勞動立法、減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項要求。有10萬多名工人在蘇兆征等人的率領下回到廣州。廣州英、美、日洋行和廣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加入了罷工的行列。

  6月23日,回到廣州的罷工工人偕同廣州工人、農民、學生和革命士兵共10萬餘人舉行示威遊行。當遊行隊伍經過沙基街時,駐在沙面的英、法等帝國主義士兵突然向遊行群眾開槍射擊,停泊在沙面附近的帝國主義軍艦也炮轟遊行群眾,當場打死52人,重傷170餘人,輕傷者不計其數,這就是著名的「沙基慘案」。

  慘案發生后,全國人民極為憤怒,積極支援省港大罷工。中華全國總工會為加強對罷工的領導,在廣州召開廣州、香港、沙面各工會代表大會,成立了省港罷工委員會,蘇兆征被選為委員長兼財政委員長,鄧中夏任省港罷工委員會黨團書記、顧問和工人糾察隊訓育長。罷工委員會運用罷工、排斥英貨、封鎖香港三項有力武器與英帝國主義作鬥爭,並且組成了2000多人的工人武裝糾察隊,到各港口駐防,嚴密封鎖香港。交通斷絕,工廠停工,商店關門,供應困難,物價飛漲,垃圾糞便沒人打掃,香港成了「臭港」、「餓港」、「死港」。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罷工工人團結一致,積极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軍閥的鬥爭,為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作出重要的貢獻,成為廣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1926年夏,革命政府出師北伐,數千罷工工人組成運輸隊、宣傳隊、衛生隊、慰勞隊等開赴前線,罷工工人糾察隊和工人群眾鎮守後方,為北伐的勝利進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年10月,中共廣東區委和省港罷工委員會根據形勢的變化,宣布結束罷工。省港大罷工歷時1年零4個月,是世界工運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經濟上沉重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據統計,罷工以來,英帝國主義平均每月損失達2.1億元。這次大罷工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對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和準備北伐戰爭,起了巨大作用。

  

  
省港大罷工6月23日遊行隊伍(圖片來源:資料圖)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