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退休教師家裡堆滿垃圾散發惡臭 生活拮据卻花30萬買保健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紅星新聞

  這幾天,家住龍泉驛區十陵街道寧江社區的嚴大爺總算是放下心來了,樓下鄰居王友惠(化名)這些年一直往家裡撿垃圾,傳單、塑料瓶、廢紙殼……腐爛的味道讓他常年不敢開窗也就罷了,這要是起火,自己家就首當其衝。

  25日,社區「三供改造」(供電、供氣、供水),為了防止施工時火花引發火災,社區工作人員做盡思想工作,總算進了王友惠的家門,清理出了整整兩大車垃圾,讓人沒想到的是,平時連水電都不捨得用的王友惠,家裡竟然藏著一大堆保健品。據王友惠說,這些保健品是她花了30多萬買的。

  

  (1/16)

  15個人清理三天 裝了兩大車垃圾

  裡面藏著一大堆保健品

  28日下午,微博大V@直播成都上傳了一則視頻,稱近日,龍泉十陵街道寧江社區(微博誤寫成了江寧社區)因天然氣改造,工作人員進到一老人家裡,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屋子裡堆滿了撿來的垃圾,簡直無從下腳。據鄰居稱,老人曾是一名小學教師,有家人但不住在一起,也有退休金,錢都花在買保健品上了。目前,社區幫忙清理了屋子。

  從網路視頻上可以看到,一位帶著口罩的工作人員正站在滿屋的垃圾里收撿清理,紙板、塑料瓶、過期食品、各種傳單,還有很多看不清到底是什麼東西。「好黑人哦,燃起來了怎麼住?」拍攝視頻者語氣里滿是擔心,旁邊一位花白頭髮的老太不時地出現在鏡頭裡,試圖阻止「那個不要撿,等我回來(收拾)」。視頻里,拍攝者在與收拾垃圾的男子對話,「你進來過沒?」「原來就進不來人。」而老人則在一旁轉來轉去,嘟囔著:「這裡(東西)都是買來的, 20多萬。」,「你們這些老年人的錢都被騙完了。」視頻拍攝者說。

  

  (2/16)

  ▲從王友惠家中清理出來的垃圾

  

  (3/16)

  ▲王友惠家中的人蔘

  28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找到了視頻中所拍攝的房屋,這個位於寧江社區某單元樓5樓的兩室一廳里,裝修工人正在粉刷牆面,儘管已經清理過一次,但一走進屋內,一股刺鼻的味道迎面撲來,地面上還可以看到長期堆放物品后留下的印記,在廚房裡,還沒來得及收拾的厚厚的泥垢和各種塑料瓶讓人無處下腳。「我們的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一共15個人,清理了三天,裝了兩個垃圾壓縮車。」寧江社區居委會主任張莉告訴記者,社區保安隊長為此還出現了疑似中毒的癥狀,脖子上都腫了起來。「全部都戴著口罩的,正好發完了,就只有他沒戴。」

  

  (4/16)

  

  (5/16)

  

  (6/16)

  ▲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幫忙清理屋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部分生活用品,成都商報記者在房間里還發現了大量的保健品,六大棵被裝裱在玻璃框里的人蔘、成箱的蟲草片、好幾大箱保健酒、燜燒鍋、至少3台負離子凈化儀,客廳里甚至還有一個未拆封的冰箱。

  

  (7/16)

  

  (8/16)

  ▲老人家中堆積的保健品

  臭得鄰居不敢開窗

  垃圾堆在門口一米多高 進出全靠爬

  嚴大爺住在王友惠樓上,對於這個上個世紀隨廠搬遷至寧江社區的鄰居,他並不了解,只知道她曾是小學老師,有個兒子,但從來沒見過。遠親不如近鄰,但這個直線距離最近的鄰居,卻表示自己大為惱火。「我屋頭從來不敢開窗,要是出個門,心裡都懸起的,生怕起火。」嚴大爺說,印象中至少幾年前,王友惠就開始往家裡撿東西。「早上五六點鐘就出門了,中午晚上都回來得很晚。」無一例外的是,每次回來,王友惠的手裡肯定提著一大包東西。

  「都堆到門口來了,她進不去,就坐在樓道里,有人來了,『砰』地一聲把門關到。」同樣住在王友惠樓上的李大哥說,上樓下樓都可以聞到,從王友惠家裡傳出的腐臭味,湊巧時,還能碰見王友惠爬進爬出家門,門口的垃圾至少有一米多高。

  對於滿屋子惡臭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垃圾,王友惠從來不讓人進門、更不讓人清理。「跟社區反映過,也報過警,拿她沒得辦法,門都不讓進。但王友惠並不宅在家裡,每天都會出門的她,碰見鄰居還會打招呼。「都認得到,還喊我小李。」李大哥說,老人堆在家裡的垃圾,也從來沒見她賣過。「聽到說過她買保健品,家裡也沒用過水電,有鄰居看到她在外面吃湯圓吃了一個月。」對於王友惠的兒子,鄰居們都表示知道,但沒有見到過。

  

  (9/16)

  

  (10/16)

  

  (11/16)

  

  (12/16)

  ▲王友惠家中堆積的垃圾

  退休教師、有退休金、有子女 不屬於幫扶範疇

  社區、民警無奈:不能強制清理

  寧江社區居委會主任張莉也是在25日才第一次得以進入王友惠的家,從門口的垃圾山裡爬進去后,患有鼻炎的她馬上就感到難受。「之前有反映過說她往家裡放垃圾,但是她不讓進門。這次是『三供』改造,施工隊說施工時有火花,怕起火引起爆燃。」張莉說,廁所里的東西堆到了天花板,門口的垃圾齊腰,連床上也都堆滿了垃圾。「我說她,這裡真的住不得,要是起火怎麼辦?」好說歹說,王友惠才願意跟社區工作人員去一家有醫療性質的養老院暫居,工作人員這才能動手清理。

  為了清理王友惠家裡的垃圾山,社區動用了志願者、安保隊長、樓棟長共15人,足足清理了3天,裝滿了兩大車垃圾壓縮車。張莉又找人來打掃衛生、粉刷牆壁、修補地板、消毒,「這些錢都是社區出的。」張莉說,算上老人去養老院暫居的費用,前後已經花了好幾千元。

  為什麼王友惠家裡堆成了垃圾山後,社區才發現?張莉對此解釋說,王友惠是退休教師,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退休金,經濟上不屬於低保範疇。同時,王友惠有個兒子,從家庭成員上講,也不是孤寡老人,因此,不在社區幫扶的範圍內。加上老人堆放的垃圾都在家裡,從來不讓人進門,直到這次「三供改造」施工,才得發現這一情況。也是在多次撥打王友惠在重慶的兒子的電話(溝通)后,對方表示,他管不了老人,清理垃圾全憑社區處理。張莉這才能讓人清理垃圾。

  十陵派出所民警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前接到過鄰居報警,曾進過王友惠家,但是因為居民在自己家裡,雖然勸說過多次,但王友惠一直不願意清理,警方也不能強制實施。

  

  (13/16)

  對話老人:10多年來用了30萬買保健品

  「家裡的東西一張紙都別給我扔了」

  28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在龍泉驛區一家療養院見到了正在吃飯的王友惠,她的飯碗比別人的要大上一些。「胃口好得很。」療養院的護工曹阿姨告訴記者,第一天來,老人身上特別臟,像是從來沒洗過澡,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志願者和社區買來的,吃第一頓飯,就添了三碗,泡在肉片湯里吃光了。「我屋頭你連一張紙都不要給我扔了哈,等我回去收拾。」見到張莉,王友惠顧不上吃飯,第一句話就是叮囑別扔她東西。

  當記者詢問為什麼家裡有這麼多垃圾時,王友惠否認有垃圾,說都是自己花了30多萬買的,小車送來的。有點傳單,是因為自己要看,看完就扔在一邊。而對於家裡大量的保健品,王友惠說,大概從2005年起,自己就開始買保健品,光是凈水器就買了好幾台,最貴的9000多元,長白山的老人蔘幾千一根,一共有五六根,光是買酒就花了2萬多,還有一些液體、粉狀的藥品,「上個月我買國泰(音),就花了2萬多。」王友惠告訴記者,這是一種服用的保健品。

  

  (14/16)

  

  (15/16)

  ▲老人家中堆積的保健品

  王友惠說,自己每天早上五六點起床,至少要跑四個店做理療,都是會員,掐准了時間去,做完就全身舒服了。「我天天忙得很,哪裡有時間去(撿垃圾),也沒時間理他們(鄰居),我曉得把我自己過好就是。」王友惠說,做完理療全身就舒服了 ,而最近癥狀明顯的左腿疼痛,是理療后的「好轉反應。」

  交談中,王友惠很多時候絮絮叨叨、答非所問,例如年齡,一開始說自己99歲,后改口84歲,最後一次才說,今年12月25日過74歲生日,這與她身份證信息相符。對於兒子的年齡,王友惠也說兒子已經50多歲,但根據社區工作人員了解,王友惠的兒子不到50歲。

  「我不要他回來,他忙,我個人從來不依賴哪個。」王友惠說,七八年前,自己就讓兒子去了重慶,偶爾會回來看自己,「(上次回來)久了哦,去年了,孫女好幾年沒回來了。」

  對於老人出現的疑似精神障礙或是心理障礙,張莉覺得十分為難,從法律角度講,王友惠的兒子是其家屬,也是監護人,必須經其同意或是由其送醫。儘管現在社區出於安全和人道主義考慮,暫時清理的王友惠家的垃圾,但老人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16/16)

  兒子:不是不管,而是管不了

  28日晚上10點半,紅星新聞記者終於聯繫上了王友惠的兒子周博(化名),他告訴記者,母親在成都的情況他都知道,派出所和社區都給自己打過電話,對於母親,他不是不管,而是管不了。

  周博告訴 紅星新聞記者,母親是重慶人,畢業後分配到龍泉驛的工廠當老師,1996年底退休,是全國特級教師。但從自己出生后,就一直跟著父親、婆婆在重慶生活,母親從來沒有盡過作為母親的責任,連基本生活的糧票都全靠伯父伯媽接濟,作為教師工資水平不低,但從來也沒有花一分在兒子身上。直到1997年初,周博接母親的班,和妻子一起到成都,進了工廠,但母親不願意和他們一起生活,兩口子只能住在工廠的單身宿舍。

  自從退了休,王友惠就開始有些不正常,愛往家裡撿東西,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家裡慢慢變成了垃圾堆,「她不是撿來賣錢,就只是喜歡撿。」2000年左右,因和母親無法相處,周博成為工廠第一個買斷工齡的人辭職離開,回到重慶。通過在成都的朋友,周博知道,幾年前,母親開始買保健品葯,甚至開始不吃飯也要吃藥。

  「去年8月,我特意休假回來處理她的事。」周博說,因為家裡堆滿了垃圾,樓上樓下鄰居意見很大,得知情況的周博回到成都,勸說母親把垃圾都處理了,但她不肯。剛剛搬了新家的周博又建議,讓母親回重慶和自己一起生活,還可以幫忙帶10歲的孫女,但王友惠還是不肯。勸說了3天無果,周博只得返回了重慶。

  「她在買保健品上頭吃了大虧。」周博說,母親是被所謂的保健葯洗了腦,甚至還帶自己去聽過課,「都是些亂七八糟的,說吃了葯啥子都好。」看到許多像母親一樣,為了領兩個免費的雞蛋而五六點起床,周博就氣不打一處來。

  「我管不了,她不聽我的,要是聽,也就沒有現在這個事。」周博說,被洗腦後的母親和家裡的親戚都合不來,吃飯的時候會端起碗把菜倒掉,說是有毒,因此其他親戚也不願意與她往來。周博覺得,性格孤僻、親情感不強的母親,「這是一種病態。」周博也表示,下個月會抽空回來看看母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